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老人说的一句话:有养孙子的爷,没有养爷的孙子。爷爷自有儿子来养,孙子是隔辈亲,是名望。有谁见过养爷的孙子?你还别说,还真是有一位养爷爷的孙子。
这个老爷爷可以说是经历了人生的二大至苦。一是二十几年前,他正当中年时丧失了老伴,与独生子生活在一起。第二次,就是这次他到老来丧子之痛。到他这一辈,连他算在一起,都是三世单传。外头人抓养一个儿子也不容易,既当爹又当娘,那难场劲就别提了。
刚不容易儿子上了学,这孩子也很听话,从不跟别的孩子比吃穿,只比学习成绩。年年都是班上的三好学生,墙上的奖状贴满了。
八十年代末,考上了县上的重点学校,又是班上的三好学生。这娃也是块上学的料,不用人督促,知道自个学习。
接着,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名牌大学。三年的大学生活,这要许多钱,老人东拼西凑,省吃俭用,就是砸锅卖铁,都要供给这个孩子。头都磕了,不怕作个揖不成?还未大学毕业就带薪自修,被国营大企业争抢。
老人也跟着脸上增添光彩。村里人见了面就说:"有苗不愁长,才几天,你的苦日子,总算熬出了头。就等着享福吧!"
儿子也很孝顺,知道为了自己,父亲付出了许多,今后让老人多享一点福。自己的婚事就不用老人操心了,自己能够解决。
不久,儿子在大学的后期,与同班的一个女孩谈上了。
参加工作后不久,他们就结婚了。
第二年年底,他们就有了一个孩子,这就是老人的孙子。起名叫王波。
这个孙子太命苦了,两三岁的时候,还记不住父亲长什么模样,父亲在做生意时,返回的途中气候突变,能见度很低,遭遇车祸而亡。
现在摆在母亲面前有两条路,她很难作出选择。她们的结合也是自由恋爱的,只说这辈子她遇上了他,她也感到很知足,很幸福了。只说他们二人好好珍惜这段感情,恩恩爱爱过一生。谁想,天妒他们,半路上大祸降临到了她的头上,这一下闪得她左右为难。
母亲年纪轻轻就遇到了这种事,往后的路还长着呢。公公年事已高,孩子留不留下都个难。留下吧,今后由谁来照管?不留下,王门就这根独苗就此断了,又于心何忍?况且她生前就念念不忘丈夫对她的好处,这是王家仅存的一点血脉。守寡肯定不可能了,都什么时代了,还做那些无益的虚套子干什么?现在要面对现实,为以后的事作一番打算。有心带着儿子再嫁,又怕人家嫌儿子是个拖累,更怕以后他们对儿子不好。
把她自己的顾虑对公公说了出来。公公对她说,你年还很轻,往后的路还长着呢。你就放心去吧,只求你把波儿给我留下,我家三代单传,现在就这么一棵独苗了,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他抚养长大成人的。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泣不成声了。以后,你要是想孩子了,随时都可以回来看看孩子。
老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几乎是用哀求的表情向她企求着,她还能说什么呢,只有默默地点了点头。
老人的话,句句都说在了她的心坎上,难得这么通情的老人,她会每个月照看儿子和公公的。并给他们拿出一定的生活费。
王波上幼儿园了,老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两次,有时媳妇也过来帮着接送。
"平时你很忙,就不用过来了。这里有我。周末的时候,来看看孩子就行了。"公公对媳妇说。
每次,媳妇给他们钱,公公总是说,自己有。媳妇非让他收下不可。
"这些钱是留给您和波儿的,该花的就花,不要积攒。"
波儿和他爸爸一样优秀,各科成绩总在前矛。老师爱他,同学羡慕他。他考试有了好成绩,就首先告诉爷爷。
爷爷很高笑兴,让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
"告诉她做什么?她早就不要我了"王波委屈地说。
"你不知道,做娘的心。她也是万不得已,慢慢你会明白的。况且,每个月她都把你和我的生活费按时打过来。"老爷爷悲切地说。
初中时,班里周未一开家长会,爷爷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告诉了公公:"这个周六,你有时间吗?"
"有,爸爸,什么事?"媳妇问道。
"如果有时间,周六下午二点整,你去参加波儿的家长会。你们年青人有记性。"
"好,周末我一定过来看你们。"媳妇痛快地答应着。
"这几天,波儿在我跟前的话也多起来了,以前不是这个样子,总是和我没话可说。我们之间很尴尬。我知道,这都是你在下面做了很多工作。您是很优秀的老人,谢谢你了!"媳妇一见面就对他说。
"你们到底是母子嘛。天底下最亲近的人就是母子之间。"
媳妇感动地哭了。
"以后,要好好孝敬你爷爷。"
王波重重地点了点头。
"还要孝敬您哪"王波又指了指母亲。
"我不值得你孝敬,我不够格!"
"是爷爷前天亲口对我说的。"
儿媳妇泪眼看向年迈的老父亲。
波儿上了高中,生活更加紧张了,三年的挑灯苦战,每次的摸拟考试他都安然过关。高中阶段正是他长身体的时候,爷爷和母亲都对他的身体格外关心,变着法儿让他每顿都吃饱吃好。
公公让她也要照顾好家里的兄弟,妹妹们,和那里的家人搞好关系,不要只为了这里的儿子而忽略了他们。这里有我呢!
眼看就到了高考的季节,王波劝爷爷母亲别管他,给他一个轻松的环境,使考试发挥更好的成绩。
爷爷母亲都答应了他。但他们的心里谁也不轻松。
考试一结束,王波心中有底,估计被重点校录取没问题,逐一对了答案,更加信心倍增。
王波终于收到了清华录取通知书。
爷爷既是高兴,又添愁肠。高兴的是孙争气,考上了清华大学。愁的是学费,得一笔款子。
母亲开始行动了,准备到各处去借。
学校方面也有优惠政策,政府下发教育代款,找到工作后,从工资中扣除,从而解决了燃眉之急。
爷爷,母亲,王波听后都非常高兴。一块送儿子上大学。
名牌大学,牌子硬,名气大,尤其是优等生不愁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
没到毕业就有了可靠的工作,几家用人单位,争抢人才。
孙子有了好工作,爷爷须发皆白,孙子总算有出息了。放假时大包小包地往回拿。每年的父亲节,媳妇给老人在超市买身衣服。
逢人老人便夸,我吃的喝的全是孙子买的。瞧,我这真衣服是媳妇给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