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中级读本论语大讲堂悦读
论语中级读本(泰伯第八)(5)

论语中级读本(泰伯第八)(5)

作者: 尔雅台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15:37 被阅读0次

8.15 子曰:師摯(音至)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〇师挚,鲁太师(乐官之长),名挚。始关雎之乱者,首理其乱也。关睢,周南篇名,正乐之首章也。周道衰微,郑卫之音作,正乐废而失节。鲁太师挚识关雎之声,而首理其乱,洋洋盈耳,听而美之。

〇上章正名份,本章正乐。经学卮言云:“始者,师挚在官之时,雅颂尚未失所,自初奏迄以终乱,合乐关雎,洋洋尽美。今自师挚适齐,此音不可得闻矣,故追而叹之。”合乐关雎,乃合周南召南之关雎鹊巢以下六诗,于曲终变章乱节而合盛,故乱又曲终之谓。然夫子之言亦变文,补一始字而变乱为治也。故晋书司马彪传云:“春秋不修,则孔子理之。关雎之乱,则师挚修之。”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〇狂则无守,故直。侗,童稚,无知貌。童言无欺,故谨愿、诚实。悾悾,空空乎不为巧,诚恳貌,故信。狂而直,侗而愿,悾悾而信,此气质偏中之美宜然也。此而不然,为习所移也,故圣人绝之尔。

〇本章正气质之偏也。狂、侗、悾悾,气质之性也;不直、不愿、不信,习也。气质有偏而能矫之以学,犹可救也。若为恶习所染,浮伪巧滑,则终身不能入德,虽圣人无如之何矣,可畏哉。苏氏曰:“天之生物,气质不齐。其中材以下,有是德则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德。故马之蹄啮者必善走,其不善者必驯。有是病而无是德,则天下之弃才也。”曾氏云:“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8.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〇不及,来不及、跟不上,形容其急迫。言人之为学,如有所不及,则其心竦然,惟恐失之,警学者当如是也。

〇此章劝学也。学问无穷,汲汲终日,犹恐不逮。惟其精勤是生恐惧,惟其恐惧愈加精勤,一时如此,终身如此,非有前后分际也。程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得放过。才说姑待明日,便不可也。”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〇有天下,有天子位也。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私意,仍是极其忧勤劳苦,此其所以巍巍也。所谓与者,以有天下为乐,此后世帝王之私心,无一不然者也。

〇此章言圣而王也。舜禹之有天下,自以大德受禅,故不以有天下而乐,而以王天下而乐焉。有天下之乐,斯乐有位也。后世汉高祖耽乐,明太祖俭而逞威,亦关其有天下也,岂符舜禹哉?王天下之乐,斯乐行道也。孟子云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是也。易传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则王天下云者可由舜禹而通欤!

〇圣人心普而天下冒,心运而天下转,将天下入在二圣人心中,湛然不堪些子,何与之有?此心体也,即性分也。巍巍乎,言其道之至极而无以加也。圣人之道不可见,但投之以势,分之得失而人心之盈欿见矣。圣人性分圆满,光洁无丝毫牵累处,视天下之大,总无碍吾胸次,故不必与。不必不与,适得吾心体而已。此圣人之道,所以超天下而独存,亘万古而立极也。圣人之心,只是凝然不动,将天下置在胸中,了不关涉,如一点浮云过太虚。如说我大而天下小,便有区别,相天下一物也。圣人视外物无小大,都作等闲看,打过得箪食豆羮闗,便打过得天下闗。 当是时有是事,当是事有是理,圣人之心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此不与真面目也。(刘宗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中级读本(泰伯第八)(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xv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