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川菜》
腌腊煸熏爆溜滑,甜酸咸苦香辣麻。
东坡煨焖东坡肉,太白清蒸太白鸭。
诗圣临厨烹蜀食,文君下灶炒川虾。
百馐百味百盘馔,一菜一格一品花。
一提起川菜,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水煮鱼、水煮肉片,但是在四川人的心中,回锅肉才是川菜之魂,是川菜当之无愧的王牌。
几年前,四川曾组织过一次川菜评选活动,结果回锅肉以绝对优势高居榜首。
出生于四川的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抱歉,我是一个俗人,更是一个吃货,我信奉的是美食不可辜负,崇尚的是无肉不欢。
对回锅肉的记忆,最早是在幼年,那时生活紧张,除了过年过节、家里来客、杀猪,平时都难得吃上肉。
每每听到大人说“打牙祭”,就够我兴奋好几天了。因为“打牙祭”就意味着可以吃到回锅肉了。
妈妈在天刚亮就去集市上买回来一块带皮的五花肉。把五花肉洗净,放入锅内,大火煮到八成熟。捞出后,用凉水冲洗一下,猪肉保持着鲜嫩的色泽和肉质的紧致。
待肉冷却后,将肉切成2毫米宽的片。我喜欢待在案板边看妈妈切肉,妈妈刀法娴熟,连续不断的切剁中,转眼间肉片即成,厚薄均匀。
锅内放入少量油,大火烧热,放入姜片、花椒爆香。
这时妈妈让我离远点免得被油溅到了,随后将五花肉倒入锅中,用锅铲快速翻动着锅里的肉片。
切成片的五花肉遇到热油,瞬间发出“滋滋”的响声,有时油星四溅,吓得我躲得老远,但还是忍不住想探头看看锅里的美味。
滚烫的油让肉片快速变干,边缘部分也略微翘起。再加入豆瓣酱、蒜苗、盐和糖,翻炒一会儿,直至肉变得金黄油亮,回锅肉便做好了,厨房里都弥漫着浓浓的咸香味。
回锅肉色泽红亮,肥瘦相间,配上嫩绿的青蒜,看一眼就抑制不住想吃的冲动。肥肉细腻但不油腻,瘦肉干香而不柴,猪皮弹牙,三种口感在嘴里中和,一家老少围坐在饭桌边,尽管只有一个荤菜,大家也吃得十分尽兴。
后来有幸跟朋友去四川,得以见识真正的四川回锅肉。
回锅肉里的“回锅”二字,指的是再次下锅烹调的意思。
在四川,有一个关于回锅肉的故事:
在清朝末期。有一位姓凌的翰林,官场失意后,回到老家成都。
四川的传统风俗是用清水煮熟或蒸熟的大块猪肉,不放任何调料,装盛后去祭祀祖先。祭祀仪式结束后,家人才可食用祭祀的猪肉。
凌翰林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平时口味儿就比较重。他将祭肉切片,放回锅中,加入花椒、豆瓣酱、蒜苗、姜片、盐、油一起翻炒,香味扑鼻,色泽艳丽,左邻右舍尝后都赞不绝口。
这道菜就此诞生,因其将熟肉倒回锅内翻炒,故名“回锅肉”。
世人都说“入蜀不吃回锅肉,等于没有到四川。”
在蔬菜、重庆地区,随便走进一家川菜馆,都一定能吃到回锅肉。
回锅肉之于四川人,一如老火汤之于广东人。
我也是到了四川才知道,四川人所谓的回锅肉有两个主要标准:
一是肉片下锅爆炒,四川人叫“熬”,必须熬到至肉片两边微微卷起,俗称“灯盏窝”状,成都人说:“熬起灯盏窝儿了”,这样做出来的回锅肉才能肥而不腻。
二是肉片的厚薄大小要得当,必须是筷子夹起来的时候会不断地抖动。
对于四川人来讲,两者具备才算一盘地道的回锅肉。
达不到以上两点的,哪怕是加入白菜、蒜苔、辣椒什么的,都不能被称作是回锅肉,最多算是一盘炒五花肉。
夹起一块裹着蒜苗的肉片,一晃一晃地,闪嘟嘟地泛着光泽,不太会吃辣的我,一口咬下,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辣,辣而不燥,一股香味从唇齿间流入喉咙,立即大嚼起来。
嚼到好处,扒两口米饭,不知不觉间,已吃了三碗米饭,丝毫没有觉得腻。
入蜀不吃回锅肉,等于没有到四川。
而没到过四川吃过回锅肉,也是一种遗憾。
今天我就来教大家川菜之王回锅肉是如何做成的。
作为一道在四川非常亲民的菜,回锅肉的做法十分简单,一块坐墩肉、一把蒜苗、一罐郫县老豆瓣以及几粒花椒,一勺酱油,就能容你做出来美味一餐了。
食材
坐墩肉 500克、蒜苗 300克、郫县豆瓣酱30克、 白糖2克、 酱油5克、生姜5克、 花椒10粒、大蒜8克、包菜适量、清水适量、菜籽油适量。
*注:做回锅肉的猪肉,最好用猪的坐臀肉(坐墩肉)。其它部位的肉太肥则腻,太瘦则焦,太宽太窄都难以成型。坐臀肉的肉质结实坚挺,瘦六肥四,弹性刚刚好。
如果实在没有坐墩肉,用五花肉也可以。
做法
1、生姜切片,大蒜切片,蒜苗根部拍一下后斜刀切段,包菜切碎。
2、坐墩肉洗净后冷水下锅,加入生姜片。
*注:煮肉的时候一要用冷水下锅才行,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去除血水和腥味。
3、水开以后,把浮沫撇干净。
4、给肉翻面,关小火,放10粒左右花椒。
5、肉煮到八成熟时捞出,沥干水分后切片,约一元硬币厚度。
*注:坐墩肉煮到筷子可以插进去,就可以捞出了。
6、锅中加少量油,六成油温将肉下锅熬。煸炒至微干,肉片边缘微卷,盛出后沥干油。
7、锅中重新热油,加入蒜片、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后,下肉片炒匀。
*注:豆瓣酱必须用郫县豆瓣酱,加入郫县豆瓣酱后,回锅肉鲜润香辣,实为点睛之笔。
8、下包菜,继续加适量酱油、料酒和少许白砂糖调味。出锅前撒点青蒜,完成!
*注:正宗的回锅肉用蒜苗作配料。加入青蒜的时候最好先放白色部分略炒,然后再加绿叶,以便保持一致的成熟度,颜色也会漂亮。
*注:肉片一定要煸透到两边微微卷起,俗称“灯盏窝”状,这样才能保证肥而不腻。
想当年,失意的凌翰林发明回锅肉后,受到邻里的争相模仿。一份回锅肉就让他从失败中逆袭,我想他失意的悲伤也被回锅肉冲散了吧。
后来,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我就习惯给自己做一份回锅肉。
夹起一块,晶莹透亮的肥肉会不断的抖动。肥而不腻的回锅肉,带着豆瓣酱和青蒜香,简直是下饭神器。几大块回锅肉,就着白米饭下肚,无论有什么烦心事,在那一刻都会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口的留香。
非常好吃的回锅肉,
你学会了吗?
希望这盘鲜香的回锅肉,
能给你带来舌尖到心间的温暖~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娘炊烟厨房新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