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智慧之15:微妙玄通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18-06-23 09:40 被阅读29次

《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道德经》之解字

士,得道人,即道士也,强,勉强,容,形容,豫,迟缓,犹,反复,

《道德经》之说文

古代能够做好道士的人,通常“微妙玄通”就是低调,奥妙,神奇,宽泛。深邃无法辩识,因为不易认识,勉强形容如下,如大象在冬天的旷野里迟缓地行走,如犬子在四邻村落中往返流窜,如宾客俨然矜持,如冰块缓慢融化,如未成的器皿敦厚,如山沟深谷空旷幽暗。

浑水如泥汤,如何使浑水不再浊?放慢静止则清净,如何安稳而长久?缓行慢动则生长。持有此道,不求盈余,唯无多余,则破旧而缺陷之物,也不会新生有成。

《道德经》之讲理

好的道士通常微妙玄通,隐避清净,所以无形。混浊喧闹以安静停止而得清净,生动新成以缓行慢动而有作为。不贪无欲就是无为,保道卫士就是德行。

蔽不新成实在玄妙,困难而迷惑,三思不得其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中的智慧之15:微妙玄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rr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