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清明过后,由荠菜、春笋、蕨菜、香椿这些山野滋味开启的春天,逐渐进入尾声。接下来,就到了甜豌豆、嫩蚕豆和脆毛豆轮番上市的季节了。
春天,是吃豆子的季节,各种豆子都值得大家去品尝,正所谓“春吃豆,胜吃肉”,春天的蚕豆,非常受人欢迎,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蚕豆算是我心中的“白月光”,春天人容易乏闷、湿气也重,蚕豆有益气健脾,利湿消肿的作用。进了菜市场看到新鲜的蚕豆,总是喜欢买一点。

吃春这件事极其幸福,就连处理食材的过程也不觉得枯燥。嫩绿的蚕豆们,藏在毛茸茸的饱满豆荚里。非得用双手虔诚地请出来,才最是娇嫩。割开豆荚取豆仁,再剥豆皮、掰豆米,一套动作下来,非常解压。一粒粒蚕豆,身材饱满,豆仁上的小月牙娇俏可爱,绿油油、嫩生生,交叠排列,还带着少女般的清甜,很有春天的气息和韵味。
剥蚕豆时我的记忆开始往回走,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就看到乡亲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田头地角种些蚕豆,印象里蚕豆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那么高,农人们不会大方地给蚕豆大块的土地,肥沃的良田,一般只吝啬地规划给它“三边”:园边、田边、水边。这些地方狭窄,贫瘠,牲口容易糟蹋。
每年奶奶带着我端着葫芦瓢蚕豆籽去园边地边点蚕豆。种蚕豆叫“点”,显得很秀气,很艺术,很专业。叫“点”,我的理解就是挖坑开口小,三两铲子掘个坑,把种子丢进两粒,用脚把土赶进去,踩踩就行了。不用浇水,奶奶说老天爷会给它水喝。不用施肥,奶奶说,它自己会找肥料。不用细土,奶奶说,压个石块它也能顶起来。这样的工作太简单了。
很多年以前,我问奶奶,为啥把蚕豆都点在边边上呢?奶奶说,蚕豆能吃亏呀。吃亏常在呀。这叫“补窟窿”。蚕豆是庄稼的补丁。菜园安排满了,就把蚕豆点在园边或是园埂的半腰上。看田埂在闲着,把蚕豆点在田埂上。看渠边、沟边闲着,而且没有危险,也妨碍不了什么,就小心地把蚕豆点上。蚕豆出苗了不用费心看管,它有气味,猪不吃狗不咬,踩歪了,它接场雨就站起来;踩断了,开春再发一枝。
那蚕豆花也次第浮现在我眼前,明媚迷离,蚕豆的花很特别。它们通常是一对对的,层层叠叠,白紫花瓣边两团醒目的墨点,就像白里带黑的眼睛一样。遥遥看去似一只只安静的蝴蝶歇落在蚕豆茎秆上,在春风里摇曳自得。

蚕豆开花之后,随着时间流逝,花蕊中间开始结出小小的果实,它们顶着干枯的花朵,渐渐长大,花蕊里的那黑眼珠般的黑,最终成为蚕豆身上的那道黑色的条纹——嘴。蚕豆花终于结成了正果,结出了蚕豆。
早上或傍晚,把一捆豆棵拔回家,放在大树下摘角子,盛在柳条筐里。摘下豆荚,把豆棵扔一边晒干或者垫猪圈,然后先剥豆荚,把豆荚里的青蚕豆剥出来,放碗里或篮子里。乡下大多是老太太带着孩子一起剥。
我小时候跟着奶奶、母亲剥豆瓣,用大拇指指甲在蚕豆身上一掐,把皮掐破,然后撕下蚕豆皮——这个时候,撕皮就很容易了,豆瓣就剥出来了,而且很完整。不过,这种剥法,首先你得有指甲;第二,效率有些低;第三,剥青蚕豆瓣的人,都会弄得手指疼,尤其是大拇指,剥的时候它出力最大,而且青蚕豆的汁液也会渗进指甲,还不太好洗掉。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要想吃豆瓣烧菜,总得要先剥豆瓣啊。不过我小时候,还是喜欢剥豆瓣的。
相比其他要干的活,剥豆瓣算是轻松干净的活,还可以一边干一边玩呢,我们小孩子将半个豆皮壳套指甲上玩,趣味无穷!还会将带豆嘴的半段青豆皮用指甲整齐地切去,留下的豆皮像一顶绿色的头盔,在靠近未剥皮处,用指甲两面各掐一道,当眼睛,讲究些的,还会在中间留一细道,就像头盔系在颌下的带子,组成了一个很好玩的西洋武士的头像,特别地神似!

提起蚕豆,总能想起小时候奶奶给我做的蚕豆项链。摘了嫩绿的蚕豆往盐水里滚一趟,用针线穿起,大圈当项链,小圈当手链,边走边玩。看到别的同伴投来羡慕的眼神我总是有一种满足感。馋了就捋一颗下来咬破,豆仁迅速从豆壳里挤出来,一抿成泥,满嘴的清香嫩甜。朴实又好吃的小零嘴了,这应该是童年回忆最有趣味的吃法了!
现在长大了,每年和蚕豆的会面也不满足于此了。甜的、咸的,做糕点、做零食、既可作主食,又可制菜肴;既可为主料,又可作辅料,且咸甜皆宜。在烹调中,蚕豆可炒、拌、烩、炝,且皆可调制成美味,蚕豆入口酥软,沙中带糯,柔腻适宜,美味可口!
蚕豆有多少种吃法?这个问题源于早年读孔乙己之问:茴香豆的茴字有多少种写法?孔乙己爱吃的茴香豆,我也爱吃,那就是蚕豆做的。但是,说实话,蚕豆有多少种吃法,我掰着手指都没有算清。
跟所有的豆科植物一样,蚕豆淀粉丰富,单炒略显清浅。各地的解决思路还挺一致的,把其他香气浓、滋味足的食材切碎碎,与蚕豆同炒,下饭一绝。比如江南的葱油蚕豆、雪菜炒蚕豆,湖南的酸菜炒蚕豆,还有西南一带的藿香炒蚕豆。今儿我再给大家整几个简单的。我不是大厨难度高的也不会,哈哈……

吃蚕豆最爱的就是清炒这也是最能突出蚕豆鲜甜味道的方法。买蚕豆回家自己剥能最大程度保留蚕豆的鲜度,葱油蚕豆的食材和做法都特别简单,爆香过的葱油中放入蚕豆,再将它焖熟,葱香浓郁的蚕豆,入口软糯,口味甘甜,色泽翠绿,葱香和蚕豆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是春天独有的气息。
蚕豆炒鸡蛋;蚕豆翠绿,鸡蛋金黄,菜色艳丽,香气怡人!蚕豆的口感是沙沙的,鸡蛋蓬松喧软,它俩搭在一起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大部分的蚕豆都被鸡蛋温柔的包裹着,只有少许的蚕豆不太听话,独自游离在外,不过也没关系的,到最后它们总是要被我们吃掉的呀!哈哈哈……
来碗蚕豆肉丸汤解解馋吧,肉馅调味后搅拌起劲,做成丸子,与新鲜的蚕豆同煮,只需加点盐调味,就已经鲜掉舌头!新鲜的蚕豆质地酥软,稍稍烹饪就能食用。弹牙鲜嫩的肉丸配上软糯清香的蚕豆,热腾腾一碗下肚,超满足!
再给你们做一道咸香下饭的咸蛋黄蚕豆。咸蛋黄压碎后,在锅里炒到咕嘟咕嘟冒泡。青翠的蚕豆倒进去打个滚,像是洗了个咸蛋黄味的泡泡浴。待蚕豆周身裹上一身金粉,就可以出锅了。夹一筷子,蛋黄的醇厚咸香和嫩蚕豆的鲜甜依次在舌尖绽放。这滋味有多妙?你得亲自尝过才知道。

蚕豆老了之后,豆荚变黑了,蚕豆也变硬了,非常硬。蚕豆的个头也收缩了,不再像青蚕豆那么大,浓缩是精华吧。此时,蚕豆的颜色也已从青色,变成淡黄色、黄褐色。这个时候,可晒干后食用,可深加工为多种零食,如怪味胡豆、茴香豆、五香豆、蚕豆罐头、蚕豆酱、蚕豆豆奶、兰花豆、水煮蚕豆等,皆为大众喜爱的消闲食品。
怪味胡豆是我的心头好,胡豆是蚕豆的别称,怪味胡豆就是把干蚕豆泡开,用小刀给蚕豆开小口,过油炸得香酥,再裹上调味。炸过的蚕豆香口,甜咸麻辣汇于一口,一吃就上瘾。怪味并非什么奇怪的味道,而是对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的复合形香味的一种称呼,用来做下酒菜,或者是餐前的小食,看电视时候打发嘴巴,怎么吃都不腻,小时候去哪都在兜里放上一兜,停不住嘴的吃。导致现在一吃到花生蚕豆,就总有一种过年的恍惚感。现在想吃这些零嘴都能买到,但总是食之无味。不是我们变了,也不是食物变了,而是食物和人之间的情感断了,味道就不复从前了。
走笔至此我发现蚕豆的做法当然不只我匆促勾勒的这几种,但是,无论哪种做法,只要是蚕豆,都会让我怀想起故乡旧事,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
文:花开无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