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南怀瑾老师的录像,谈到他曾在成都参访一位高僧大愚法师,彼此以「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的话头机锋相对。
「狗子佛性」是佛门禅宗祖师赵州禅师的一则公案,大致是这样:
有一个学僧问赵州禅师:「狗子有佛性也无?」
赵州禅师毫不考虑地答:「无!」
学僧听后不满,说道:「上自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为什么狗子就没有佛性呢?」
赵州解释道:「因为狗子有『业识』,所以说牠无佛性。」
另一位学僧也问同一个问题,赵州却答:「有!」
学僧又不满意,就抗辩说:「牠既有佛性,为什么要闯进狗身这皮囊袋子呢?」
赵州禅师回道:「因为牠明知故犯呀!」
明明同样的问题,赵州禅师却给了不同人不同的答案,最终还是搞不清楚「狗子到底有没有佛性」,这其中的禅机法义究竟为何呢?后世禅宗行就是从这样的禅宗公案去参悟祖师问答中的法义,所以又称「参话头」。
看了南师的开示,我一时兴起也"参"了一下这「狗子佛性」的禅机:
看了公案,最容易迷惑的就是人让人以为赵州禅师给了两个不同答案。但我看来,赵州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了学僧同样的答案。禅师教学就是为了让弟子能够开悟,明心见性。而开悟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要看见"迷"在何处?、"惑"在何处?
而这则公案的迷惑是:
在学僧认为"狗有没有佛性"是个问题;但在禅师的看中,真正的问题是"学僧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因为学佛的目的是开悟成佛,而"狗有没有佛性"或者"众生有没有佛性",跟开悟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最多是在用在劝化时才说的权巧言语。学僧不会因为"知道了狗有没佛性"而得明去妄,但是这个问题是个契机,禅师就由这个楔机去引导学僧反观内心。
所以学僧口中的"狗子"是指真的狗,而禅师的"狗子"是指迷妄的学僧,所以一个有业识不悟、一个明知故犯不悟。
而禅师在两位学僧的第一次的回答虽然分别说了"无"跟"有",其实两个字真正含义并不重要,因为不是真的在回答问题。不同的答案都是同一个目的,是要挑战学僧内在我执虚妄的认知。而禅师之所以知道他们一定有虚妄信念,是因为:
一 开悟的人不会问这个问题,问的人本身是还在迷惑中的人。
二 对一个在执迷中的人,无论回答有或无,他都不会满意。
三 禅师的智慧,就是以话语机锋把对方的问题由外引到向内觉察。
因此这个公案我体悟到是这样:
第一位学僧认为:佛经说众生皆有佛性,所以狗应该也有佛性。
禅师的法义:那你看到你的佛性了吗?先看自己再看狗吧!
第二位学僧认为:佛性既是觉性,那就应该不会做出投胎受苦之这样的事。
禅师的法义:那人有佛性,不也投胎成你,在这傻问狗的问题吗?
其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也是归于「十四无记」类型的"戏论",即对了生脱死,觉悟提升没有帮助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虽然不去抬摃,但却可以学习禅宗的教学法,藉由问题去引导向内在觉察。觉察不止是去反省,更是清晰问题,如房屋抓漏一样,看见问题、答案也就浮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