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就是圣人,懂天道、人道,把问题看得很透彻,把人分析得很透彻。
孔子认为,人是有聪明、一般和愚笨的差别的,即上智、中人与下愚。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6.21)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17·3)
孔子认为,对于上等的智者即“上知”之人与下等的愚者即“下愚”之人,是改变不了的。因此,对于人的教化,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了。为什么?因为他不好好学,也听不懂的。
论语新视界112|人天生是分层次的孔子是从人的智能、性情方面来说的。后人附会,或者为了某种需要,解释为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人是不可改变的,等级、地位是天生的,俗话讲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实在是往至圣先师脸上抹黑,也不怕天打五雷轰。
孔子认为,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只是因为后天的环境、习俗的不同,便产生了距离和差异。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17·2)
什么是“上知”呢?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16·9)
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知之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愚的人了。
论语新视界112|人天生是分层次的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7·20)
孔子认为,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有文化的。
论语新视界112|人天生是分层次的后代学者对孔子的智力分类作了不同的发挥。
西汉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从人性的角度认为上智、下愚的本性不可改变,中人之性才可上可下。东汉王充也据禀气的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唐代的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东汉的王符从三种智力类型的分布进行阐述:“上智与下愚之民少,而中庸之民众。”(《潜夫论·德化》)。北宋的邢爵不仅肯定这三种智力类型,而且还主张把三种类型各区分为上、中、下三等,总共九等(《论语正义》)。
明代的王阳明在回答弟子关于三种智力类型的教育方法时说:“不是圣人终不与语。圣人的心,忧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只是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漫漫琢磨他起来。”(《答黄勉之问》)肯定“上智”、“中人”、“下愚”的差异由人的资质不同所决定。不可躐等,就是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的意思。
论语新视界112|人天生是分层次的基于上述分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贫富贵贱等区别。实际上孔子的学生中几乎各类人等都有,他因人施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平等对待。颜回可能是最穷的,却是他最欣赏的学生。孔子看人是否卑贱,并不是注重于这个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
“因才施教”的原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