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假了,妈妈只好带着遥控器上班,还拍了照片发朋友圈留念。
同事不解:难道你家里只有电视?
妈妈脸上浮现出难以捉摸的笑容:手机、paid、游戏机全让我锁起来了。
看来妈妈是下狠心了。
生活真麻烦,总给我们出难题,上学就上学放暑假干什么呢?
孩子也真是的,就不能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好好学习吗?
似乎可以说,孩子上学的时候,相互之间学习效果的差距是可控的,毕竟有老师管着,每天的作业要完成。这有点像集体行军,虽说有前有后,可大家实际差的不远。
放假了,可真就是个人顾个人了。如果你跑步就一定知道,跟着团队跑五公里不费劲,可要自己跑那就真是考验意志力了。就是说,放假这两个月,俩孩子的学习效果真能甩开老远。
我孩子曾经反驳我说:放假了还要每天学习写作业,那还放假干什么呢?
是啊,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呢。假期,最难的就是给孩子找一个他能认可的学习理由。
我们人可以被逼着干一件事,被逼着冲锋陷阵,被逼着读书学习,但这种状态的问题是效率不高,尤其是像学习这种必须过脑子的事。
一个班的孩子,在智商上的差异是不大的,之所以在成绩上有那么大的差异,就是那些学习好的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多多少少有一些自愿。我愿意,这三个字至少值千金。如果没有这三个字打底,多少钱也是白搭。
放假了,没有严格的学校纪律约束了,父母怎么才能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呢?
比较有效的办法是,用各种培训班把孩子的时间填满。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的孩子,因为他们都已经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假期对于他们就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报个全托是综合收益比较好的选择,早晨送过去,晚上接回来,中午管饭,中间管学习,管着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出危险,和上学基本没两样。
从这个视角来看,孩子上学还真不是学知识学文化这么简单,有人看着,有人管着,有人自动的、富裕责任感的把孩子每天的时间填满,督促孩子进步,是成绩之外看不见的、巨大的隐形收益。
由此又引出了两个话题。
首先是,如果孩子平时学习就不好,知道了这番道理你也该心情顺畅一点了,毕竟孩子日常还有个正经的地方待着,不至于游手好闲,无所适从。
万维钢老师在《智识分子》一书中说了这么一个事。在美国,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就能做个正常人:第一,先结婚后生孩子;第二,从高中毕业;第三,有份全职工作。可美国穷人恰恰做不到。
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贫困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多数是未婚先孕),家长疲于奔命根本没时间管孩子。这使得他们很难得到足够的监督和管教,从而缺少自控能力。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从高中毕业——不是因为高中文凭很难拿,也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要挣钱养家,而是因为沉溺于毒品和聚会,连每天按时上学都做不到。
第二点是,孩子放假在家,没人管着不愿意学习,你不让他看电视玩手机,又让他干什么呢?
虽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可每一寸光阴也都是需要填充的,吃饱了睡,睡醒了吃,这种日子是熬不了几天的,必须得找个像样的事干,就好比我们晚饭后躺在床上,不玩会手机是很难受的。
做父母的确很辛苦,孩子读书写作业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放假了,如果不想让孩子以电视手机为伴,那父母还真要多费费心,给孩子,或者替孩子找到一个还不算枯燥的事干,一味的“围追堵截”恐怕很难有好的结果。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