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292674/c06c969593e30b94.jpg)
(一)
周岩的爸爸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林予曦第一反应是不信:周岩爸爸正值壮年,还不到40,怎么会突然去世?
姑姑说,周岩的爸爸是在大年当天傍晚,喝完酒从县城骑摩托车回家的路上,在一个急弯处掉下了悬崖,当场丧命。
林予曦心凉了下来,随之感到深深的担心:周岩爸妈在他初三时就已离婚,妈妈已经再嫁,如今爸爸再去世,他可怎么承受?
林予曦决定去看看他。
大年初五,予曦来十河镇姑姑家拜年,吃过午饭,便径直去了周岩家。
“奶奶好,我是周岩同学,来看看他,”予曦说道。
周岩奶奶把予曦让进屋,脸上是一个女人经历过世事磨难后的坚忍。
“岩岩,你同学来了,你们聊聊吧,”说着,她便招呼客厅的几位亲友去屋外。剩下周岩默不作声坐在桌前,神情疏离。
悲伤太过沉重,予曦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你……你还好吗?”
周岩没有回应,眼神迟滞,脸上没有丝毫神采。
“你要出去走走,散散心吗?”周岩家屋外是一条安静的小道,小镇风景秀丽,予曦想出去走走,或许他心情会好点。
可周岩摇了摇头。
一时无话。
这是林予曦第一次与周岩面对面聊天,却没想到是在这种情形下。
看着一言不发的周岩,予曦想安慰却束手无策,只好从随身携带的寒假作业本中撕下一页,写道:
“我知道你现在不想聊天,也想不到什么话来安慰你。但我相信,如果你爸爸还在,肯定不希望看到你一直伤心难过的,不是吗?他会希望你快乐地生活下去,会在冥冥之中保佑你。你还有很多其它的亲人,还有很多朋友。如果你想找人聊聊,我会一直在这里。答应我,不要过于悲伤,照顾好自己,好吗?”
予曦把纸条递给周岩,他伸出手来接住,却也不看。空气沉默得像能够切开。予曦只好走出屋外,跟周岩奶奶告别。
(二)
林予曦第一次听到周岩的名字,是在高二上学期的宿舍里。
当时8班的张萌萌正在跟室友说着悄悄话。
“我们初中班有两个男生,长得很帅,人也好,成绩也都不错。他们一个叫朱子慕,一个叫周岩。去年中考朱子慕考到了二中,可惜周岩,因为他爸妈离婚没有考好,复读了一年,今年才考到我们一中……”
周岩?听到这个名字,林予曦脑海中隐约浮现起一个人影,好像在哪里见过。
直到国庆假期结束,林予曦从家坐车返校途中,才把名字跟人对上。
当时车子行到十河镇,中途停下来载客,她从车窗里看到路边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穿着深蓝色校服,追着车子走了几步,等车子停稳后便跳了上来。“这好像就是那个周岩?”林予曦心想。南江一中里,她们这届的校服是红色与黑色,远没有下一届深蓝色的好看。男生面容清秀,符合张萌萌说的长得帅;家也正好在张萌萌所在的十河镇,初中会分到一个学校。这几样信息对上,应该就没错了。
车上已经没有座位,周岩只好靠车门站着。林予曦坐在门边,也穿着校服。两人彼此知道是一个学校的,但并没有搭话。
之后在宿舍里,予曦还会时不时听到周岩的名字。在学校的篮球场上,也偶尔会看到他打篮球,凭借身高优势,三分球投得很好。更多的时候,是在校园里那条香樟大道上。吃过午饭后,予曦散着步慢慢往逸夫楼走,抬头就看到前面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偶尔跟同学一块,偶尔一个人,慢悠悠往前走着。香樟树下阳光斑驳,树影凌乱,身形高瘦的周岩穿梭在深重而沁凉的阴影里,把空旷笔直的林荫道拉得更长。
高二下学期,予曦的学习更紧张了,高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偶尔闲下来的时候,她就会想起那个深蓝色的身影,课间操时会忍不住往周岩班级的方向望望。对于高考的焦虑,与爸妈沟通不畅的冲突,对久未见面的老朋友的想念,对未来的迷茫与向往——予曦莫名觉得,这些周岩都能够理解,并且感同身受。
在集中营式的高中生活里,在压抑而单调的学习之外,周岩仿佛成为了予曦的一种寄托,成为了黑白世界里唯一的色彩。
这年冬天,林予曦决定,她要认识周岩。
(三)
当时的小城里,没有手机,没有娱乐,QQ也才刚刚兴起。林予曦跟张萌萌不过点头之交,不好让她介绍。而那时,朋友间最常联系的方式是写信。予曦在二中、三中都有不少初中的老朋友,平常都是写信联系:寄出后一个星期抵达,再过一个星期才收到回信。青葱岁月里,朋友间单纯的思念像一条细细的线,因着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被拉得更长、更远,而愈加坚韧。
思考再三之后,予曦给周岩写了一封信,邀同桌张悦一起,把信投进了学校的收发室。
世间的事是很奇怪的,当你满怀希冀时往往会失望,破釜沉舟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寄出信的时候,予曦有点“横着一条心”的架势,对回信并没有很高的期待——把自己放在周岩的位置,突然有陌生异性写信给你,直接扔到一边不回的机率比较大。
然而两周之后,予曦收到了周岩的回信——雪白的信纸,淡蓝的墨水,有力而挺拔的字迹。周岩表示,很开心交到一个新朋友。
予曦感到激动又不可思议,她把回信也给张悦看了,两个女生兴奋得手舞足蹈,感到世界是温柔而充满善意的。
予曦很快回了信,两大张信纸写得密密麻麻,仿佛有很多话,怎么也说不完。周岩的回信也很积极——关于对学习的焦虑,对大学的憧憬,对老朋友的想念,甚至家里的殷切期待,两个年轻的心都有着亲身的体验,同病相怜,又互相鼓励。予曦也把同桌张悦介绍给了周岩,有着信封中还夹着张悦的信。
从学习到生活,到彼此的好朋友,到周杰伦、F4,再到予曦和张悦挣了20元稿费的杂志文章,三个人无所不谈,像是已经认识了很久。圣诞节时,予曦给周岩寄了贺卡,也收到了周岩的贺卡:简洁的封面上是雪景前的小鹿,打开之后,几个清秀的字体映入眼帘——“节日快乐,天天开心!”之后是署名。简简单单的一张贺卡,予曦却觉得好开心,她知道自己一定会珍藏很久。
两三个月的时间,每周寄信与收信的时刻,都是予曦最快乐的时光。每周一课间休息时,予曦和张悦总是手拉着手,欢快地奔向收发室。
(四)
周岩爸爸的意外,让这一切戛然而止。
刚认识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心里却像灌上了沉重的铅,再也开心不起来。
高三下学期开学后,予曦给周岩写了一封信慰问,很快收到了周岩的回信。满满四页信纸,浸透着一个少年所有的悲伤。
“我有时候会想,与其受伤住院,他一下子离开其实挺好的,这样不会有任何痛苦。只是以后,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再也没有办法让他为我骄傲。”
读着信,予曦感到深深的怜惜,感到世事无常和人力的渺小。
“不会的,人是有灵魂的。你照顾好了自己,你爸爸也会安心,他会一直守护着你成长,”予曦尽力地安慰着。
高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予曦的压力越来越大。高压生活中,她也盼望着能收到周岩的信,缓解下紧张的神经。
然而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信来。
予曦等了一周,两周,直至一个多月,都没有任何回音。月考成绩单里,她的名次也急剧下滑。年级以排名安排下次月考的座次,以前她总是在第一考场,而近期她已经滑到第二考场,下一次说不定要排到第三考场了。
两方面的打击,让予曦感到深深的耻辱。身边的朋友包括小悦,成绩都保持得很好,而她怎么一次比一次不如呢?另外,周岩为什么突然不再回信?没有任何消息,就要从此不联系了吗?那之前的一切,都是假的吗?
自卑与自我怀疑一起袭来,让予曦难以承受。
清明放假回家,她整理好两人所有往来信件,连同初中到高三的所有日记,一张张撕碎,付之一炬。
“曾经珍视的东西,如果变味了,那就算了吧,”她一滴眼泪都没有流。
自此以后,抛开了诸多烦恼,予曦终于能集中精力学习了。
看着下滑的分数,她没有时间难过,只是将考差的卷子一张张整理出来,抄到错题本上反复记忆。课本的重点章节,也挑出来仔细复习;不会做的题,加紧查字典、问老师。日子一天天变得充实,容不得胡思乱想。高考的重压下,其它的一切都不再重要。
只是晚自习下课后,与同学挽着手回宿舍的那条路上,看着路灯澄黄的光晕,予曦偶尔会恍惚起来,心里略过一丝酸楚。
几个月后的高考,予曦发挥得不错,在班级、学校里排名都达到历史最高。填完志愿后,一切尘埃落定。
暑假里予曦去姑姑家玩,又遇到了周岩。他笑着跟她打招呼,予曦却觉得之前的一切已经离自己好远,仿佛是上个世纪的事。
她看着他,连头都没有点,只是目无表情,从一旁路过。
(五)
进入大学,所有东西都跟高中不太一样:同学关系不一样,课程不一样,甚至整体节奏都完全不同。
陌生的环境里,予曦由开始的兴奋,逐渐变得无措与失落,开始怀念高中的欢乐时光。生活节奏变得舒缓,情感的窗口也逐渐打开,予曦想起了周岩,开始后悔当初的决绝——只因一时的难过,烧掉了所有日记与信件,让自己失去了整整6年的珍贵回忆。
于是予曦又提起笔,给周岩写了一封信,问候近况。将近一年的波折之后,两个人又开始书信往来。有关悲伤的那一切不再提起,只交流当下与未来。
予曦大一下学期时,周岩也进入高三下学期,开始为高考冲刺。某一封信里,周岩写到:“最近不知怎么的,每个月都会有几天特别消沉,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一听说你来了信,就立刻开心起来,这对我已经成为了一种期待。”
另一封信里,周岩夹了一张照片。据他说,每年生日他都会照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寄来的这一张,是他在17岁生日那天照的。予曦觉得,这是她收到过最好的礼物之一。
随着周岩高考临近,两人再次断了联系。
之后几年,QQ、校内火了,手机也普及了,没有人再写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感情却被淡化了,长长的通讯录,找不到人可以谈心。
予曦和周岩也在QQ、校内联系了多次,但终究被生活推得越来越远。
几年之后,偶尔登上久已不用的旧QQ,予曦看到周岩已结了婚,生了女儿,头像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相册里,当年的阳光少年变成了幸福的奶爸。而在遥远的北方城市里,予曦也找到了亲密的爱人。
时光不回头,青涩时光里的记忆远去,岁月不由分说,将每个人推向新的人生。
芳菲歇去何所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