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美食-桂花酿

作者: 云淑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09:50 被阅读31次

    我国的花食文化渊远流长,相传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食花习惯,屈原在《离骚》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似乎,这也是国人花馔的最早记录了。

    苏州盛产各色花卉,苏州人也早已将花卉引入日常饮食之中。据史料记载,清朝中期苏州虎丘就盛产花露,气味芳香,且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如专治肝胃气的玫瑰花露,治痢疾的茉莉花露,疏肝的早桂花露。

    现在,在苏州,花馔已然成为一种格调,大至宴请贵宾,小到普通朋友间的小聚,都能见到鲜花的身影。桂花糕,荷花羹,梅花酒,百合汤……,每一道菜,都形、色、味、俱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群又一群的食客。

    而对于桂花,苏州人似乎情有独钟。

    试想一下,洁白晶莹的糕点上,点缀着几朵金色的桂花,普通的食材香味,与桂花的香甜、软糯糅合在一起,是不是,多了几分诗意?

    苏州以前是座小城,生活以缓慢悠闲著称。普通的日子,苏州人能把它过得如诗一般精致。

    晨起,慵懒而随意,在小院里摘一把桂花,趁着“秋老虎”的太阳,稍稍晒一晒,到了晚间,桌上就多了一道桂花酒酿圆子,或者,桂花糕。桂花的芳香,糅合了食物的美好,仿佛是种无声的邀请,邀请你,把美食收入腹中。

    很多老人都喜欢做盐桂花。

    桂花盛开的时节里,在桂花树下铺上一张干净的大纱布,走到树下轻轻一摇,只听到一阵阵簌簌的落花声,纱布上,已落满了桂花。

    把桂花用水,小心地洗干净,动作一定要柔,要轻,免得破坏了花朵完整的样貌。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用一个广口的玻璃瓶,一层桂花一层盐,铺至满瓶后封口。然后,耐心地等待半个月吧!

    半个月后,小心翼翼地揭开封口,香气扑鼻,淡黄色的桂花露里,桂花依旧鲜活,如新摘的一样。舀一勺盐桂花加入汤水里,每一朵花,都仿佛得到了阳光雨露的滋润,有无尽的生命力一样,重新绽放出来。嫩黄色的小花,随着汤水摇曳,犹如开在枝头般灿烂多姿。让人不禁疑惑:这,到底是食物,还是艺术品?

    收桂花

    腌桂花

    封口装瓶

    桂花是诗意的,让生活,充满了遐想与希望。

    冬至的桂花冬酿酒,恐怕是苏州独一份了。每到冬至前夕,出售冬酿酒的地方,处处都排起了长队。清冽的米酒里加入了新鲜的桂花,桂花的清香,把酒味冲淡了不少,同时,桂花的甜与糯,又给新酿的米酒多了几分醇香。

    尝一口,清香,绵软,回味悠长,隐隐有一种东方鸡尾酒的感觉。

    “零拷”桂花冬酿酒

    明明,桂花是种香气四溢的花,可是,加入食物后,却绝不喧宾夺主,反而能与食物相得益彰,让食物大放异彩。

    可以说,桂花,是一种温和的花,如君子般,温润谦和。

    经年累月地食用桂花做成的美食,使得苏州人骨子里,有了些许桂花的诗意,同时,也有桂花般温润谦和。俗话说:宁和苏州人吵架,也不和宁波人讲话。不是说宁波人不讲理,不好打交道。而是说,听到一口软糯的苏白,即使要吵架,也会吵不起来了。

    苏州的男人,大多没有什么大男子主义,在外能挣大钱,回家,也能洗洗涮涮,做个家庭煮夫。苏州的女人,一般都如桂花般细腻,体贴,温柔。

    不知道,是花影响了人,还是人影响了花。

    现在,苏州已然不是小城,城市生活节奏有所加快。可是,悠闲的苏州人,即使再怎样繁忙,都不会错过桂花的花期。每到中秋,桂花做成的美食,就会如期与食客见面。

    鼻端萦绕的桂花香,是对桂花的赞美和感谢,诗意的苏州人,不负光阴,不负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漫步日月:美文美图,美食美味。
      • 黄南北:想就着桂花酿吃桂花糕😂
      • 淡水泉:收到散文精选专辑《澜山夜话》,欢迎关注!
      • 淡水泉:诗意苏州,清新淡雅的文字中飘来阵阵的桂花香。
        云淑:@淡水泉 😃

      本文标题:舌尖美食-桂花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cd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