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糍粑要土葬

作者: 鹤飞瓯越 | 来源:发表于2017-11-09 00:45 被阅读97次

01

“一块糍粑,值多少钱?”

——“无价之宝”!

黄糍粑不无得意的问自己,沉思良久之后,他才想清楚答案。

每天晚饭后,黄糍粑总要死死地盯着柜子里堆得满满的糯米,这种盯视是享受,是在犒劳自己。

那白白的、亮亮的,一粒一粒的糯米,饱满细长、晶莹透亮,在黄糍粑的注视中,总会慢慢的幻化成一叠叠钞票,那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黄糍粑,卖糍粑的,因为卖出了名气,赚了很多钱,就得了这个诨名。

方圆百里之内,黄糍粑做得糍粑是一绝!香甜软糯、满口留香,生意总是特别好。

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每天晚饭后,死死地盯着那些糯米,那些在他的一双巧手下,能捯饬成好吃的糍粑的糯米,那些能给他带来满足、让他放松的糯米。

黄糍粑对糯米爱到骨子里,不仅因为糯米好吃,能做糍粑、能卖钱,还因为糯米改变了他的命运。

02

年轻的时候,黄糍粑穷,没什么手艺,赚不到钱,二十大几了还是穷光棍一个。

一天,村子里来了个卖糍粑的,黄糍粑闲得慌,就去闲扯,顺便想买块糍粑吃吃。

但是他没钱,他买不起,只好回家拿糯米来换。

从家里偷了一大碗糯米后,黄糍粑吃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块糍粑,那个滋味,一辈子也忘不了。

正当他在享受着那种美妙滋味的时刻,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

——“老子要卖糍粑!”

黄糍粑立誓要做出最好吃的糍粑,要将最好吃的糍粑卖给所有人吃,赚他们的钱。

要靠着一块小小的糍粑,发财!

03

父母也懒得管他,想管也管不了,想做就去做吧。

黄糍粑眼里有了糍粑后,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一天到晚就琢磨着,怎么才能做出天底下最美味的糍粑来。

他也四处拜师学艺,遭遇冷眼也不顾,死乞白赖的求人,加上一边自学一边摸索,终于有一天,黄糍粑觉得自己已经大功告成了。

他知道怎么选糯米,怎么浸泡,煮熟后,怎样将热乎乎的糯米饭,放到石臼里捣,捣几成熟,火候才是最好的。

这些没有标准,全凭经验,捣过了就没嚼劲了,捣不烂又太硬,老师傅全凭眼力劲,瞧一眼就知道。

配料也要好,细细的白砂糖,炒得香香的芝麻粒儿,还有必不可少的黄豆末。

这黄豆末最是香,也最起口味。得头一晚上浸泡得七成烂,太烂就稀软了、不行!然后晾干、炒熟,碾成粉末,喷香喷香的。

这些全靠经验,靠摸索,没人教,也没人教得来,但是黄糍粑都摸索透了。

那一年,他仿佛人生中第一次开了窍一样,每一道手续,都摸得门儿清,他觉得可以上路了。

04

黄糍粑做起生意来,好像天生有悟性。

别人卖糍粑的,随便穿什么衣服,没讲究。

他不,他偏穿一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白大褂,还戴一口罩,怕口水、鼻涕的弄脏了糍粑。

他这一讲究,立马就赢得了好生意,村里人人都放心,吃起来都觉得更好吃了。

每个月糯米都买得更多,手上攒的钱也越来越多了,黄糍粑的诨名就慢慢叫开了。

名气响了之后,黄糍粑的生意就更好了,原来都是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后来就去了镇子里的集市上去卖,去车站附近人多的地方卖,很快就能卖完一天备下的。

后来,就天天挑着糍粑担子,去集市上卖,担子里装得再满,都能卖得完。

他就在镇子附近便宜点的地方,租房子做糍粑,卖完一担,马上回出租房里,再挑一担出来卖。

黄糍粑的糍粑,筋道、有嚼劲,分量足、配料足,买3块的、5块的、7块的,绝对一分钱一分货。

很快就在集市上立住了脚跟儿,很多人都特意来他的摊子前看他做糍粑。

糍粑担子,一头是一个大木桶,里面装的全是捣好的糯米糍粑;一头是个可以并拢、可以撑开的架子桌,桌上摊放着一个小簸箕,干干净净的。

簸箕上,就是黄糍粑的工作台,只见这簸箕上放着一块干干净净的、宽宽的竹砧板,糍粑就在这砧板上又揉又搓,搓均匀了,就摊开,撒上芝麻粉、黄豆末,再点上少许白砂糖;多要的,也按各人的口味,多放一些。

后来,还有了肉松口味的、蛋黄口味的、火腿口味的,各种各样,只客人喜欢,啥都有卖的。

05

后来,黄糍粑就在车站对面,租了间店面。挑着糍粑担子,风里雨里的岁月,终于结束,开店做生意了。这对黄糍粑来说,绝对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经过千挑万选,黄糍粑也终于娶了个称心如意的漂亮媳妇。

这年轻媳妇,不仅身段好、模样好,还手脚麻利,见人都一脸笑。

黄糍粑一看,这媳妇,喜庆,是个招财的脸,好!

从此,黄糍粑更加有劲,每天卖得糍粑更多了,捣起来,膀子甩得老有劲。

媳妇也争气,头胎就给生了个双胞胎,两大胖小子,黄糍粑笑得合不拢嘴,大鱼大肉的伺候着媳妇,让她可劲儿的吃。

三年后,黄糍粑在镇子里自己买了块地,盖了幢五层楼的楼房,多余的房间租出去,又多了一笔收入,房租全交给媳妇管,两口子乐乐呵呵的。

06

没几年功夫,黄糍粑把一间店面扩展成了三间店面,装修得清清爽爽的,客人不仅可以买糍粑,还可以在店里安安心心的坐着吃。

一边吃着糍粑,一边还能喝着黄糍粑自家做的豆浆、豆腐脑。要甜的给白砂糖;要咸的,给酱油、放肉末,客人吃得美美的,心满意足。

黄糍粑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媳妇后来又给添了两个闺女,两儿两女,福禄寿喜,这就叫全福了,在十里八村都是有名气的人。

儿女也都算争气,老大书虽然读得不多,人也不笨,初中读完之后,就跟着黄糍粑做生意,剩下的三个都考上了大学,然后都成了城里人。

每天晚饭后,黄糍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看着柜子里的糯米发呆,眼神里充满了爱意和满足。

这一生,黄糍粑都是靠着糯米、糍粑,成家立业、养儿育女、发家致富的。

所以晚饭后得闲时,他就喜欢看着满柜子的糯米,就像和尚跪拜佛一样的虔诚。

07

风风雨雨几十年,黄糍粑都顺风顺水的过来了。

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孙子孙女、外甥外甥女,都有了,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团聚起来,热热闹闹的。

最叫黄糍粑高兴的是,各个都还喜欢他亲手做的糍粑,就还像是他们小时候那样,馋着呢。

这就叫黄糍粑特别高兴、特别满足,68岁了,还跟个大小伙子似得,揉起糯米团来,一点不含糊,劲儿大着呢。

看着儿孙们,都喜欢吃、都吃得香,黄糍粑心里那个满足啊!

过完年,大儿子开店做生意,黄糍粑照样是主角,儿子在一边帮忙、打下手。其实大儿子也早已经40开外的人了,孩子都俩了。

但是黄糍粑高兴啊,心里可欢畅了,68岁的人了,还有这精神头,不得了啊。

可是有一天,突然市里下来一个文件,说是“十一”之后,统统实行火葬,不准土葬,严格执行、绝不手软。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黄糍粑突然就岔了气、闪了腰,从此就像是瞬间老了十岁。

08

晚饭之后,黄糍粑不仅要盯视着糯米很久,而且又多了一个功课——盯视他的棺材和糍粑担子。

棺材老早就备下了,实心楠木的,桐油都油过了好几遍,通体发亮,比一般的棺材个高型大、有气派,特别是前方板头上的雕花镂刻,精细讲究!

过了60岁,黄糍粑就开始寻找好寿材,花了8千块钱,买的木材,专门请了木匠师傅花了一个月做好的。然后又请油漆匠上上下下的油漆了好几遍,才有了现在这格局。

突然市里下文件,不准土葬,改火葬了,烧完了装盒子里,那棺材不就睡不成了?

——黄糍粑想不通!

所以现在每天晚饭后,黄糍粑一要盯视糯米柜子里的糯米,二要到后面房间里,特别盯视那副糍粑担子和百年之后要睡的棺材。

每天如此,雷打不动。

眼看着黄糍粑一天天老下去,儿女们都不知道想什么法子开导他。

转眼间9月份了,黄糍粑突然要开家庭会议,把儿女们都叫到身边,宣布一件大事——自己要去了!

儿女们吓了一大跳,都说“爸,你说啥呢!身体硬朗着呢!”

黄糍粑说,不,我不是身体不行了;我是丢不下我那口棺材,我要在“十一”前下葬,我要睡着我那口棺材,土葬。

09

儿女们都懵了,大家都知道老头子的脾气,说一是一,但是这生死的事情,你也说一是一?

黄糍粑继续谈后事,叫老婆子把存折拿出来,一个儿女20万,老婆子40万,照顾好你们的妈。

然后,就这样吧,都回去,给我记住了,我要土葬、睡棺材。

第三天,黄糍粑家里哭声震天,方圆百里的老生意人——黄糍粑——喝农药自尽了。

镇子上的人,年轻的都不能理解,家里条件这么好,身体也这么好,怎么说走就要走?还是这么个走法!

可是年纪大的,都伸出大拇指,赞叹啊!黄糍粑英雄了得啊……

一辈子白手起家、赚钱无数,儿女双全、儿孙满堂,家里金满箱、银满箱,啥都有、啥都不缺。

连棺材都那么讲究,可就是一个火葬,就要了命了!

黄糍粑那个性,那叫犟啊。

可不是那个性,他能成事么?能发家不?

不能!

所以他要土葬、睡棺材,就要土葬、睡棺材,哪怕命都可以不要了。

——硬气!

相关文章

  • 黄糍粑要土葬

    01 “一块糍粑,值多少钱?” ——“无价之宝”! 黄糍粑不无得意的问自己,沉思良久之后,他才想清楚答案。 每天晚...

  • 土葬

    那天我家门前的梧桐树刚刚落下入秋的第一片叶子便迎来了你。从此那棵梧桐树再也不会像往年一样入秋便陷在失去叶的悲伤中...

  • 土葬

    农村里除了留守儿童还有空巢老人。 我爸就是一位空巢老人,非常固执的老人,守着他那一片果场,几只老狗和那一方土地。我...

  • 土葬

    我把它从母亲怀中夺走 一只刚生下来还没有奶吃的小猫被我带回家 浑身黏湿腥臭,我没法把它带上楼,只能临时放在车库里,...

  • 土葬

    中午吃饭前,老爸骑车送货回来突然说起,下午要到徐家叔叔那买木材。 “我看到他从山上搞回来七截木材,大,买回来正合适...

  • 土葬

        我国农村,老人去世还流行土葬,人去世后需要找一副上好的棺材,再把遗体装进去,需要请风水大师寻一块风水宝地,...

  • 违规土葬,村民母亲遗体下葬后被‘抢走’

    #村民葬后遗体被抢 镇长:违规土葬# 村民违规土葬,200 人抢走事主母亲的尸体! 这不是首例违规土葬事件,也不是...

  • 土葬(一)

    没有人能逃过最终一刻。 回到老人住的家不过两个小时车程,上午十点接到消息的我们抛下手头的一切事情,于下午三点前回到...

  • 盼望土葬

    土地本是农民根 死后入土方称心 偏要火烧化气体 四处飘散去熏人 烧火需要费资源 化气空气被污染 土葬文明字为坟 遗...

  • 回忆中的味道

    壮族特产:垃圾糍粑 艾草糍粑

网友评论

  • 淡紫褐绿:我们这还是可以实行土葬啊
    鹤飞瓯越:@淡紫褐绿 很多地方都已经不允许土葬了,必须火葬

本文标题:黄糍粑要土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du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