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858828/42c289a4b3a7305a.png)
梁宁产品思维课学习笔记-21
关键词:产品思维 激励
01
设计用户上瘾机制,就是用产品激励用户。
对用户的激励方式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这两种激励需要交替进行。
要点在于降低门槛,给用户成就感。
02
特意在我的云笔记里搜了下,发现有上百篇笔记包含”激励”这个词,而这些笔记大多关于两个主题——管理和通证经济。
管理是传统公司的逻辑,集合一群人在一个特定架构下分工协作,激励是重要的驱动力;而通证经济研究的,就是如何通过通证激励让一群人在一个非正式组织里进行强协作。
涉及到人,涉及到人的行为,就要用到激励。
做产品当然也是如此。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是因为它能满足用户的某一个需求点。这种满足,就是他的爽点。
而从行为设计的角度来看,它叫——激励。
激励的目的是什么?让用户上瘾。
03
激励最重要的是什么?给人一种确定感,就是用户知道,我做了什么,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激励。如果没有确定,做了没有反应,用户很快就会不爽。
所以,梁宁说:
确定,就是依赖;不确定,就是伤害。
但是,不确定真的就是伤害吗?未必。
行为设计学就认为,行为带来随机奖励,随机奖励制造成就感,成就感就能让人重复行为。
在这里,不确定是有效激励的重要手段。
那梁宁的说法有问题吗?其实,按我理解,这里的不确定有不同含义。梁宁的意思,对一些基本行为的奖励要有确定性;而随机奖励呢,其实是确定性基础上的不确定,例如分量、种类、形式,等等。
为什么要有不确定呢?
因为人有“适应性偏见”——习惯久了,就习以为常了。偶然给个意外惊喜,激励的效果更好。
行为设计学 (Behaviour Design)的掌门人,斯坦福大学的B.J. Fogg讲,行为设计的关键有三点:
第一,这个人必须自己想做这件事——有意愿。 Willingness
第二,这个人必须能做这件事——易操作。Accessibility & Capability
第三,你得提醒他做这件事——被提醒。 Reminder
这跟梁宁讲的“受激励点”和“被激励能力”其实是一回事儿。
另外,梁宁将类似奖金、名誉等,称为外在激励;饥渴感、满足感、愉悦感称为内在激励。
其实,这两类激励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激励行为,只是外在手段和用户感受两面。所以,这个分类并不是特别合理。
04
有效的用户激励应该既包含确定性,也包含不确定性。说白了,让用户喜欢你的产品。
还是万维钢老师讲的那个公式:喜欢 = 熟悉 + 意外。
确定性,就是靠谱,不确定性,就是惊喜。
------
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更多精彩在我的公众号 sangyuren2018,欢迎扫码关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3858828/df834044f918bae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