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华传统美德:孝

作者: 汤老说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7-04-06 15:14 被阅读165次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笔者依然记得,就在前几年国家还有感于现代孝的缺失,还推行了传统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当时笔者坐公交的时候还看到这公交车里就有着二十四孝的故事,但是没想到的是很多人看到这推行的故事就有人受不了了,其中最被人讨厌的故事莫过于埋儿奉母:,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这样的一个黑暗,血腥,残忍的故事怎么能推行呢,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故事他居然就成了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一,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啊。不过其实在100多年以前就有一个人物吐槽过二十四孝的故事,这个人就是鲁迅: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二十四孝图》

    当然后来可能就是因为二十四孝的故事整体都有点不太好,所以现在似乎也不在推行二十四孝了,起码笔者已经不能在公交车上看到二十四孝的故事了,不过就在推行二十四孝的时候,不少人就开始使劲吐槽二十四孝就是垃圾,都是孔孟之道害人啊,但是笔者想说,别逗了,二十四孝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如果翻开书籍去看孔孟之道,就会发现孔孟之道和二十四孝是不同的。

    首先就看看孔子和他弟子是怎么认识孝的: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我们可以从这里面看得出来在孔子的眼中,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又比如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为什么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呢,因为前面的色难,你说如果你每天都摆着一张臭脸面对父母,用生冷的语调跟父母谈话,但是又好吃好喝的奉养父母,你这算是孝还是不孝,笔者觉得大家都知道,这样绝对不能被叫做孝吧,所谓的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世间无孝子(这句话不是论语里的,而是《椒生随笔》里的)就是这么回事吗。甚至于在孔子眼中如果你无条件的听从父母的话,那你也不是孝。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当然笔者当初说这个的时候有人说,这只过不是孔子的口号,孔子根本就没这么干,然后笔者就用了一故事打败了他,这个故事就叫曾子受杖: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说明一件事,二十四孝的孝不是从孔孟之道的基础上出来的,这两种孝其实截然不同,孔子的孝叫孝敬,二十四孝的孝叫孝顺,然而二十四孝既然不是什么孔子,孟子甚至荀子也没有理论基础,那它是怎么来的呢,它其实是法家韩非子的理论:

    �臣之所闻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

    后来董仲舒就在韩非子里提出了三纲理论,其实质就是把夫权父权提升到和皇权同等的地位,实行儒家的终极目标:家国同构,所以为什么要在古代搞出个孝顺,不是为了让你孝,而是为了让你顺,当你习惯顺从父母,你就会在朝堂之上顺从君主,这就是所谓的忠孝合一,所谓的父母官是怎么来的,这就是根源啊。这也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他看起来很像儒家的那一套,但是实质上确是法家的管理手段。

    而当孝顺成为管理手段之后,在古代各种情况是层出不穷,在董仲舒推行以孝治天下之后,历朝历代就开始把孝顺作为律法,进行管理,比如说那个所谓的十恶不赦,其中就有不孝。

    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缺;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就是:检举告发祖父母、父母犯罪行为的;骂祖父母、父母的;背地里诅骂祖父母、父母的;祖父母、父母生存期间自己另立户口、私攒钱财的;对祖父母、父母不尽最大能力奉养,使其得不到生活满足的;父母丧事期间自己娶妻或出嫁的,父母丧事期间听音乐、看戏的;父母丧事期间脱掉丧服穿红挂绿的;隐匿祖父母、父母死亡消息,不发讣告、不举办丧事的;祖父母父母未死谎报死亡的,这十种情况,都属于不孝的犯罪行为,都应受到严厉的惩罚。

    “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詈祖父母父母者绞。”“诸子孙违反教令及供养有缺者,徒三年。”。——《唐律·斗讼》

    “凡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唐律·户婚》

    “若居父母丧,而兄弟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八十。”——《明律·户役》

    换句话说,笔者并不认同孝顺是一种美德,孝敬才是真的美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c59374d8b406:所谓:“孝顺”与“孝敬”的区别在于:孝顺是从语言上顺从长者,内心未见于波澜;然“孝敬”则不同,它讲的是不单单指的是言语上尊敬长辈,行为上更能尊敬长辈,敬而有度,不知在下的见解是否与阁下的想法不谋而合呢 @汤老说天下
      • 华霞1314:看到最后一句才看懂。认可:孝顺不一定是美德,孝敬才是美德。
      • 童年的流星:分析得好

      本文标题:谈谈中华传统美德: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me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