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跨界大冒险·续

作者: 纯银V | 来源:发表于2016-11-29 16:34 被阅读3888次

接着上一篇,继续讲支付宝的跨界社交。

我的文章,只谈产品,不讲产品背后的公司政治。想看政治?隔壁有大把企业家可关注。

不论公司政治怎么个讲法,不具备产品合理性的项目是不可能做大的。而这个合理性就跟“科学”一样,并不墨守成规,不断迭代变化。天降伟人当然可以创造新的产品规律,但你我凡人,总不能看谁都是天降伟人,英雄改变时代。所以分析产品还得遵照基本法。

支付宝做社交,印象里有三次大动作。

第一次是同时上了O2O的“口碑”,和社交向的“朋友”。其中朋友模块基本上照搬微信,当时骂声滔天。其实我倒是力挺支付宝做“朋友”,因为支付场景下,有大量需要交流沟通的环节,加入IM功能是非常自然一件事情。既然微信事实上建立了行业规则,没必要自创一套交互,沿袭成规,减少学习成本也挺好。

虽然做朋友没问题,但也不是免于批评,还记得当时我黑了它另外两点:
1、一部分创新的群功能特别难用。
2、IM功能大而全,初期完全没这个必要。

然而这两点有可能是相关联的。因为IM大而全,挤压了工期,所有没时间细腻地调试创新点。总之,首次转身,支付宝的产品经理戴着镣铐跳舞,我觉得不过不失。

接下来,可能是数据不够好看,支付宝在首页直接上了好友动态feed流……这他妈就很扯淡了。让我想起易信当年做公众号,我朋友当时是产品经理,他的判断是不应该做,用户生态支持不了。但后来压力很大,四面八方的反馈都是:
“微信有,我们为什么没有?”
“我在微信天天看公众号,易信怎么可以没有公众号?”
“易信不做公众号,我就不支持易信了。”

后来他扛不住压力就做了。
后来他辞职了,原因之一是老板认为易信“步子迈得不够大”。
刚刚看了眼AppStore排名,易信总榜1000名。

说回支付宝,既然对IM和朋友圈的扩展,结果都是不温不火,怎么办?没得抄,在线等,急。于是我们看到了最近风头上的支付宝圈子。

来去之间有一句话是对的:支付宝做社交没冲出去,转身试水社区。

首先,支付宝没可能做垂直社区,大平台都很难做好垂直社区,更重要的是垂直社区的体量满足不了大老板的胃口。其次,用户覆盖面足够广的综合社区有两种,一是分享生活社区,被朋友圈给占了;二是陌生人交友社区,被陌陌和探探给占了。

很显然,跟朋友圈没法打,那么交友难道就有得打吗?

支付宝做社交和社区的优势是什么?不是它的用户多,频次高,而是掌握了一大笔真实身份数据。大数据才是支付宝的核心优势。从大数据出发去做交友,如果想快速拉动数据增长,必然选择“性魅力”这条社交王道,匹配优质男(有钱)和优质女(貌美),制造噱头吸引使用。

这个逻辑非常通顺,没毛病。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用户匹配的动作过于简单粗暴,一点前戏没有,搞得圈子跟春宫一般。性魅力恰恰是需要氛围,需要情绪来发酵的。

基于性魅力的交友行为,产品技巧和资源同等重要。

支付宝做交友社区是不是一定不行?不一定。但简单粗暴地堆积优质资源一定不行。

总体上来讲,我对这事持悲观态度。一方面玩技巧并不是阿里系的长项,另一方面在阿里系的KPI压力下,可能并没有细腻调试产品技巧的空间。

评论里还有人说,支付宝做圈子有这个那个的公司政治诉求,资本市场诉求。这……不关我事,我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产品分析。

被收益、野心和压力驱动,不尊重产品规律,人定胜天的尝试,最后都是要去撞墙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支付宝的跨界大冒险·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na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