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遭御史弹劾,晏殊被外放宣州,这是第一次被贬逐出京师,他一度情绪低落,不管做什么事,都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
不久,他的这种情绪便如烟云般消散了,他发现做一个地方官相当于一个小皇帝,也没啥不好的,相反的,惬意极了。
晏殊在宣州干了不少造福一方的实事,如兴修水利、修路架桥等,一座作为地名而留下来的晏公桥,便是他当年“修举废坠”的政绩之一。
晏殊被贬宣州数月后,那个仁慈的刘太后渐渐冷静下来了,念及晏殊毕竟做过一点好事,于是又给他挪了个不错的地方,迁为南京留守,也称应天府。
离开了中枢,晏殊远离了忙忙碌碌的生活,在大家沉迷于一切“向钱看”的风气下,他不走寻常路,大搞教育事业,投资应天府书院。
据《宋史·晏殊传》记载:“大兴学校、以教诸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殊始。”
此时,恰好范仲淹为母守丧,居住在南京应天府。
晏殊早有耳闻他的名气,值此用人之际,果断地向他发出了执掌应天书院教席的邀请。
谁料,范仲淹一口回绝:“晏大人,我老范学识有限,何况正在居丧,不便出来上班。”
晏殊微微一笑:“老范,我听说十年前有个哥们在这里读书,口口声声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哥们现在哪里去了?”
范仲淹一听,惭愧地一抱拳,说:“晏大人,你够狠,甭再激了,老范明天就来上班。”
主持教务期间,范仲淹以校为家,勤勉督学,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倡导时事政论;支持晏殊发起史称“庆历兴学”的教育改革,彻底扭转了北宋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
晏殊给书院定下了好几条规矩:
首先,应天府书院要重视道德教育,将读书明理、格物致知作为日常教学的主要方面,让学子的平均道德水平达到相当高度;
其次,应天府书院打破门户之见,互相学习。要求书院的风气是倡导求同存异、互相切磋,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借鉴别人的长处,让学术思想百花齐放;
最后,要求应天府书院鼓励创新精神。书院的教学内容始终和最新的学术思潮保持一致,走在时代最前沿,书院毕业的学生们从不迷信权威。
于是,书院的名声大震,前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从四方云聚。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晏殊培养出大批的人才。晏殊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当他的学生们成长起来后,纷纷支持他的教育改革,从而选拔出了更多的人才,形成了“良性循环”。
这里后来成为了北宋的“人才储备基地”,中华民族的文脉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