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重器主题联合征文
记者落生:甘辛先生,您好!我是简村的记者,对您的感人事件深有感触,我有几个简单的问题,不知甘先生可否答疑解惑!
甘辛先生:你好,落记者!身为一介草莽,所做之事,皆是份内之事。乡野鄙人愿尽全力帮你解惑答疑。
记者落生:甘辛先生,您过谦了。听闻你的出生于贫苦的乡村,那里基本没有青壮年,是什么让你坚持了下来,带着乡亲脱贫致富呢?
甘辛先生:这个说来话长了,不仅是一个承诺,也是对一位故人的缅怀。
记者落生:看来这个承诺对先生很重要,是您对那位故人的许诺吗?
甘辛先生:是的,那位故人很特殊,他的名字——济青,我永远不忘,对我很重要,但他已经长眠于他所热爱的故土了。
记者落生:对不起,甘辛先生,我对他的离开表示感到很惋惜和伤心。动情的故事总是发生在我们,您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和他的往昔瞬间吗?
甘辛先生:我和他的故事要从一支写字笔说起。
我记得那是一个花开鸟鸣的清晨,他问我:“甘辛,等你长大了,想做些什么呀?”
我那个时候涉世未深,不明事理。我记得我当时告诉他,我要去做盖世英雄,拯救世界,像蜘蛛侠一样。
然后他跟我说:“等我们长大了,要不一起当兵,当兵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听到保家卫国,那我肯定没意见,开心得很。
然后我们就打算把我们一起当兵,保家卫国,共同出生入死的愿望写在纸上。
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连基本的写字笔和保家卫国的几个字都不会写。
记者落生:这个好像是个难题样,那个年代写字笔可是个少见的东西。
甘辛先生:对啊!那个时代的笔只有在少数的富贵人家以及官宦人家中有,像我们当时贫下小农,根本就没有耳闻过。还好济青见识广博,知道签字笔在那里可以弄到。
他带我去了学校,找到了教师工作室,我记得办公室那里面人满为患,大多都是为了寻找老师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我两个个子矮小,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一位老师走了过来,。我清楚地记得那位老师在未来成了我的老师,而且在她那里我受益匪浅。
她低声细语地说:“两位小朋友,你们找谁啊?”
济青向前走去,说道:“老师,您好,我们想用一下您的笔,还有您能教我们写保家卫国吗?我们不是很会。”
“啊!这样啊!那你们要可以等一下,我还有几个学生的问题没有解决 。”老师和蔼可亲地,面带微笑地说道。
“好的,老师”随即济青就将我往后拉,站在墙角,慢慢地等待着。
看着络绎不绝的人流,心情低迷的我们,不禁犯起了嘀咕。我当时就在想那个老师是不是u。在欺骗我们,惩罚我们不守规矩。但你猜几分钟过后咋样了?
记者落生:不会直接把你们送回家了吧?或者直接过来给你们讲了?
甘辛先生:不错的,过了几分钟,老师拿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走了过来。他握住我们的手,一笔一画亲自教我们写“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这是我最初认识的八个字,也是影响最深远。
我记得我们学会后,立即跑去了村边的榕树,在树前的庙中求来一块红布,写下了彼此的承诺。
经历了此事,济青在我心中好像神一般存在,总有一个依靠和避风港。
记者落生:古有言“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但你们的友情却未曾稍减。那你们之后一起去参军了吗?
甘辛先生:对,我们一起去参军。但参军之前,有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空中没有一丝云,头顶上一轮烈日高挂,没有一点风,一切树木都无精打采,耷拉着身子,站在那里。我和济青也站在烈日下,汗流浃背,但依然笔直地站着。
“甘辛,再坚持一下,站军姿是当兵的第一课,”我记得他那时汗水已经打湿衣服,部分汗水还侵入了眼帘,弄得双眼都睁不起来。
我回答他说:“知道啦!你要坚持住。我肯定比你坚持得久,要不要咋们比比”
他说:“比比就比比,你觉得我会输嘛!”
记者落生:结果呢?你们谁赢了,不会真像他所说的吧!
甘辛先生:我那个时候是个急性子,没有多大的定力,总是心浮气躁的。结果也可想而知了,我输得一败余地,还中暑了。
那晚,云彩给月亮戴上面纱,但月亮的清晖却依旧美丽动人。当时我听到了济青的声音。他从几公里的地方跑过来,来看看受伤的我。
我隐约地记得到,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鸡蛋,那鸡蛋很小很小,但吃下去却无比的甜。
他说:“这会知道当兵的不易了吧!这只是我们当兵的第一步,以后还会有很多磨难和挫折。你要做好准备。”
记者落生:济青先生感觉很好,像一位大哥哥样。那之后你们的训练应该更辛苦吧!
甘辛先生:是的,之后的训练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晕倒都是家常便饭,特别是练习长跑和俯卧撑,每次训练结束后,都腰酸背痛,一整天都不想动。
那个时候我们还小,每天没有什么压力,也没有事情做。但随着年龄不断长大,我们接触了更多的事物,知道了柴米油盐姜醋茶的来之不易,明白了待人处事,千秋圆滑,懂得了生活的苦涩和理想的不切实际。
我第一次见到济青的父母时,他们正值中年,年轻力壮,身居青蛙白墙的土房子里,门前桃花灼灼,屋后翠竹摇曳,生活很是惬意。
我第二次见到济青的父母时,他们刚从沿海打工回来。他们的皮肤既黑,又皱,活像一张粗糙的皮革。身体也不像以前那样硬朗了,药随身携带。但确实赚到了钱,不仅翻新了房子,而且为乡镇修了一段路。
我第三次见到济青的父母时,是在当兵征集的派出所里。他们已经年老体衰了,其母亲的眼睛也慢慢地看不见了,走起路来踉踉跄跄地。
记者落生:济青先生之后去参军了,还是照顾他的母亲呢?
甘辛先生:济青去参军了,但他很放心不下叔叔阿姨们,所以我们在签入伍证明时,彼此约定:未来不管发生什么,只要有一方活着,都要照顾对方的父母,都要再次回到村子,带着村子脱贫致富。
在那之后啊!济青和我就去参军去了。军队的生活很严格,教官都很严肃。其中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的是:兵,是一个国家的排面;当兵,是一个人作出的最正确的选择;出兵作战,保家卫国,是人生最自豪的事;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人身价值的最美升华。
济青和我由于在之前长时间的训练,在军队里的体能训练如鱼得水,没有什么难度。那个教官就把我们俩直接剔出来了,送去练枪了。枪支弹药对于我们来说,大多只是在父辈嘴里得知,从未真正见过。
“小琳,过来。”一个长官吼道。
“是!”一位女兵从队伍里回答到。然后用标准的军步的跑了过来。
“今天你的任务就是教他们俩,如何稳稳地持枪。”长官说道。
“是!”女兵回答道。
我和济青当时就在想:持枪还用教,拿着不就行了嘛!那个女兵怎么只会说“是”啊!!这样还教我们。
可那个晓得,那个女兵直接就给我们了个大惊喜。
记者落生:怎么了?是那位女兵过于刁钻,为难你们。
甘辛先生:这倒也不是。是我们初来乍到,不知天高地厚。当我们端枪的时候,那位女兵直接拿了四块砖和两根长绳子。在我和济青的枪头上分别绑两块砖。一绑上,我和济青的枪都被砖头带了下去,毫无还手之力。
“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端枪,坚持十分钟,谁先完成,谁先休息。”女兵看着我们两个,直接就转身离开了。
“真没想到,小小的持枪这么简单的动作,要是认真做起来,还真得有很大的学问”济青说道。
“咋样?休息好没?我们继续吧!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我回答道。
在那之后啊!!我们就端着枪,尝试坚持几分钟。最开始的时候,最多坚持几十秒就掉下来,可到最后我们真得做到了,足足坚持了十多分钟,完成了女教官留下的任务。
记者落生:您们真得很厉害,也让人很敬佩。那济青先生是怎么离开的呢?
甘辛先生:济青啊!那是为了救我,才离开人世,他把最后生的机会留给我。
记者落生:甘辛先生给你纸巾,擦擦泪水,济青先生肯定希望您开心快乐得活下去,而不是带有愧疚的走完余生。
甘辛先生:落记者啊!我心里不好受!他走地时候是多么的孤独和无助,而我现在却好好活着,每天开开心心的。我难过啊!我……心里难受啊!
那夜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环境十分恶劣。半睡半醒的我们突然听到警报声。
“全体都有,收拾形装,准备出发。”教官在门外叫醒了全体队员。
“这次我们接到的任务是阻击日本军团一天一夜,把脑袋都系在裤腰带上,打起十二分精神。”
“是。”
“全体都有,向左转,出发!”
我们那场仗兵力悬殊很大,敌军火力很猛,弹药很充足,而我方的兵大多数是刚入伍的新兵,没有经过足够多的训练,并且弹药不足。
“济青,现在我命令你马上回到团部,去找团长,请求支援。”
“是。”
济青跑到我身边说:‘甘辛,我刚才腿部被划伤,跑不快。现在情况紧急,马上就去。把这张纸给团长。’
我回答道:你腿脚不便,不要大幅度地跑,尽量保护好自己,我马上就去,你一定要坚持到我回来。
等我到团部那里,把那张纸给团长。团长说:‘小战士,我已经知道情况了,马上就作出安排。但这里还有几行字是留给你的。’
记者落生:这几行字是济青先生留给您的吗?
甘辛先生:是他留给我的。他说:甘辛啊!当你看到这几行字时,我大概已经倒在敌军的炮火下了。我昨天收到了家里寄来的信,信中说:家里的公路已经通了,学校也翻新了,生活越来越美好了。但如今我没法再去看这大美河山了,你要替我好好的活下去。还有我年迈的父母,请你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在军中建功立业了,但军务缠身,无法归家,让他们少担心,母亲的眼睛不好,让母亲早点从村口回家,别再等我了。甘辛啊!遇到困难,别放弃,请记住: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这是大哥最后教你的了。下辈子,我们不做朋友了,我们做真正的兄弟,我还要照顾你一辈子。好了,不说了,敌军又上来了。
记者落生:甘辛先生,擦擦泪水吧!
甘辛先生:等我带着军队返回战场时,战场上没有一人站着,战友和敌军都安详地躺着。我在战壕里找了很久,没有找到济青,
记者落生:济青先生可能跟部队撤退了,现在还活着。等您退伍归家后,是否有济青先生的消息呢?
甘辛先生:过了几个春秋,战争终于结束了。我带着一个坛子回到了家乡。
记者落生:坛子?为什么要带坛子啊?
甘辛先生:坛子里装着济青的遗物和他消失的那片地域的土壤。
当我回去的时候,我看到济青的母亲依旧坐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手里杵着一根导盲棍。眼神呆滞,没有一点点希冀。
“妈,我回来了”我在村口大声喊着。
“是我儿济青回来了吗?妈妈终于等到你了。”
“妈,我是济青,我回来了。”
“儿啊,别动,让妈妈好好摸摸你,妈老了,眼睛看不见了。儿啊!你壮实了,你也高了啊!我记得你走的时候,才这么高,现在娘都这么高了。”
我顺势弯下了身子,用手擦去母亲的泪珠,说道:“妈,儿子在军队保家卫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提前退伍回家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走,我们回家,给你做饭。”
“妈,您腿脚不便,我背您回去吧!”
“好。我的儿子长大了,知道心疼娘。”
我回到了济青的家,我看到济青父亲的遗照高悬,堂前灯火通明,默默地为济青祈祷。
“妈,爸,走了吗?”
“你的父亲和甘辛的父母外出务工,在一艘货轮上班,可是他们遇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台风,尸首现在都没找到。”
“妈,您别哭了,儿子回来了,今后,您就好好歇息,那些琐事就交给儿子来处理吧!”说罢,我们就去做饭了
记者落生:甘辛先生,我真得很佩服您。在亲情与友情之间,您的抉择很美。
甘辛先生:等我回到自己的家,一片废墟之上,仍遗留着几个残垣断壁的房屋,久无人居住,毫无生活的气息。萧条和颓圮是我想到的最好形容词了。
当时我就在想,济青的父亲和我的父母都是为了发展,为了生存。我应该把这里建设地更好,让更多的人留下,让远行的游子找到回家的灯塔。
所以啊!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搞起了乡村振兴,让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
记者落生:您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您的事迹家喻户晓。济青的母亲现在还好吗?
甘辛先生:我在此也想给济青写封回信:济青啊!您最近还好吗?我们的母亲身体无恙,有时还能唱几段小曲了。家乡在乡亲们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了你口中所说的大好河山了,我替你已经看了十多年了,你也该回来看看我了,我会一直等你的。
记者落生:通过我们的大众传媒,我相信他一定会早日回来的。
甘辛先生:我也相信他一定会回来的,他一定会活着回来,他一定会满身挂满徽章回来,他一定会带着妻儿老小一起回来。
记者落生:没错,我们相信他一定会回来的。
好的,我们的采访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真情诉说,我们也感谢电视机前您们的耐心倾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