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低头,是人的通病,为啥?天生的傲慢与疑惑。
他不肯承认自己比别人差,比别人低一等,不觉得自己是凡夫。也就是好面子。
傲慢的人,不喜欢接触宗教,也不恭敬佛菩萨与圣贤。
你看他表面恭敬,其实心理还觉得闷闷不乐的。
这样的人,我也见过不少。拜佛表面在拜,其实心理很不甘心,就是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低人一等了。所以不能小看了拜佛念佛的功德。

这甚至比你做很多善事都要有用。为什么?因为你做善事,可能有一种贡高我慢的心,觉得别人获得了自己的帮助,好像别人还应该感激自己一样。拜佛念佛的功德,不仅体现在世间法,也体现在出世间法。
一个人谦卑有礼,在世间会让人觉得很舒服。出世间神明会非常爱戴,圣贤也会尊敬帮助他,因为别人都傲慢地不得了,就你自己普普通通,愿意跟着佛菩萨走,这不了得啊,正如芬陀丽华一样难值难遇一个老实念佛的人。为啥?他听话,他老实,他不敢做太多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他心里有敬畏。
大凡这样的老实人,我发现都是有善根福德的,因为一个恭敬别人的人,总是没有太多坏心思的,乐意行善。
我也发现,人最难克服的就是自我的狂躁心。像“齐天大圣”一样,七上八下,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瞧不起别人,傲慢无礼。有些说“大修在城市”,所以就特别瞧不起净土法门。
首先对于这种境界,我很赞叹,同时也应该提醒,莫要为自己“贪恋红尘”找借口。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盲目崇拜“自力”。
自力其实是一种习性,他总是不愿意接受别人,所以他的内心有障碍。尽管自力我也很赞叹,但应当注重时机,根性,不然只是多造点业罢了。特别这个时代,欲望深重,智慧浅陋,业障重深,如何用得了自力?
所以,这个时代一定要运用圣贤与佛菩萨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哪?在经咒里,在佛菩萨名号里,在拜佛念佛里。
自力要是走的通,法藏比丘也不会为咱发四十八愿了,所以,没有绝对的自力,也没有绝对的他力。一切法门皆不离自性,自他要并用。文殊普贤都要念佛,何况我们了?瞧不起念佛,就是瞧不起自己,瞧得起自己为什么不念佛?瞧得起自己就要相信自己有佛性。
古来大德高僧们,无一不赞叹念佛法门。不管是开了悟的,还是禅宗、密宗、律宗。弘一法师说“舍此一句阿弥陀,不是痴颠就是狂啊”。的确是这么个理。有些人宁可尝轮回的苦,他也不仰仗佛力。首先有这个志气很好,但也应该考虑现实,现实是什么?这是五浊恶世,一念不来就堕落下去了。哪还敢在轮回多待会?
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六祖慧能大师,无不赞叹净土法门。人家可是了生死的圣人,都还要发愿求生净土,这是什么?为我们表演,证明极乐世界的真实性,以及佛力不可思议。
不要觉得别人靠佛就是依赖。恰恰靠的都是聪明人。他放的下,他能出离,这就是一种看破放下,暗合道妙,其实也是禅宗,不过这种方法更为巧妙高深。
你出离了,远远比你在红尘俗世间要快乐地多。当然并不是一定要出家,而是真的有一种“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自己生死了了,才能自觉觉他。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颠倒的,为什么还要贪恋?有何可恋。弱肉强食,你争我赶,贪淫恋欲,污秽不堪。你刚想出离,就有人拦你了“大修在世间”。
虽然学佛要注重儒表,但是没有出离心,也只不过是一种贪恋红尘而已。出离心就是想出六道轮回,为啥?苦啊。不得不出,行善虽然重要,但出得了轮回吗?出不了。行善是一种菩萨道的方式,是菩提心自然而然的体现,但是还不能自觉觉他,帮别人了生死,脱轮回,达到永恒的快乐和幸福。
怎么样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教他念佛,这是至善。因为众生都迷失了自己,都忘记了母亲,你让他返璞归真,这是不是至善至美?清净平等正觉念佛。
但凡轻视净土法门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自我崇拜感太强,贪恋娑婆世界。他放不下,宁可多吃点苦,也不愿意往生西方极乐。
你让他发愿,他跑东方去了,不愿意去西方,你让他出离,他来娑婆,就是不肯去找阿弥陀佛。不管修哪个法门,都好。但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这么殊胜呢?我们听了高僧大德的开示,也大概了解了。阿弥陀佛愿力大,行愿广,花费不可思议兆哉永劫的时间创立了这个世界。而且发下“十念必生愿”。
所以这个法门,下手易,成功高,不仅老太太能修,像善财童子这样的小朋友也能修。
况且,他力法门,也并非完全的他力,行在自己,佛力才能用的上,也就是能感之机。所以不要觉得你靠佛很没面子。人最大的障碍,就是“好面子”,放不下,心理不解释别人,这样心理会形成一种屏障,佛菩萨想帮你也帮不了。
小动物也有往生的。以前不是小狗、小老鼠在寺庙,竟然奇迹地会拜佛,往生净土了。这是千真万确,一点不假。很奇妙吗?不奇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动物很难和人比?因为动物他听不懂人讲话,灵性比较低,这种事情也是万中无一的,很少。
但是人有灵性,若是不肯念佛,那岂不是还不如小老鼠了。
首先,不管信不信,先念佛再说。为什么?只要念佛的人,他阿赖耶识就有因,有因就有果。况且,就算你不信,佛力也能加持,功德无量。念佛,慢慢能积累福慧、消除业障。收摄身心,是心作佛。佛号在心中,念得多了,心地会非常柔软,就算没有慈悲的人,也能发点慈悲心了。所以念得越多越好。啥事都可以推辞,念佛不能推辞。
这个“易行道”他并不易。不易在哪?最容易去的也是极乐,最容易舍的也是极乐。因为我们对极乐净土没有向往之心,觉得娑婆世界还挺好玩,挺刺激。这就是业障重的体现。
就是因为太简单,他觉得不可思议。有这么好的事吗?所以,没有福报,他相信不了,就好像一个乞丐,你给他一百万,他觉得你在欺骗他,他吓跑了。首先,遇到这个法门应当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是迷了的佛,佛来觉悟我。我厌离轮回,欣求极乐。所以理所应当,回归自性弥陀与极乐,此乃无量劫以来难值难遇的一天,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过去生中自己也修行了很多生,就是没遇见这个法门。所以自己根性顽劣,弥陀不舍,特意为我等末法浊世的众生考虑,才发如此的发愿,就是要渡一切众生,这众生有我一个。我也理当做佛,不做佛对不起佛菩萨恩德啊。
怎么做佛?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功夫高品位高,功夫不高,也能往生,只要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就一定能蒙佛慈悲,往生极乐。反正呢,就是铁了心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就对了。
修净土法门,信愿第一。信,是天下第一美德,怀疑,是障碍之本。我们的心地,本来一尘不染,干干净净,正是由于迷失了自我,才失去了信心,所以信佛,就是回归自性。我们先不说信佛,哪个宗教不是强调信心?人与人之间,也首先得讲“信”才能和谐相处。有了信心,心里就接受了,没有障碍,心地开朗。心里污秽不堪,都是由于习气烦恼太重,妄想执着。更得念佛,增福增慧,自然能感佛菩萨之慈悲,久久能信心十足,欣求极乐。
正如“基督教”中的“信耶稣,得永生”也是这个道理。佛性,就是我们心中的上帝之性,这是脱离轮回的奥秘。从凡夫,也可成佛成仙。所以,他力是靠谱的,是真实的。如果没有他力,自力无从下手,佛性无处可启。这就是神与佛菩萨的慈悲与“无微不至”。
人之所以有轮回之苦,就是因为妄想分别。道教也是说这个道理,基督教也是说这个道理,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苹果变得“聪明”,产生了分别美丑之心,善恶之心,就有了欲望,就堕落轮回。
善与恶,其实都是对立,真正的觉悟,是“清净平等正觉”。如阿罗汉、辟支佛。道家的神仙,还有佛菩萨,这都是超越了分别,妄想。不分别美丑善恶,难道就是不懂得善恶了?不是,而是转化为一种无条件的慈悲,这种境界太高了,不是我们凡夫能明白的。
所以更要好好念佛,自然久而久之,暗合道妙。看破放下,清净平等念佛虽不能体会个七分,也能体会个三分。这样就能放下娑婆,欣求极乐。通向永恒。阿弥陀佛,在等你。
我们需要的并不是“自力”的妄躁心,而是他力的看破放下,念佛忆佛。自然自他并用,摩尼宝珠置于浑水之中,浑水不得不清,乱心不得不佛,即便是如此道理。不要一个劲地嗷嗷叫“不要依靠别人”。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既然不相信佛力,就是不相信佛菩萨功德,就是不信佛。既然不信,为何还要脱轮回,成佛?
不信佛,要成佛,这岂不是荒唐,自相矛盾。人情可以淡,法情务虚浓,念佛忆佛,感佛慈悲,则人情自然淡。修行,更重要的是生死心切,而不是莽撞自大。不怕你成不了佛,怕的是你不愿意,对极乐世界没感觉,这说明自己真的是轮回麻痹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不管是自力也好,他力也罢,都好。关键是真修实干。特别对于净土法门,万万不可小瞧。“靠佛吃饭”,也不是容易的,没有福报,这个法门,的确是遇不到,信不了。轮回千百劫,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次,咱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为上帝,难道很没面子?
学佛,就得低下头,弯下腰,拜佛念佛,谦卑有礼。印光大师的开示,实在是好,“唯我一人是凡夫,常怀惭愧心和忏悔心”。这便是修行的秘诀,自己越来不起眼,越来越不重要,就ok了,别把自己当回事,愿做小草呵护花。做个普通人,老实念佛,不丢人。
以前别人问我信佛吗,我感觉很没面子,总以“学佛搪塞”。我们话说回来,不信佛如何学佛?佛既不信,无佛可学,若信,便深信,当然,你觉得佛菩萨人品好,当作一位贤者学习修修善法也不错。不过,既然觉得佛菩萨人品好,这是不是也说明你心底其实早就接受了呢?当一个人接受别人的时候,他就已经信任了对方。
不过,人心太复杂,他还是为了面子,想推辞一下。其实接触宗教和亲近圣贤先哲们,都好,宗教的本质,都是教育,教人觉悟,自觉觉他,让你相信,人人都佛性,人人都有神性,人人都有圣性,人人也都有愚痴与昏暗的一面。亲近神明与圣贤,就是告别昨日轮回的自我,迈向觉悟的大道,你走进哪个圈子,就能做哪个圈子里的人,互相影响。人活着,总得有个信仰吧,啥都不信,妄想分别,罪恶凡夫而已,信比自己强的,总归比你信自己要好。起码,有信仰的人,他活的挺快乐,活的挺光明,活的挺善良,不去自找苦吃,远离是非之地。是非是谁造成的?是人啊。
佛菩萨有是非吗?没有的,所以我们亲近佛菩萨,也就要远离是非恩怨,感恩一切。信,或是不信,其实对自己并没坏处,相反还都是好处,起码可以远离过患,通往安乐。今天的娑婆我们也看到了,人们欲望深重,是非恩怨,所以,相信自己,无法获得解脱,无法改变命运。相信因果,无为而为,以至于无所不为,难道不是另一种智慧?人们妄想改变命运,反倒被命运束缚,人们妄想打败他人,反倒寄人篱下。放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何需改变,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随缘自在念佛。过着清净无染,欢喜自在的生活,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不就是我们最大的“极乐”?
命由心造,莫向外求,狂心不歇,轮回不止。其实命运本不悲哀,只是我们执着,太在乎。这与勇敢逃避都没有关系。简简单单,放下即可,无所谓,无牵挂,一箪食,一瓢饮,欣求极乐,足矣,还要什么呢?人,都是被自己累死的,苦死的,烦死的。做什么事,都想让人知道,就是妄想,总想让别人在乎自己,就是妄想。在乎你也好,知不知道也罢,有什么用呢?也不能吃,也不能喝,也脱不了轮回。佛菩萨不都是默默无闻?这无量无边的佛菩萨,都是不知名的,一无所有,帮助了众生,生怕众生知道要报答他。而我们,做了点丁点小事,还觉得沾沾自喜,活给别人看,多累啊。谁也不看,谁也不管,自己该做就做,怀着一颗慈悲心,默默奉献,不挺舒服,挺自在,挺欢喜的吗?不要老想着充大头,觉得自己了不起,一点都不了不起,看清,更惭愧而已,哪有什么本事,不造恶已经不错了。活在浊世,没办法,都是习气牵着我们,因为有“我”,就放不下,看不破。念佛,就是直接简单,治疗这个“贪嗔痴慢疑”的我。
如果“我”了不起,佛菩萨也不会来娑婆世界示现了,就是因为“我”在佛菩萨看来,值得怜悯,佛菩萨才苦苦渡化我等凡夫,姓凡名夫,一无是处,唯靠佛菩萨不舍不弃,才能走向光明大道,老实念佛。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回归自性净土,回归弥陀愿海,佛光接引出尘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