美文网首页文学空间论语大讲堂每天写1000字
《论语别裁》156(子路)|武备第一

《论语别裁》156(子路)|武备第一

作者: 始终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8-12 10:21 被阅读6次

        子曰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孔子说:“善人在位,教民七年之久,也可使他们上战场了。”

        孔子说过“善人为邦百年”才可以建立一个国家文化的基础。我们知道无论是周公还是孔子,都是在身死百的这后才慢慢弘扬出他的文化思想,然后影响后世几千年。

        何谓“善人”?善人并不只是做做好事,行行善事,这个“善”意义很广,包括道德、学问、才能等。这样的善人领导人民七年,就可以富国强兵了。

        孔子虽然反对军事,但孔子也知道只是用道德、文化,是无法一统天下的,必要的武装斗争也是必须的。

        孔子告诉子贡,足兵是为政所需考虑的三件大事之一,虽然是三件中最次要的一件。作为为政者,要考虑到战争是保卫自己的需要,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不可能存在的,更不可能在孔子的那个时代存在。但是孔子希望所行的战争,一定是正义的战争。为了迎接战争,他希望在军队建立之前,逻辑上成为兵的民最好要经过教化,民先经教化而后成为兵,则发生战争时,一旦动武,也是仁义之师战胜不义残暴之师,名正言顺,必然无往而不利。

        子曰:从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孔子把这句话放在《子路》这篇的最后作结论很妙。因为子路的个性比较冲动,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孔子骂过子路,“暴虎冯河”,只晓得用武力,用军事,偏向于武功,而不懂得为政之道。可是在这里的结论,却主张一个国家无论如何不能忘记国防,不能忘记军事。如果不教人民军事的知识和技能,不巩固自己国防,不加强战备,等于自己把国家丢掉,是不可以的。

        孔子在许多地方,表面上看起来,不大赞成用武力解决问题,但对于国防战备,他认为非常重要。个人的修养也是如此,随时要有准备战斗的精神,但不轻易用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别裁》156(子路)|武备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zo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