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养老体系的演变【五】

作者: 南山顽石 | 来源:发表于2022-06-15 07:20 被阅读0次

到了明成祖朱棣执政时,因为国家日渐富足,朝廷便又规定,全国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无人赡养,则一律由国家出钱供养。到明朝中期,国家对国民养老的重视,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特别是对于百岁以上的老人,国家会对其量身定做华美的高级正装,给予其极大荣誉,并且形成正面舆论导向,使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风气。

明朝还在制度层面对各级公务员退休后的养老问题做了具体规定,可谓是开了全球公务员养老制度的先河。

在养老体系建设方面,明朝除了在物质和资金方面对老人进行补贴外,就是建立了大量养老机构。在明初,朝廷就下令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大量养济院和惠民药局。前者一般设置在寺庙和道观里面或者其附近,采用的是官办民营的模式,是集收容贫弱者和养老院功能于一体的机构。惠民药局则是为贫困老者提供免费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

此外,明朝还设立了解决孤寡老人死有所葬问题的施棺局,给贫困老者置办棺木,在其去世后又解决其下葬问题。

总得来说,明朝在解决国民养老问题方面,是花了大力气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到了清朝,养老制度和养老体系在明朝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清朝对老人的界定已与现代十分接近,即确定60岁为老人的年龄下限。对于老人的国家供养规定已不再考虑品行因素,而是将年龄作为唯一界定标准。

清朝从顺治朝起,就对养老制订了严格标准,以圣谕形式颁行各地。康熙朝又将顺治帝的圣谕进一步修改完善为《上谕十六条》,予以颁行。雍正皇帝又对《上谕十六条》进行了逐条注解,形成《圣谕广训》。此后,《圣谕广训》便一直作为清朝养老问题的政治纲领,要求各级官员及基层的里长、村长等对其广为宣讲,以便更多人重视养老问题。

养老机构方面,清朝的养济院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养济院的经营考核,使养济院的发展越发正规化、制度化。在养济院之外,清朝还有一种官助民办形式的社会救济兼养老机构普济堂。普济堂最初是纯粹的民办机构,但因其发展迅速,且在社会养老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乾隆朝的时候就开始得到国家的认可,此后历朝都充分认识到普济堂的重要性,对其常态化拨款资助。

宗族养老也是清朝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的宗族养老机构一如前朝,主要也是义庄,但是后来还出现了规模较小一些的义田。义庄和义田在清朝的社会养老体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补充作用。

总体来说清朝时的养老政策、制度和养老体系,都是对古代中国养老系统的集大成之作,对于现代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相关文章

  • 漫谈中国养老体系的演变【五】

    到了明成祖朱棣执政时,因为国家日渐富足,朝廷便又规定,全国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无人赡养,则一律由国家出钱供养...

  • 漫谈中国养老体系的演变【一】

    1 中国历史上一贯注重孝道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先秦时代就初步形成了一套养老体系 传统中国是农耕文明国家,在农业生产...

  • 漫谈中国养老体系的演变【三】

    早在梁武帝设立孤独园之前,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88年就在法律上创立了养老制度的又一创举:“存留养亲”制度。该制度规定...

  • 漫谈中国养老体系的演变【二】

    2 从汉到宋,中国的养老制度不断发展,养老体系不断完善 汉朝时,中国的养老制度得到了重大发展。首先是比较直接的“赐...

  • 漫谈中国养老体系的演变【四】

    义庄这种形式到了南宋时期还被官方所效仿,并发展出了现代养老保险的雏形。根据南宋《新安志》记载,当时新安知县设立了官...

  • 从美、日退休市场看中国的养老市场

    从美、日退休养老市场看中国养老市场 全世界的债务危机都是来源于养老债务的危机,中国的养老体系未来走势如何值得我们深...

  • 5.5产品架构

    越来越觉得知识框架很重要,今天看了杨堃的一个系列文章,从企业应用架构的演变史,到漫谈CRM体系化建设的5篇文章,...

  • 漫谈养老

    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应该多样化。居家养老的传统模式日益受到挑战。 有一篇网络文章说,一位老人,家里堆满了外卖的包装...

  • 货币演变漫谈

    交换是人类发展的促进剂。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只能自给自足,两个人时,一个叫A的人连续10天都打到兔子,另外一个...

  • 中国现阶段养老体系的三种模式

    目前,我们中国现阶段的养老体系大概分为这样三种模式。 一个是居家养老一个是社区式的居家养老一个就是高品质的机构养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中国养老体系的演变【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lg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