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味一一洪洞河西蒸饭

作者: 陈红中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15:40 被阅读630次
沿街叫卖的盒装蒸饭

"河西里蒸饭,金豆子、枣、米、糖,又软又甜,热着哩哦一一”

随着一声声乡土气味的吆喝,飘窗入耳,总能让我垂涎欲滴,勾起我对家乡这种美味的记忆。

在我幼小的脑海里有一奇怪的错觉,那就是吃蒸饭是与娶媳妇等同的,蒸饭几乎是结婚的代名词,小时候吃蒸饭总是穿新衣服,被打扮的干干净净,被大人领着早早地去贴着大红囍字的人家去吃,那里人很多,个个喜笑颜开,热情的互相打着招呼,问寒问暖地关照着吃喝,我们小孩子比结婚的还高兴,大人们会无端地夸奖着我们,还能赚到糖吃,可以尽情的玩耍,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记忆的感觉大约都在冬季。

吃蒸饭必须是早晨,也就是早饭,原因可能是蒸饭的制作,费时费力,还是个技术活儿。

蒸饭的主材是软黍米(黄色)、金豆子(红芸豆).大红枣等,提前一天就得将这些主材调净洗净,米与豆要经过一夜的水泡发胀,第二天早上五点前就得动手生火蒸了,蒸米的工貝也是特制的,叫节(音)子,是烧制而成颜色象砂锅,(这种炊具已不多见了)两头圆的象啦叭,中间细一点,有隔断象篦子,上边有枣儿大小的通眼儿,蒸时一头放在锅的水中,隔断用大枣儿堵上,米枣豆儿均匀放上,最后盖上蒸两仨小时就熟了,蒸熟的米要用枣木棍上的圪塔充分捅搓和搅拌,使米枣豆充分融合,粘合在一起,放点糠精水(那是吃不起糖的.而且奇缺),才能够上桌吃,这种活一般都得年轻小伙子做,因为蒸饭的好吃与否,往往在最后的捅搓上,做完后大多满头大汗,根据亲友多少,家景好坏,大多用蒸了几节蒸饭来说明或宣耀。

你别以为满头大汗很简单,我知道的以前结婚大多在冬天,农村人一年都很忙,只有在冬天,过年前后农闲时,才有时间张落结婚这样的大事,亲朋好友才有时间帮忙,写到这里我就不得赞叹一一农民的勤劳与智慧,完全可以从蒸饭反映出来了。

一盘蒸饭一道菜一起吃

从时间选择上,农村人办大事充分利用了农闲,从不误农作物的播种与收割,还丰富农闲的文化生活。从食材上看,黍米和豆子属五谷杂粮,没有白面好作好吃,制作过程时间长复杂,环节多,要精调细选,注意每个细节,有时要多人才能完成。从营养色泽看,每项都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红黄搭配,色泽艳丽,不仅是美观,而且增加食欲还耐饥,在那艰苦的年代,这种食品就是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色味兼顾的美味食品。

吃蒸饭一定要吃稍子面,我们的统一叫法是蒸饭面。蒸饭中的黍米熟了是苦的,枣是甜的,豆是绵的,柔和在一起,又糯又粘,又软又甜,吃在嘴里香甜可口,十分劲道,在来上一碗热騰腾的稍子面,有汤有面,肚里马上暖和起来,精神立刻为之一振,人会清爽许多,其实,正是这种叫蒸饭的美味,蕴含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勤劳智慧,团结向上的优秀美德。

县城内卖蒸饭的门面

婚事吃蒸饭习惯的地域范围并不大,最多不过两县,而且是在农村,蒸饭真正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应该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有技术的农民,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带着自己的特产在县城安营扎寨,现做现卖,极大满足了好这一口的乡民,也宣传扩大了蒸饭适用市场,食客也愈来愈多,蒸饭也不仅是婚庆上的独有美味,而成为餐桌上一道佳肴,想吃上街就可以吃到,近年来,在农村出现了蒸饭专业户,他们经过改良制作方法,作法更为简洁,便于保存携带,平时走街串巷,送货上门,谁家有事招待宾朋,提前电话预订,准时供用。蒸饭已成为家乡一道独特美食,并在不断地扩大她的影响,她青睐的人群和地域。

开发制作的蒸饭速食包装

蒸饭的源渊我没有探究过,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发明人更无从知晓,我大胆地猜想过是一位即懂得医术又懂的厨艺的先人所创造,几百年来我们在享用这道美味的同时,又在改进着制作美味的工艺,直到今天,蒸饭的作法,吃法都有几十种了,但我最想吃的还是家乡传统做的蒸饭一一河西蒸饭,每当家乡有婚丧大事,我总是会赶早回去,在那熟悉的环境里吃顿蒸饭面,每每这个时候,亲朋好友都会专门为我多留一份,临走让我带上回城吃,告诉我村里也没啥,这一点稀奇饭,一点心意,是啊!多少年过去了,我久久难以忘怀的并不仅仅是美味蒸饭,而是更多的家乡味道,家乡的亲情,家乡的记忆,家乡的情怀。

用电饼箱烤制的蒸饭

听着楼下蒸饭的叫卖声,我忽然想到目前正值六月,"六月里种米黍一一米黍杆(儿)喂骡马一一米黍圪枝(儿)扶笤帚一一米黍颗(儿)娶媳妇一一”儿时的农谣依稀还在耳边,家乡的朋友,米黍种上了嘛,心中期盼着风调雨顺,期盼着农村富强,期盼农村的更大的发展,就象这美味蒸饭,在继承中改善,在传颂中更美更甜,走的更广更远!

河西蒸饭一一剪不断的乡愁!

家乡的美味一一洪洞河西蒸饭

写于2017年6月25日

相关文章

  • 家乡的美味一一洪洞河西蒸饭

    "河西里蒸饭,金豆子、枣、米、糖,又软又甜,热着哩哦一一” 随着一声声乡土气味的吆喝,飘窗入耳,总能让我垂涎欲滴,...

  • 中华特产洪洞馆——蒸饭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鹤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在我...

  • 张掖的炒炮

    我的家乡坐落在河西四郡中的第三郡――张掖,我的家乡有许多美食,但是最美味独特的于――炒炮。 炒炮面蔬结合,口味颇佳...

  • 老家,就是一棵大槐树

    1,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要问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我的的祖上也来自山西洪洞。 根据家谱上的记载:先祖兄弟...

  • 创业足迹 光辉永照

    一一南汉宸在家乡的创业梦 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南汉宸,于1895年12月14日生于山西洪洞县韩家庄,青年时期的南...

  • 蒸饭,甑糕与洪洞软米(《中国吃》系列)

    久居江南,早点品类如应景花事,目不暇给。然糯米不易消化,只十天半月触碰一下,属馋人解颐,其最青睐者莫过于蒸饭了。奇...

  • 家乡的美味

    这几天的天气逐渐热起来了,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少年时在家乡,夏日里的种种乐事,一时间竟开始回味起那时候的美好生活,...

  • 家乡的美味

    我的祖籍在宁波,每次回家乡,最开心的就是哥哥带我去吃应季的宁波菜。 宁波海鲜多,我最喜欢的第一道菜就是毛蚶。宁波的...

  • 家乡的美味

    我是甘肃人,一听到甘肃大家都会想到大西北,但我的家乡在甘肃的南下方,气候湿润,易养人,有“陇上江南”的这一称号。 ...

  • 家乡的美味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院子里总是种着许许多多菜和花。 一片空地上种着南瓜,可不要小瞧南瓜,全身上下都可以吃,开花的时...

网友评论

  • 4cb3b30f1f84:居然看到了洪洞蒸饭
  • 764e4f88d5ba:蒸饭,的确是家乡(洪洞河西片)难得的一道美味,作者充满乡音的介绍文章,令我这个同在异乡的高中同学,勾起了少有的食欲,对这道美食垂涎欲滴!
  • 花样棉花:好像吃
    陈红中: @孤独总是那么可怕 美食共品尝,香味相与析,好且伸母指,免费送到家。😀
    花样棉花: @陈红中 美没钱呐😂
    陈红中: @孤独总是那么可怕 欢迎品偿,一份两块😀

本文标题:家乡的美味一一洪洞河西蒸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hk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