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赶集

作者: 春之原野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19:01 被阅读210次

01

赶集,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件很美好的事。

想当初,小时候,随着父母去赶集,在集市上购买各种家用物品,看满大街的人来人往,看街市两旁摆放的各式物品,那种惬意和美好,现在想来,仍是十分难忘的。

我驱车一回到家,刚进屋,母亲就说,你回来了正好,下午你开车带我们去赶集;你若不回来,我们上午就准备搭人家便车去赶集了。

母亲说的搭便车,是指在农村比较盛行的那种三轮电动车,体型不大,充足电,凭电力驱动,中老年人开起来,比较便利和实用。早几年,父亲想买一辆,被我们姊妹几个反对劝阻,没有买成;我们怕父亲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眼神和大脑反应能力等方面下降,开这种电动车万一有个差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为了父母外出方便,大哥买了一辆小车,时常回来,解决父母外出的不便。可父亲还是感觉到有时外出,不想事事麻烦大哥,还是有些不方便。这次,若我不回来,他们一是准备打便车,再就是准备步行到集市去的。集市离家,我们步行去,也要半个多小时呢;若是父母去,会要更长时间。父亲还准备推着自行车,去当拐杖呢!

02

现在通往集市的路,都铺成了水泥路;再加上是下午,路上行人不多,我开车不到十分钟,就带着父母到了集市上。

这个集市所在的区域,原本是乡政府所在地,后又变成镇政府所在地,再后来拆乡并镇,镇政府也不存在了,就成了一个社区所在地了。集市依路而建,路两边是一些单位、居民住房和商铺,中间的两条水泥路宽阔,路两侧则成了零售商贩摆摊设点的场所。现在集市已散,路两侧的零售摊点大多已撤,只有水果摊、鞋摊等少量的摊点还在坚守“阵地”。

父亲说:“镇政府不在这里办公了,这里就显得冷清了;再加上现在是下午,人更不多了。不过,人少也好,正好我去办事不用等了。”

父亲说的办事,是指两个事情。一是到邮政储蓄银行预存电费;二是到农村商业银行查询打印他的退伍军人补贴。

几天前,父亲根据自已的测算,就知道要预存电费了。和母亲说过几次了,要来赶集,把电费预存上,好让供电站按时扣费,不能欠了国家的电费。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从不拖欠国家或者别人的一分钱。早些年,农业税和村提留还没有免除时,每年父亲都是按时把这些税款上交到村里,不让村会计到家里来“要帐”。父亲很忌讳别人来家里“要帐”,所以他这一生,既不拖欠国家的,也不欠他人一分钱。同时,也经常念叨我们,借别人的钱要及时还,不能让人家来家里要。

有父亲的言传身教,我们姊妹几个都做到了父亲的这一点。

邮政银行里,果然没有客户,只有营业员一人坐在那里。父亲拿出电费存折和200元现金,递给营业员。我让父亲多存点。父亲说,200元电费够多了,我们要用半年呢!

父亲在用电上,是很节约的,基本上做到了人走随手关灯;灯泡也全部换成了节能灯;我们买的电磁炉、电饭煲、电水壶等电器,他都用得少。在用电上,母亲有时还会和他发生“争执”。母亲说父亲太“小气”,多用点电都舍不得!

我知道,正是父亲的节约和“小气”,才让我们一大家人在那困难的岁月里生活体面,才让几个子女都多读了书,才让父亲在乡亲们面前能说得出“不欠国家一分钱税费”的硬气话!

03

出了邮政银行,还要走上一段路,才到农村商业银行。

父母称呼农村商业银行为“信用社”。我告诉母亲,现在都改叫农村商业银行了。母亲说,从她年青时在生产队里当出纳时,就接触“信用社”,叫这个名称叫习惯了,还是叫信用社顺口!

父亲拿出另一本存折,在柜台打印了他的“交易记录”:8月10日收入了375元,9月21日收入了一笔存款利息。父亲说,这是农村义务兵退伍补助,现在每月涨到了125元,这个375元应该是第二季度的补助。

我有些惊奇,现在每月到125元了?记得2011年那年我得知农村义务兵有退伍补助时,才是每人每年军龄才10元,父亲4年军龄才每月40元呀!

想当初,在上海的我,得知有这个政策时,打电话告诉父亲,父亲先是惊奇,后是欣喜!他感慨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退伍的老义务兵!同时,也感慨现在国家还是富裕了、强盛了,能拿得出这笔资金来补助他们!

父亲曾说,钱虽不多,但是国家的一个心啊!偌大一个国家,该有多少退伍军人,国家该要拿多少钱来补助啊!

我告诉父亲,国庆节前新闻上说,从10月1日起,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标准,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人每月又要提高5元,您下次来打印存折,上面的数字又要增加了!

父亲听了,一脸笑容,笑呵呵地说:“每年都提高一点,这是好事啊!国家不容易,我们很知足!”

是的,父母对目前的生活很知足,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母亲算起了目前他们两位老人的“收入”:农村养老保险方面,一是国家的部分,二是我们姊妹几个另外给他们买的养老保险,这部分当初投入买保险的钱,现在已全部领回来了,以后再拿的,都是“赚”的了;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看大病有报销;父亲过了80岁有了高龄老人补贴;父亲的义务兵老年补助,等等。

母亲还说:“再加上你们姊妹几个每年过年给的‘零花钱’,我们不缺钱花!”

“手头宽裕了,您们要舍得花!该买的就要买,不要舍不得。现在不比以前,我们姊妹几个生活都还不错,不缺您们花的钱!”

“那是当然。该买的肯定要买!但也不能乱花钱,出冤枉钱啊!”一旁的父亲接过了话。

……

我们父子、母子就这样聊着话,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走得慢,看看街两边的风景。稀疏的几棵行道树,叶子开始飘落,成为集市上的一抹秋景。

我想,我和父母,正是这秋景中的一道亮色!

04

过了银行门,一个卖鞋的摊位摆在路的一侧,占据了路边的人行道。

我想起,从老屋里出来时,父亲说想买一双布鞋。我提醒父亲:“您看,那边不是卖鞋的么?您不是说要买一双布鞋么?”

“这摊位上的鞋,你‘大大’(我们称呼父亲为大大)看不上。他想买的是那种大车拖来卖的鞋,现在下午人家已经走了。若是上午来,就碰得到。”母亲说。

父亲说:“那种布鞋,便宜,也穿得舒服。村里有人买过的。”

我劝父亲就在摊位上买一双,免得下次再来集市;可父亲坚持不买,说“又不等着穿”,一定要等下次来赶集再看看再说。

我尊重老人的意见,那就不买吧。我想,尊重他们的心愿,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喜欢,就依他们!这是不是也是孝顺的一种体现呢?

一家复印打字的小店,母亲说进去复印她用的烧香拜佛的“香表”。

“您这烧香拜佛,也用上复印件了?”我和母亲“开玩笑”。

“这你不懂的,我复印好后,直接填字就可以了。”母亲一本正经,不理会我的“玩笑”,可见母亲的虔诚。

我要帮母亲支付复印费,母亲不让,说这是她“烧香拜佛”的事,不能要我的钱!我同样尊重了母亲的意思。

05

看到街口的超市,我问父母,要不要采购一些米油之类的生活日常用品?母亲说不用,家里都还有很多呢!我知道,那是哥姐们操的心,是他们回来时捎带置办的。

“那这赶集,啥都没买呀?”

母亲说:“你带我们来,陪我们办了这几件事,那这就是赶集呀!现在不是以前了,赶集就一定要买啥东西呀?”

母亲的话,有道理。赶集可真不是一定要买啥东西的!父亲预存了电费、查询了存折;母亲复印了她的物品,这都是赶集的内容。按父亲的话说“有时没任何事,到集市上看看转转”,也是父母赶集的内容。

父母赶集,办了几件小事;而我陪父母赶集,则收获了许多!

农具摊(网图) 农村鞋摊(网图)

相关文章

  • 陪父母赶集

    01 赶集,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件很美好的事。 想当初,小时候,随着父母去赶集,在集市上购买各种家用物品,看满大街...

  • 温暖的日子

    2019.1.22 礼拜二~晴 亲子日记191 温暖的阳光是冬日难得 陪父母赶集更是温馨如意 难得的陪伴更显珍贵 ...

  • 陪妈妈去赶集

    陪妈妈去赶集,大概是我最不想干的事情了。乡里的集市不大,而且基本是隔几天才赶一次,所以也比较热闹。 妈妈去赶集,一...

  • 2019-07-01

    今天村里赶集,父亲早早拾掇利索,等着去赶集。这两天吃饭还不错,气色和心情看着都好。父亲、姐夫、姐、先生去赶集,我陪...

  • 陪父母

    春节期间在儿子的寒假作业本上看到一篇文章,印象很深刻。大意是说一个年轻人为了搞好和上级和关系,在酒店安排了一桌席,...

  • 陪父母

    生平第一次陪父母旅游,同时也是第一次陪父母自驾游,目的地是河南安阳"马氏庄园"。 马氏庄园距离父母的住址只有一个小...

  • 失眠

    此次失眠来的毫无征兆。昨天镇上赶集,陪着母亲来赶集。我能陪母亲买年货感觉很辛福。人山人海,挤来挤去,这才是...

  • 走娘家陪爹娘去赶集(下)

    齐帆齐微课 文/潇清妩玉 肉骨头煮好,爹用碗盛了一块端过去。在集上买的煎饼,不用再热饭。冰箱里还有一大盆小豆腐,竟...

  • 走娘家陪爹娘去赶集(上)

    齐帆齐微课 文/潇清妩玉 早上醒来,看手机显示3:59分,哎呀,这懒觉估计又没戏。方便后,不死心,躺床上再试试,像...

  • 走娘家陪爹娘去赶集(中)

    齐帆齐微课 文/潇清妩玉 大姨一共两子两女,大表姐比我娘大许多,只是我与她从未见过面,听娘说她跟大姨很像。二表姐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父母赶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gb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