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自得其乐学论语
八佾篇第二十五:内容美、形式美,才是尽善尽美

八佾篇第二十五:内容美、形式美,才是尽善尽美

作者: 西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12:56 被阅读4次

    原文: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根据李零先生说法,春秋时代,有六大著名古典音乐,《韶》、《武》是其中两种。《韶》是虞舜时期的音乐,《武》是周武王时期的音乐。孔子是一个古典音乐迷,十分喜爱这些著名的音乐,曾因听《韶》而“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其喜爱程度。孔子对音乐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于这些著名音乐,他十分熟悉,并且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其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看法。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孔子对《韶》和《武》的评价。他认为,《韶》是尽善尽美,《武》尽美,但未尽善。他这样说,依据是什么呢?

            古时,诗、舞、乐常常是三位一体的,这些在隆重场合才能演奏的著名音乐更是如此。声乐、舞蹈是其可观可听的外在形式,而歌词及整首音乐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带给人的感受,给予人的教育意义是其内容。历来注释家都认为,孔子认为《韶》比《武》更好,就是因为,两者在视听感觉上都十分美好,但内容上《韶》比《武》好。《韶》是舜时的音乐,舜时是以德治天下,并禅让天下,真正做到了以礼治天下,完全符合孔子的礼治思想,《武》是周武王时的音乐,武王以武力征伐夺取天下,虽然是正义之战,但毕竟有战争存在,与礼治多少有点不符,所以在内容上不是十分完美。《韶》比《武》好的原因就在于此。

            根据此,我认为孔子对音乐的评价标准是正确的。一首好的音乐,不仅视听感觉好,更要能带给人以更好的心灵感受,涤荡人心灵,振奋人心志。“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说明后庭花这首曲子在曲调上是悦耳动听的,不然不会时时犹唱,但有识之士,于此却十分愤慨,就是因为这首歌的内容、带给人的是沉沦的,不思进取的听后感受,被人视为对社会无益的,内容不健康的作品,因而,这不是一首好音乐。

            作为欣赏者,一定要欣赏内容形式尽善尽美的精品,在获得美好的感官享受时,更能获得精神、思想的熏陶,坚定信念,积极向上;作为创作者,更应该要一心一意创作出内容形式尽善尽美的精品,奉献给人民,服务于人民,感动人民,充分展示作品的美学价值,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尽善尽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佾篇第二十五:内容美、形式美,才是尽善尽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dy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