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春秋】匹夫的力量

作者: 范_纽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00:34 被阅读547次

郑国在投靠了晋国后,又偷偷和楚国眉来眼去的,惹了霸主晋文公的怒气,引来秦、晋联军的讨伐。

列阵城下,郑君自是慌乱不已,这时臣下说有能人能退秦师,推荐了养马的小官【烛之武】。

能够有知人的臣子,郑伯何其幸也!

烛之武其人,一直怀才不遇,连名字都没有。烛是地名,烛之武,按现在的说法就是 烛地来的小武子。《东周列国志》中,干脆叫他为烛武,也没错。

烛之武这个养马的小官,和大师兄在闹天宫以前的弼马温这个职位相当,而且一干几十年,换了几任国君,没有任何职务变动,放在现在,不过是个老不中用的等死的人。

郑君找到他布置工作的时候,他还是有怨气的,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人家,现在老了,更加无能为力了”。郑君无奈说些好话,说,我平时不用你,事急才想到你,这是寡人的不对。

烛之武也无奈:去吧。

一个郑国,临危时却只能有七十老人出马。可见不善用人,就是个被欺负的相!

烛之武同志不顾七旬高龄,从城墙垂绳而下,直奔秦营,一番言辞,不但说退秦师,而且让秦穆公派了几个将领带了几千人马帮郑国守北门。

烛之武入秦营的那一番话,核心思想就是四个字:分析利害——替秦国分析利害,完全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向秦穆公说明灭了郑,晋的好处多过秦,相比之下,秦国灭郑不划算!

烛之武让秦穆公知道,灭了郑国对秦不利,整个说辞中,没有提到半句郑国的利益,而是全部站在秦国的立场——不知而今战略忽悠局的局长有这等纵横术没?

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叫《烛之武退秦师》。“东道主”这个词就是这番说辞中来的。

要不说高手就是高手呢,语言的力量原来真能胜过千军万马的。

要说这郑国的国君也是个善于得罪人的,这边才签了晋国的小弟,熄了晋国的怒火,那边又惹了秦国的肝火。正好遇上晋文公死了,秦国人认为机会来了,在郑国守北门的将领派人来说,大王您偷偷派兵过来,我们开了城门,拿下郑国,轻松!就算晋国知道,他们在搞内部权力再分配的大事,也莫可奈何。

秦军的偷袭大军(汗!),由名将之花孟明视领兵。才走到半路,被一个牛贩子知道了。

弦高,牛贩子,郑国商人。在低买高卖的路上,得遇秦军。弦高想,秦军千里奔袭,几次经过他国不入,看样子是要袭击郑国啊。一般偷袭都是趁人不备,如果假装郑国已经知道了,应该就能解郑国之危。

于是弦高假装是郑国的使者,前来劳军,对孟明视说:我国国君知道秦军要去郑国,这么远跑来,一定很辛苦,国君要我带了点薄礼来犒劳军士。于是献上十二头牛和几张牛皮。

孟明视一看,原来想偷袭,现在看来不成了。强攻的话,郑国有准备,稍遇反抗,晋军必动。偷袭失去意义,孟明视也就兴趣寥寥,说几句不是要去郑国的客套话,就班师回朝了。

这就是“弦高犒师”的故事。

儿时的连环画真是好看啊

烛之武以一人之智敌一师;弦高以匹夫之智救一国。千年以来,流传至今,现在想来,犹心向往之。

我是严重怀疑当时有纵横家之类的高人在郑国隐居,不然,怎么出了这些个口才便给的人才呢?

有传说,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不放钱学森回国,说钱一个人就能抵上美军五个师。带领一群人,筚路蓝缕,做出东风系列导弹的钱学森,其价值何止五个师。

这是匹夫的力量,更是智慧的力量!


文末乱弹

1)商人在秦朝以前,地位还是不错的,至少自由民的地位是不错的,从弦高救国这件事来说,郑国的国君虽然昏庸无能,却不是很扰民,能让老百姓主动舍财救国,却也不容易。

2)说到商人地位不错,在延伸一下,成语“债台高筑”很有说服力。

在战国末期,周天子虽然名义上富有天下,但实际上已经沦落到政令不出城门的地步了。某次周王因为要出兵伐秦,借了商人地主的钱,募集6000人去打仗,最后仗没打成,什么战利品就更没得了。但钱借了要还啊,债主们就追着要债。周天子没法,就跑到了一座高台上躲债。

这事在当时是个笑谈,这个台子,被当时人叫为“逃债台”。

故事的主角是周赧王,这个赧(nǎn)字好,是够让周室先王们赧颜的。

说这个故事,不是要笑话下周赧王,是说这些商人地主的平等。这种平等的借贷行为,自秦以后,何曾见?

觉得我写的不错,请给点个赞呗!
(请点左下的“喜欢”,谢谢哦)

更多春秋小故事,请关注我的专题《野史春秋

我的其他文章:

后方》湖南大学抗战时期西迁辰溪的一段往事
生子不举:残酷的杀婴习俗》看政策是如何极端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
超短篇:直播杀人》死亡直播,偶尔兴起的脑洞戏作
性,婚里婚外的求索——评《大开眼戒》》一篇凌乱的影评,NSFW
【商王武丁】《王宫的阴谋》目录》我会说其实写文末乱弹很过瘾么
儿时关于死亡的记忆》忆起儿时隔壁住的那个憨憨的同学
音乐天堂&诗&武侠江湖|杀手·酒仙游》醉后草就,命题作文
历史&人物|国学大师杨树达的几段公案》大师是小说《后方》的人物之一
平行时空|扫地僧的独白》一篇万字小说,征文

相关文章

  • 【野史春秋】匹夫的力量

    郑国在投靠了晋国后,又偷偷和楚国眉来眼去的,惹了霸主晋文公的怒气,引来秦、晋联军的讨伐。 列阵城下,郑君自是慌乱不...

  • 【野史春秋】小国的悲哀

    更多春秋故事点→野史春秋 在《匹夫的力量》中说到的郑国,被秦、晋、楚欺负来欺负去,夹缝中求生,日子过得好不艰难。先...

  • 【野史春秋】匹夫之勇

    战场上的匹夫之勇,官场上的匹夫之勇,都是不足恃、不可取的。 但匹夫之勇,有时候却会让历史拐个弯,有时候却只能给历史...

  • 成语故事:【匹夫之勇】

    【匹夫之勇】匹夫之勇,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春秋时,越王勾践兵败,被吴王夫差俘往吴国...

  • 【野史春秋】醋意盎然的战争

    更多春秋故事点→野史春秋 今天还说齐桓公的故事 【游船】 来自中原蔡国的蔡姬,青春可人,爱玩爱闹。齐桓公很是宠爱。...

  • 【野史春秋】士会的隐忍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描绘了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人,说,除了这样的人,...

  • 【野史春秋】刺庆忌

    这是一篇小说!谨以此文献给献给文中纯真的王子,献给那个纯真逐渐消亡的时代! 这是公元前513年的一次出征。 兵锋所...

  • 【野史春秋·左翁传】

    左翁谓谁?锦馹隔村乡邻也。身长八尺,面色红润,声如洪钟。说来话长,初晓左翁,乃先闻其名,如雷贯耳,源于乡邻表述,属...

  • 卿本无罪,怀璧其罪

    “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这个成语由来已久,典故出自《春秋左传·桓公十年》。 说的是春秋时期,虞国有个没落贵族,名叫虞...

  • 【野史春秋】宁死也要书写真相的春秋史官

    更多春秋故事点→野史春秋 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中有两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的是两个史官的故事。 话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野史春秋】匹夫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rm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