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命运的脱轨

作者: 金贞菇 | 来源:发表于2024-06-02 17:3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书时期,因为需要,背诵过历史各个重大事件的时间和相关内容,所以对抗日战争是有所了解的,然而这种了解仅存留在表面上。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直至1945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究竟是怎样的,所知甚少,只简单定义为:这必是一段艰难的岁月。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为我们铺开了北平老百姓这八年生活的故事。

    01

    对于风景和习俗,书中的文字描写极为细腻,生动讲述了战争前后,北平的春夏秋冬,还有北平各个节日的习俗和自然景色,显著的对比,让人更为深刻地体验到了身处战争中,老百姓生活的压抑和痛苦。

    战争中,最可怕的是局势动荡,老百姓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的,这种环境下,对心态的考验非常严厉,所以关于战争中人性的复杂多样,老舍先生也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活、各具特色的人物,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变,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和需要面临的命运。

    缺乏信仰和原则,没有道德和责任感的汉奸,最终不但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自取灭亡,而祁瑞宣等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道德准则,最终迎来了日本投降和生活的希望。

    然而看完本书,我最难受的是为什么作者最后要安排妞子的死亡,而且是在获得日本投降消息的同一时刻,明明有那么大的希望可以好好活下去,对此应该有很多种合理的理解,但依然无法释怀。

    也许这就是战争最可怕之处,对自己最亲密家人的安全,你不但无能为力,还要眼睁睁看着对方长时间处于受苦受难的状态。

    汉奸们,一个个以出乎预料的方式惨死,完全可以接受,甚至都不会去想是否合理,因为这些人不足为道,他们继续存在才需要理由。

    妞子她还是个孩子,做不了什么,只能被动承受当下环境的一切,她完全不怪自己家人,因为知道家人是爱她的,只是没有能力保护她了,所以她不管多么痛苦都尽量保持微笑。

    02

    瑞宣,妞子的父亲,因为家庭责任感,为保护一家老小,忍气吞声生存在日本旗下的北平。

    结果父亲被日本人羞辱而自杀,二弟三观不正被汉奸同类迫害,惨死在日本人的牢狱中,妞子因“共和面”,长期营养不良最终病死。

    谁不想保护家人好好活下去呢,只要想想自己的家人,很难去简单评价说:一开始瑞宣就选择错了,应该选择守护国家,而不是留在北平顾小家,因为国破家亡是必然的。

    可家有老小,离开便是对家中老小的放弃,相当于立马剥夺了他们生存的希望,虽然知道不离开,国家没人保护,小家会成为那刀下鱼肉,无法谈生存希望,也总会暗暗期待会有一些好运吧。

    若是太平年代,瑞宣必定是广受赞誉的家庭成员,为人稳重,还非常顾家,可是这些良好的品质,在乱世中却成了他的束缚,家庭和国家,这两种责任之间,他找不到平衡点,无法两全。

    这是非常沉重的话题,在当时的环境下,瑞宣无法逃避。

    自七七卢沟桥事变,他一直活在羞愧中,身和心分裂着,不能和睦相处,之后在三弟瑞丰的建议下,秘密从事抗战工作,才活得坦荡一些。

    没有国哪来的家?道理很简单,可人的情感却很难断绝,这对中国人来说更是毋庸置疑。

    03

    然而对比中国人的痛苦抉择,日本人仿佛是截然不同的物种。

    文中提到住在“小葫芦”胡同的日本人,送家人外出征战,全然没有不舍和伤心,甚至面对家人死亡的事实,也能淡然处之,仿佛死亡和悲伤全无关系,骨灰盒给活着的家人只留下了光荣和骄傲,没有痛苦。

    瑞宣对此也感到疑问,为什么中国人那么怕死,爱哭呢?是中国的文化已经过熟呢,还是别人的文化还没熟到爱惜生命与不吝惜热泪呢?

    人们通常都会恐惧死亡,因为它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和未知,中日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只是因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日本文化中有一种“武士道”精神,强调勇敢、忠诚和牺牲,因此日本人在面对死亡时能够表现出冷静和淡定。

    而中国文化中,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对于家人的逝世,痛哭是释放情感的一种常规方式。

    除了死亡,在其他方面,中日各方面思想的差别也非常显著。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强调平衡、和谐,不过分追求极端,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稳定,避免冲突,但是在面对困难时,会优先选择默默承受,而不是直接反抗。

    但是看似软弱可欺的中国人,为了家庭的和睦和生存,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也有着不屈不挠的抗争意志,会团结一致,有很强的集体主义精神。

    而日本人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在战争上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战斗力,行事作风残酷无情,缺乏人道主义精神。看似所向披靡,但是因为过分野蛮和罪恶,自信过度,得罪太多国家,成为世界公敌。

    04

    看这本书的时候,会忍不住去思考,如果自己身处这种环境下,该怎么办,又能怎么办?

    真的很难做出选择。

    所以有人说:乱世为人,不如盛世为狗。

    顺便想提一下,前天是六一儿童节,有多少人知道六一的由来?

    可以简单了解下:

    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很多国家纷纷响应号召,例如中国就在1931年规定每年的4月4日为儿童节。

    但1949年11月,又确立了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中国也在1949年12月改立6月1为儿童节。

    可为什么把6月1,定为国际儿童节?

    是因为在1942年6月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做出了惨无人道的行为,为悼念在战争中死去的儿童,才有了我们今天欢欢喜喜的儿童节。

    如今的家长们,都会用心给自己小孩过一个开心快乐的儿童节,而80多年前的这一天,那些家长,又陷入在怎样的绝望中?

    阅读这本书,可以更加真切感受到战争下老百姓所面临的悲惨生活,让人坚定要守护和平的信念,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太平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个人命运的脱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ss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