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十讲之理学篇-格物穷理

作者: 穆翕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12:00 被阅读7次

    格物穷理是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知的格物致知是相同的,只不过后者是由南宋的朱子所提出的。不过前者却可谓是来源久远,格物在《大学》之上就已经出现了,而穷理也是《易经》之中的名词。

    至于其目的,我想大家也是相当明了的,格物致知亦或是格物穷理这样的方法论,大行其道的时候是在宋明理学处于兴盛的时期,说明白一些,格物穷理就是理学家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种方法,至于其目的我在之前也有所提过,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去再去强调一下:

    首先我之前所提到的关学、心学等都是理学的分支,都同属于理学,理学的共同的特点就是,构造了儒学最为完整的宇宙观,这里所说的宇宙观与宗教的宇宙观有所不同,望周知。理学所提倡的宇宙观不同于道家以及阴阳家,而是两者均有所兼备。其一其强调天地之间的万物均有理构成,因此格物,体会其中的道理就是理的唯一以及必须来源,此所谓日格一物。另一方面,理学家们打着“道统”的大旗,极度鄙夷董子的汉代新儒学,主张与之分道扬镳,并讽之为判道,要求回归孔子的本真。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儒家的历次思想变革,大多都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包括到了明清之际的李贽以及顾炎武等思想家,其思想可谓是离经叛道,但是反观其本质却不难见其儒学本质,因此这次宋明的理学变革依旧残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前人痕迹。

    比如一直被理学家所排斥的道家,阴阳家以及董子的思想,也就是继续利用天地来解释万物,以巩固君主专制,况且此时,儒家学说已经完全沦为了统治工具,成为了出仕为官的敲门砖。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特别奇怪的一个现象: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张载《西铭》

    这次我特引了第二段以及最后一段,首段便是我经常列举的儒家独特杂糅宇宙观,第二段即是宣扬君主专制以及仁爱观,最后一段就是教人以做好好先生,对于生命坦然处之,也就是天命观。张子是北宋理学关学分支的领袖,其作已经能很大程度上,反应出理学的宇宙观,我做一个归类吧:

乾坤、气、理:天地构成以及真理的构成

目的:完善儒家宇宙观,架构整体哲学亦或是宗教结构,丰富儒家内核,刻画读书人的道德追求,升华三纲五常。

天命观:等级观念

目的:深化等级观念,这一观念也经常与天理结合,形成了互为表里的关系,也与上面等,受到后世学者的诟病。

    说完宇宙观再说回到格物穷理上,很明显在经过我上文的论述之后,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格物穷理,实则是这一宇宙观的产物,用以维系宇宙观整体的和谐以及稳固,同时也成为儒家追求理也就是天理的方法论,因此,在这里我也就不加以赘述了。

相关文章

  • 儒家十讲之理学篇-格物穷理

    格物穷理是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知的格物致知是相同的,只不过后者是由南宋的朱子所提出的。不过前者却可谓是来源...

  • 儒家十讲之理学-阴阳

    顺着昨日所谈理学宇宙观,今天我们来谈一谈理学与阴阳家以及道家(或是道教)的联系与关系。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

  • 儒家十讲之理学-生

    说来也怪,理学家的宇宙观是丰富多彩的,比如之前我们所提到的理、气以及阴阳都被理学家誉为是万物的构成亦或是宇宙的...

  • 儒家十讲之理学-太和

    太和是由张子所创立的用以命名宇宙本体的名词,相似的还有周子的太极思想,在此我要对理气同太和以及太极进行一个区分。...

  • 儒家十讲之理学-鬼神

    昨天已经谈到过了理学的宇宙观,那么我们今天就趁热打铁来谈谈理学家的鬼神观。 似乎在儒学多年的发展历程之中,...

  • 儒家十讲之起源

    今日之问题可谓是老生常谈了,但作为儒家十讲的首篇,这样做是相当有必要的,因此我要再谈谈儒家的起源。 我们都...

  • 儒家十讲之儒家人物-孟子(Ⅰ)

    孟子,中国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

  • 儒家十讲之儒家人物-孔子(Ⅳ)

    任何一种思想,我们提起它亦或是铭记它肯定是有意义的,类似于这种东西一日不应谈及过多,一是不利于读者的理解,二是...

  • 儒家十讲之儒家人物-孔子(Ⅵ)

    继续回到我们昨日所说的孔子思想的三个特点上来,涉及到的范围相当的广,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好理解,正如我昨日所说孔子...

  • 儒家十讲之儒家人物-孔子(Ⅴ)

    诸如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敬畏的思想于现世的意义,我已在前几篇文章之中有所提到,故在其不加赘述。我今天就来谈谈孔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十讲之理学篇-格物穷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kn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