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故事诚善者美文美德日更达人联盟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四十一)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四十一)

作者: 古眼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19:06 被阅读111次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四十一)

    之四十一


    挤油渣


    这个词,与加热熬油没什么直接的关系,“油渣”只是比喻。挤油渣是巴蜀乡下男孩子冬天最喜欢玩的一个群体游戏。

    划定巴掌大的一块地盘,可能只容得下七八双脚板儿,而参与者十几个,要想立足其中,就得使劲往里挤。你挤进去,就一定有人被挤了出来。挤挤攘攘的状态,在旁观者看起来,就像一团彼此不分的油渣儿了。

    为什么是冬天玩?一来冬天漫长,百无聊赖,二来寒冬腊月,冷得慌,挤一挤,疯一疯,活动身子,就暖和了。实在是巴蜀乡下儿童版的“抱团取暖”。

    为什么女孩子们不玩?一是乡村承袭了男女有别的保守思想,二是女孩子相较而言,更喜欢静态游戏。当然,也许二者互为因果的。

    现在电视台的一些互动的综艺节目里,偶尔还能看见“挤油渣”的影子呢。比如,台上搁一根长凳,只能坐三五人,供十来个选手从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疯抢,反应慢的速度慢的失败,受罚。

    ——不同的是,一定是帅哥美女混搭,否则哪来看点嘛。“娱乐”二字,女字开头,没有女性参与,何以为乐?乡下男孩子玩的是“挤油渣”,而如今屏幕上男女玩的是“揩油”吧。有道是:遍身油腻者,许是娱乐人。


    未必然


    如果说“不存在”是巴蜀方言里貌似最有哲理的词语,那么,此处“未必然”就该是最有逻辑意味、最抽象的一个词了。离开了具体语境,我们对它既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张三吹牛说:“我那天上午,一拉一个,一拉一个,一哈哈就钓了十几二十斤鱼……”

    李四不信,质疑道:“一哈哈,豁别个!未必然那些鱼排起队来咬钩的迈?”

    从以上对话看,张三夸大其词,说在很短的时间里,钓了不少的鱼,不外乎吹嘘自己钓技了得。而李四根本不相信,就用“未必然”做归谬法的倒推演绎,演绎出鱼儿排队咬钩的不可能的荒诞情境来,致使谎言不攻自破。算得上比较高级的辩论术吧。

    仔细一点琢磨,“未必然”的意思,未必然就是:莫非事情原来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


    牙刷儿


    这个似乎大家都懂,每天早晚谁个不用,还用得着说吗,但是,它在四川话里别有含义,而且还特别的丰富。

    “听说要收房产税了哟!”“看到老子好不容易凑点钱买了两套房子,满以为可以赚一把的……政府牙刷儿得很!”

    这个“牙刷儿”表达的是不满意,愤愤难平。

    “你说那个张三啊,他龟儿子大话连天,冒皮皮打飞机,一天抓拿撞骗,牙刷得很!”

    这个“牙刷儿”指的是人品不靠谱。

    “牙刷儿!借钱给他?老子不得干。”

    这个“牙刷儿”表达的是不情愿、不配合的坚决态度。

    可是,日常器物这么多,为什么单单选择“牙刷儿”来表达愤怒以及否定、不靠谱、不合作呢?换一句话说,“牙刷儿”的哪一点特征被巴蜀人借用、放大到了这些领域呢?

    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只能通过类比来理解了。巴蜀小民不是常把“锤子”挂在嘴边么?你说个事情,他不相信,吼一声“锤子”,你要他怎么做,他反对,吼一声“锤子”……其表情达意与“牙刷儿”岂非大同小异?

    这样一想,“牙刷儿”之语义虽然不如“锤子”来得尖锐强烈,却应该有着相似的出身和背景:都喻指阳物,都是“愤怒的小鸟”。有人说,愤怒出诗人,我看啦,在巴蜀大地,愤怒出锤子,次一点就出牙刷儿吧。不信你问问我的朋友——老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四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h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