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反: 夹缝中闪耀光芒

作者: 北池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12:52 被阅读93次
图片来自网络

孟子反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在一次事件中处理得当,得到了孔子的赞誉。

春秋中后期的鲁国,政权长期被“三桓”家族把持,分别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在三大家族中,季孙氏实力最强,几乎占据了鲁国土地的一半。孟孙氏、叔孙氏非常不满。而孟子反属于三大家族中的孟孙氏家族。

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季氏希望和孟孙、叔孙组成联军抵抗齐国入侵。但孟孙氏和叔孙氏才不想干呢,好处没我们什么事,卖命的时候想到我们了?当时,孔子的弟子冉求担任季氏的家宰,用激将法勉强说服两家出兵。季氏的军队组成左师,孟孙、叔孙的军队组成右师。

战斗打响后,冉求带领左师勇猛的冲入敌阵,获甲首八十,迅速取得了优势。而右师与敌军稍一接触,就不战而败,向城内撤退。

孟子反在右师的队伍之中。这时候他面临一个选择,是随大队伍退入城中呢,还是留下来坚持战斗?如果随队伍退入城中,个人不会有什么损失,但他是个有血性的人,心有不甘。如果坚持下来战斗,就违反了孟孙家族保存实力的策略。于是,他走在部队的最后面,别人都退入城内了,他反而策马带领自己的人马返回了战场,与齐军英勇奋战。

战斗结束后,他没有因此居功,也没有指责别人贪生怕死,反而说:“不是我不愿意进城,而是马不听使唤,自己跑回战场了。”

孟子反的做法是明智的,他通过这个行动,使孟孙氏、叔孙氏在季孙氏面前有所交待,给了季孙氏面子;又通过这段话表明自己并不是想和族长对着干,给了族长面子,保全了个人在家族的地位。而且,至少维系了三桓家族表面上的团结。

孔子对孟子反的行为十分赞赏,他说:““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军队败退的时候,他留在后面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落在后面,是马跑得不快啊。’”

相关文章

  • 孟子反: 夹缝中闪耀光芒

    孟子反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在一次事件中处理得当,得到了孔子的赞誉。 春秋中后期的鲁国,政权长期被“三桓”家族把持,...

  • 迷茫夹缝中,微见光芒

    今天又无大作,除了坚持的跑步,又没看多少书,也没出去见世面,或者学习关于摄影方面技能的提升。晚上浏览了之前收藏的网...

  • 《何以为家》绝望中闪耀光芒

    这个压抑的故事从法庭展开,十二岁的赞恩在法庭上控告父母,理由是“他们生了我”,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文/孟可可渴 作品出处《孟子·离娄上》作者孟子 寓意:自我反省 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

  • 知识的相通性

    今天读到《孟子·离娄上》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

  • 反求诸己

    文中有一句孟子的原话《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其身正...

  •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孟子》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

  • 闪耀温暖的光芒

    如今,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 整个社会越来越欣赏富有特色风格的个人, 塑造独特的个人品牌、 个人魅力变得愈发重...

  • 闪耀,你的光芒

    我就是你 为虚构而生 盘桓于无尽之中的杜撰 闪耀的,你的光芒 我已熄灭的 被你点燃 我的 被折叠的春天打开成辽远 ...

网友评论

  • 知玄鸟:孟子反的这反字是因此事而得的外号吧。
    北池鱼:@知玄鸟 孟子反,姬姓,孟孙氏,名子反。
  • 可道非道:像孟子反这样,太难了。
    北池鱼:@可道非道 难,所以要学。
  • 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新春快乐!做人要厚道,更需要圆融。向孟子反学习!☺
    北池鱼:@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 新春快乐,共同学习!
  • 东非虎:新春快乐!
    北池鱼:@东非虎 迟到的祝福一声,新年新气象,一年更比一年快乐!
  • 东非虎:谦逊的人有福了,他们必承受地土。-圣经《马太福音》
    北池鱼:@东非虎 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本文标题:孟子反: 夹缝中闪耀光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lg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