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

作者: 不二丨 | 来源:发表于2021-11-24 10:43 被阅读0次

    本文参与【馨情】主题写作之古风类文章征稿启事活动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诗经《山有扶苏》

    晨起的时候,屋外的喜鹊叫了几声,似有喜事要来。掐指一算,扶苏也有段时间没有“报喜”了。上次来信的时候,他正忙着率领赵军孤军奋战。

    “秦军溃如山倒!待吾得胜归来!与君饮盛。”信里他得意洋洋地写着,丝毫没有在意自己被围追堵截的窘境。

    有阵没收到扶苏的消息,也不知他是否得胜,归来饮酒想必遥遥无期。书信应该快到了,毕竟每隔不久扶苏都会寄信过来。

    “公子,公子——扶苏公子来信啦!”果然,中午的时候,书童梓墨就举着书信一蹦一跳冲进屋里,在桌子旁站定,献宝一样递信过来。

    “都写了啥?”和往常一样,信刚拆开,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哈哈哈哈哈。”这次书信的全部内容,五个哈占据了整页书信,可想而知这次又是一场大胜。

    “什么嘛,还期待着写点新鲜事,真无聊。”梓墨也有些不满,毕竟,每次听扶苏写信讲自己如何打败秦军,也是梓墨的爱好之一。

    “闻君手书,心甚欣喜。然孤军应敌,宜以战事为重。切忌得意忘形,与君勉之。”我如此回信道,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吾亦安好,勿挂勿念。”

    孤军敌后的时候,让军士送来这样一封信,公子扶苏确实是个无聊的人。

    当然,别人眼里的公子扶苏,则完全是另外一个光芒万丈的形象。

    “秦师百万,赵有扶苏一人可当百万师。”

    “世有公子扶苏,可与日月同辉。”

    “而今阻秦者,唯扶苏一人矣。”

    这些名副其实的声望,都是扶苏用一场场胜利换来的。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一次赵国忽有传言,扶苏将军病重,恐时日不多。

    秦军得到这个消息,便迅速集结十万军士,意图进攻赵国。行军过半,有密探回报,远远看到扶苏的将旗,应是诈病,实为诱敌之计,便头也不回地撤兵。毕竟扶苏在战场上,用各种计谋击败秦军不是一次两次。

    其实我却知道,那次扶苏真的是病重。他写信问我该如何吓退秦军,我便替他想了这个真真假假的诈敌之计。

    果然,世人皆传言:扶苏之名,可退秦军十万。

    有许多次,扶苏给我写信,也会得意洋洋地说自己如何用计击败秦军——如探囊取物一般。我总劝他不能“得意忘形”。

    无论如何,扶苏都是当之无愧的赵国名将,一举一动,举世瞩目。

    然而,在他孤军深入的时候,还是寄过来一封只有五个“哈”的信。我知道,他军务繁忙,无暇多言,却又想告诉我,“一切安好,勿挂勿念。”

    我和扶苏是师兄弟,师父乃燕国名将。因秦军伐燕,致国破家灭,被迫四处流亡。途中,先后收了扶苏和我两个徒弟。按照师承,扶苏是我师兄。我自幼多病,扶苏便是师父打败秦国的唯一希望。

    入师门后,我们随师游历诸国,试图寻找击败秦国的机会。途经赵国的时候,师父因病陨殁,我便与扶苏在赵国结茅而居,为师父守孝三载。

    三年中,我们依照师父遗留的兵书,数次推演如何打败秦国,我负责秦军进攻,扶苏负责赵军防守。虽足不出户,却可观天下大势,一切尽在运筹帷幄之中。

    三年后,扶苏出。是日,风卷云动,天地为之变色。

    之后,扶苏从最开始的兵士,到率领赵军屡战屡胜。最终成为赫赫有名赵国将军,得立将旗。

    及至今日,公子扶苏已然是整个中原最年少有为的武安君。

    这些都是他短短五年内取得的成就,公子扶苏,名扬天下!

    算起来,我与扶苏也大约五年未见了。

    自从上次来信后又三个月,扶苏一直没有消息传来。我隐隐有些不安:他很可能被卷入其他纷争。我很早就警告过他“功高盖主”并非一件好事,况且赵王也不是一个大肚量的人,周围又一些谗臣,行事需低调谨慎,他却总是不以为然。

    “公子,扶苏公子来了。”一日,我正临摹书贴,书童梓墨匆匆冲了进来,身后却跟着扶苏。

    “啊!扶苏,——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然而,却只是呆呆看着眼前的来客。

    记忆中常胜将军的形象与眼前瘦削疲惫的形象完全无法重合,更何况脸上还有一些新鲜伤疤。便显得更加落魄。

    “被抛弃了,只能来你这找个落脚地,希望不要嫌弃。”他勉强扯出一个笑容,疲惫而忧伤。

    “欢迎欢迎,有酒。虽然我不能多喝,但是管够。”我心里有些心疼,但是依然笑着安排梓墨给扶苏准备住处。

    从此,扶苏便住了下来。

    至于扶苏被赵王迫害原因,果然如我猜测。秦军觉得在战场无法正面击败扶苏。就使用离间计,他们花重金买通赵王身边谗臣,谗臣便在赵王身边造谣。

    “扶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寄一封“不明内容”的信回赵国,即使在打仗途中,也不例外。估计在偷偷策划着什么。”谗臣把“莫须有”罪名扣在扶苏身上。

    “传扶苏前来问话。”赵王信以为真。

    “陛下,关于这个,恕臣无法想告。”扶苏执意不肯取出信自证清白。我却知道原因:“来往信件”中,我说过不少赵王的坏话,扶苏怕赵王知晓后对我不利。

    扶苏接着便被赵王解除将军职务,留守待命。秦国听到这个消息,便立刻派间谍潜入赵国,妄图刺杀扶苏,索性扶苏还有一些亲卫,他们殊死保卫着扶苏。

    扶苏见自己被赵王误解,意志消沉,再被秦国间谍偷袭,无奈只有偷偷来到我这里躲避。

    扶苏信誓旦旦表示自己要“打扰许久”。我却知道,这只会是一次短暂的相逢。毕竟,一个狮子养伤时间,不会太久,而赵国也离不开扶苏。

    果然,扶苏住下来才半个月,赵军战况日益糜烂,军士尸横四野;大片的土地被秦国占领,流民四处流散;国都被围摇摇欲坠,赵王惶恐不安。

    没有扶苏,赵国上下都受到了秦国的“惩罚”。

    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扶苏便开始坐立不安,即使在和我喝酒弹琴的时候,也总是唉声叹气。

    扶苏多次想要出山,我却一直阻拦着他,毕竟是赵王先负了他。

    同样,我也知道这种阻拦也不会太长久。

    果然,五日后,被逼无奈的赵王,被迫派使者请扶苏出山。扶苏这次没有顾及我的阻拦,毅然领命前往赵都邯郸。

    “这些日子,承蒙荷华悉心照料,扶苏不胜感激。”也许因为愧疚的缘故,离别当天,他语气略显生疏。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再次拒绝同他一起出山——我对赵王没好印象,一个虚伪又短视的人,不是好的效忠对象。我甚至觉得还应该再等等,不然赵王不会知错能改,扶苏却执意要走。

    “此去一别,不知何日再见。请为君歌一曲。名《无衣》”临别时,我替扶苏击缶而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如遇不测,早日归来。”临行前,我再次同扶苏作别,安嘱他道。

    扶苏毅然转身奔赴战场。此生再也未曾相见。

    扶苏已经走了三个月了,三个月内没有寄任何的信回来,我也只知道,邯郸之围一直没有解决。

    “公子,扶苏公子又好久没有来信了呢。”我在湖边画画的时候。梓墨在旁边抱怨。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我轻声回了他一句。同时也开始加派人手出去探听一下。

    谁知,一语成谶。坏消息接二连三传来。

    “报——秦师增十万,围赵都邯郸,扶苏公子拜护国将军,拒守。”

    “报——赵王信近臣谗言。欲代扶苏将军之位。扶苏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报——赵王惧扶苏投秦,设伏袭公子于牧野。扶苏公子殁。”

    “公子,这是扶苏公子最后的信。”梓墨泪流满面,从瑟瑟发抖的赵使手里接过最后信件。我挥了挥手,放过这个可怜的军士。

    “荷华。请出,为我护佑赵民。赵王负我,于赵民何辜?扶苏顿首。”扶苏最后的话,依然没有任何抱怨,只有最后的托付,我知道,这一次我没办法回避。

    “梓墨,备马,去邯郸。”我咳嗽着。

      “时秦师围赵都邯郸,世皆传扶苏公子为赵王恶,遇袭而亡。十日,邯郸翁城,立扶苏旗,军声民壮,邯郸之围遂解。后一年,扶苏病殁,赵国遂亡。”                                                  ——《赵史  扶苏公子列传》

    终章

    “六月初三,和扶苏公子对酒当歌,人生譬如朝露,及时行乐得意忘形。且饮且歌,不胜快活。”

    “六月十五,和扶苏公子坐而论道,言及赵民之苦,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长吁短叹,掩面而涕。”

    “六月二十,和扶苏公子泛舟湖面,湖水清且浅,清风拂面水波不兴。举酒属客,勿念勿忘。”

    “扶苏公子最好了。”

    然而,世人皆知公子扶苏,而不知公子荷华。这未尝不是一件憾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子扶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dw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