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很少以纯粹的形式出现,而是参与在各种不同的综合形式里 …… 都市环境系以集结为基础。① ——诺伯舒兹
时间停滞于悠远时光 —— 老东山区②的旧街场景致
从新河浦向北转入龟岗大马路,沿街漫步,所见是广州一个独特的传统城区。所以独特,是因东山一带历史上从来就不是类似越秀、荔湾那些从更久远历史中沿袭下来的市民生活的街区,它所呈现的是不同于这些街区的另一种传统。在近现代东山城区兴起过程中,市民逐渐形成一个印象,那些由海外归侨所建的低层院落式建筑正越来越多地分布在东门外环境幽雅的山冈上;更深的印象是,这里同时也是城中不少军政要人的聚居处,城市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就在这里。而龟岗大马路,就是这个区域的真正中心或某种象征。
所谓大马路,其实就是从南面东山大街延伸过来的一个旧街场。这里有一种独特的氛围,整条马路及两侧里巷中,几乎看不到其它城区常见的以脚门趟栊为特征的传统民居,举目所见多是受西方风格影响的老建筑。尽管周围已经充斥着现代生活符号,但这些老建筑构成的优雅中略带神秘的场所空间,依然给人一种时间停滞于某个悠远时光的隔世感。
大马路南端的珀东广场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这个东山口最大的商业项目集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标示着这一区段的商业档次,然而这座体量并不宏大的建筑,其价值更在于它的历史 —— 大楼低层现在挂着新牌子的广州酒家分店,其前身是有50多年历史的东山酒家。当年那座园林风格精致玲珑的东山酒家,曾经是上世纪60年代电影《羊城暗哨》的拍摄场景之一,这里盛载了东山人家许多生活片断。东山酒家虽改挂了招牌,但建筑物还在,它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旧街场的中段有一幢高峻的嘉华士大楼,不过这里最吸引人的并非这座建筑。沿街两侧分布的那些古旧深沉的低层楼房,有着厚重的红砖墙并融合了罗马柱和铁窗花等欧式风格元素,显然是这里环境最引人注目的主体。这些多为三四层高的建筑,融合不同风格,立面精致而繁复,粗面石质镶框的圆拱窗前,往往配有装饰效果强烈的带小柱栏杆的阳台;红砖墙上间或出现的各式壁柱以及楼顶上三角形或涡卷形的山墙,使建筑变化丰富并呈现某种复合式风格之美。
尤其触动人们视觉的,是站在大街上向多条小巷深处眺望时所见的景致,那些错落起伏并密集排列的老建筑在午后阳光下呈现一种灰暗却丰富的影像,由无数精致细部构成的宏大而切近的画面遽然出现于眼前,叫人一下子感到既协调又缭乱。多元聚集与密集挤逼是老城区生活的特有景致——在那些每一幢都具有来历的老建筑中,城市的世俗故事依旧日复一日并错综复杂地演绎着。
东山记忆知何处,老屋旧街要挽留
龟岗大马路实在是一条短小的街道,不消几分钟就可以轻松走一个来回。它在繁闹的都市中有一种奇妙的精细玲珑的效果,感受那些中西结合的老房子精巧布局形成的场所氛围,就好像感受一座英国小城。在一个烦嚣的宏大都市中,邂逅一个反悖宏大的另类景致,这种感觉是十分美妙的。这种感觉可能足以让人们在这里作更长时间的流连,特别是沿街的几幢整修过的已经用作商铺的洋楼,现代装饰遮掩不住它的历史与艺术,更散发着几许怀旧味道。
所有的感觉似乎都可以归结为,这是一个不属于今时与当下的街区空间,它是我们城市历史情感中一个似觉陌生又似曾熟悉的地方。事实上,如广州人所知,龟岗大马路不过是这个独特地方的其中一条街道。如今被称为广州风情地标之一的“东山洋楼”区,还包括附近一带更广的区域,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清末民初。据考,20世纪初欧美基督教选定这里低缓的山岗为传教基地,这是东山近现代城区开发之始。后来大批归侨被教会营造的清新幽雅的环境所吸引,纷纷到此建屋聚居,幽静的东山日渐喧闹。那时所建的多为低层院落式住宅建筑或独院花园别墅建筑。至上世纪20—30年代,以新河浦路、东山大街、恤孤院路、培正路和烟墩路一带为最集中的东山独特民居建筑区逐渐形成。
距离龟岗大马路不太远的位于新河浦路与恤孤院路交汇处的“春园”,就是“东山洋楼”中最有名气的建筑之一。三栋整齐并列的3层高红砖楼房,外立面装饰有石砌的拱廊和古典柱式,还建有高大窗户及宽敞的回廊式阳台,虽已经历岁月,气宇依旧不凡。“春园”曾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而附近恤孤院路3号(原恤孤院后街31号),则是中共“三大”旧址。另一个有名气的“东山洋楼”是恤孤院路9号的“葵园”,现也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
如今,承载着这座城市百年记忆的独特街区及其建筑群,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已经显得陈旧甚至破败,不少建筑年久失修已成危房。为此,2007年12月广州开始对这一区域进行综合整治,据报道,③整治范围东起培正路、培正东路和达道路,西至恤孤院路、江岭下街、东山大街;南起合群二马路、新河浦路、美华北路,北至光东前街、瓦窑旧街、烟墩路,占地14.6万平方米。整治分两期进行共整修房屋 374栋, 总投资近 5千万元,主要目标是要恢复这里的区域历史风貌。
愿东山大街和龟岗大马路的老城景致永远留驻我们的记忆。
(修改于2017年8月)
※注释
① 诺伯舒兹认为可将建筑视之为人为场所的具体化,在我们表达对城市场所精神的一般性理解时,可以分别从 “浪漫式建筑” 、“ 宇宙式建筑”和“古典式建筑”的区分范围来谈论。然而在场所中形态很少以纯粹的形式出现,时常所见的是复合式建筑所呈现的综合形式。相关论述见《场所精神 : 迈向建筑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P.67~P.76。
②东山区原是广州市一个辖区,是广州市著名老城区(老四区)之一,已于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并入越秀区。老东山区位于广州城东,位置东接天河区,西邻越秀区,南临珠江,北以广九铁路为界,因建于 1465 年的东山古寺而得名。东山区于 2005年 9月 28号正式摘牌,大批市民来到位于署前路 8号东山区驻地门前合影留念,表示老东山文化与情怀已经成为广州城市印记,对于东山区被合并感到遗憾和不舍。
③ 这是一次对老东山城区的重要整治,建筑保护是重要目标之一。详见2007年12月6日《南方都市报》。
“我们塑造城市,城市也塑造我们。”
201708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