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79晒麦

作者: 名布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19:21 被阅读8次

          总感觉每年收过小麦之后,天气就很难晴,这是我儿时的记忆。从庄里麦地里一眼望去,在割麦的那几天还艳阳高照的日子,割麦之后,突然就变天了,这是在每年的六月初。

          我后来知道,每年阳历六月初收过小麦之后,季节就到了梅雨季,虽然处在淮北平原隶属中原边界的家乡,却与梅季有着暖昧不清的关系。在庄里人趁着天气赶紧把小麦装了袋子之后,雨就飘下来了,总要等雨过后,才能将丰收的小麦全部摊开晒一晒。晒麦,便是庄里人都要做的后续农活之一。

          庄里晒麦的地方不少,既能在院子里晒,也能在平房的楼板上,有的也会将麦摊在自己家旁的路边上,后来庄的东头修了县道,干脆就把小麦拉到平坦宽阔的县道上摊开晒了。

          在庄里的平房房顶上晒麦,是每一家基本上都做过的事情。小麦丰收之后,都会将小麦装进袋子,拉回自己家的屋子里面,等到需要晒小麦的时候,直接将袋子扛上楼顶,将小麦袋子打开,小卖摊开在楼顶上,我是晴天就能从上午八九点钟一直晒到下午三四点。天气晴朗,不用担心下雨楼房房顶平整,也不用担心小麦难以堆积起来,单单是在自家楼顶上这么近的距离,就足以使人安心。这些都得益于庄里每一家每一户都至少有平房,相比于其他村庄,也是一件较为幸运的事情。

          等到太阳即将落山,快要晒了一天的小麦,就准备要收起来了。如果看了天气预报,直到第二天天气晴朗,小麦就不会直接被装进袋子,而是用木锨铲成一堆,用塑料薄膜和尼龙袋子盖上,等第二天继续晒。

          晒麦分为两类,上面所讲的便是防止小麦回潮生虫,只要将小麦同放在家里的茓子中,这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另外一种晒小麦,就是将小麦打成面粉之前的一个环节了。

          小麦打成面粉,一定要使小麦中间没有任何杂质。从厂里拉回来的小麦或者是只经过第一次晾晒的小麦,里面还会有一些土渣、麦壳,甚至还有部分碎屑麦秆,在进行打面的时候,这些东西是不能掺放在里面的,淘麦就是一个必要的环节了。

          清澈的沟水完全可以用来淘洗小麦,这还是在庄里的鸭子没有下沟之前。以前庄里人在淘麦的时候,经常会将小麦拉到庄东头的小沟里,现在再去淘小麦,大多都是在自家的院子里,用一个大桶或者是缸装满水再去淘麦,一方面是因为水不再清澈,另一方面沟也没有几条,而且还特别的危险。特别是最近的几年,庄里淘麦的越来越少,直接拉小麦去换面或者是直接去买面粉,变得越来越多了。小时候帮母亲推着架车子到庄东头的沟里淘洗小麦,早上的水还透着一丝清凉,直到接近中午,当阳光随着摇晃的水波而一道道地散开时,那波光粼粼的画面,才使得水不那么清凉。母亲播晃着竹篮筐,宕开筐里漂浮着的麦壳和草秸渣,筐里的小麦经过水的淘洗,才变得干净。淘完一筐小麦之后,母亲用力抖动,将筐里的水全淋掉,才将小麦装进已经洗干净的尼龙袋子里,之后再拉回家。

          晾晒打面用的小麦,就要更干净一些,因此每次晒麦,淘洗的小麦都要倒在一块布上。或是篷布,或是厚些的塑料膜,只要小麦不直接接触地面,母亲就能接受。热烈的阳光下,经翻晒两遍的小麦晒干之后,就可以收了,在收小麦的时候,常常还能看到小麦中间掺杂着几粒没被清除的小麦秸渣,容易忽略的油菜籽,但只要被母亲看到,它们就避免不了被拣出扔掉的结局。

          正如其他的农活一样,晒小麦如今也越来越少,庄里的打面机早就已经关闭了,更不用提每个星期有几天打面机轰轰隆隆的声音。

          如今我离故乡越来越远,能够见到晒小麦的机会越来越少,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庄里更灵活的生产、交易和交换,才是晒小麦越来越少更重要的原因。时代的发展,让每家每户对农业的记忆越来越多,和农业产生联系的痕迹越来越少,这是故乡变得现代化的路途中必然会经历的一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79晒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ks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