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谱·三之笔势(意译)
续
张融擅长草书,并自足于其才能。
齐高帝说:“卿的书法颇有骨力,
但可惜无二王的笔法。”张融答道:
“臣也为二王无臣之笔法而惋惜。”
陈梁武帝评论萧子云书法时说:
“笔力如良骏般遒劲,心手相应,
巧妙超越杜恕,精美超过崔宴,
应当可与梁元帝并驾齐驱。”
梁武帝是如此欣赏萧子云。
齐高帝任地方长官时,
居处甚是贫困简陋,
诸子学书法,常少纸笔。
武陵王萧晔曾用手指在空中
及手掌中比划学习写字,
最终练得精致书法。
笔谱·三之笔势(原文)
张融(1)善草书,自善其能。帝(2)曰:“卿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之法。”答曰:“臣亦恨二王无臣之法。”
陈梁武帝论萧子云(3)书曰:“笔力骏劲,心手相应,巧逾杜恕(4),美过崔宴(5),当与元帝(6)争驱并先。”其相赏如此。
齐高帝(7)为方伯(8),居处甚贫,诸子学书,常少纸笔。武陵王晔(9)尝以指画空中,及画掌学字,遂工书法。
【注释】
(1)张融:字思光,一名少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朝齐文学家、书法家。
(2)帝:此处指齐高帝萧道成。萧道成,字绍伯,萧何二十四世孙,南北朝南齐开国皇帝。
(3)梁武帝论萧子云: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南兰陵郡武进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南北朝梁建立者。萧子云,字景齐,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善草、隶书,齐高帝萧道成孙。
(4)杜恕:字务伯,三国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5)崔宴: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冀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其著作《四民月令》中有许多民谚流传至今。
(6)元帝:指梁元帝萧绎。
(7)齐高帝:即萧道成。
(8)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9)武陵王晔:南朝齐武陵王萧晔,字宣照,太祖萧道成第五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