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观《道德经》(72)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09:02 被阅读12次

《道德经》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说,我说的这些内容,从道理上非常容易明白,从方法上也非常容易实践;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是对于不能战胜自己欲望之心的人,却并不能真正地明白,也无法真正地实践;

言有宗,事有君,理论上要把握住[大道之理]这一根本宗旨,实践上要把握住[以真心为主宰]这一核心要诀;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不要让后天意识心成了自心的主宰,要通过宁静清明的观照远离它、空掉它,待之如宾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去攀援它,不去干扰它,它本来就是无常生灭的,任它自生自灭自来自去即可。正是因为不去招惹它,所以它也就无法干扰自心的清明,也就没有机会犯上作乱谋权篡位。这就是所谓的只用直心觉照,不用识心机智。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真正能够懂得真心做主灵活运用大道智慧的人实在是太稀少了,正是因为如此,真心的智慧、大道的智慧才更显得无比地珍贵,这是每一个生命所本自具足的智慧宝藏,可惜能够见到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所以,见到了真心、安住于真心、能够鲜活地运用真心智慧的人,虽然外表看似非常地平常,有的圣者还会住着茅屋,穿着破烂的衣服,看起来很穷困,比如庄子,比如颜回,比如密勒日巴,但他们的内心却已经进入了生命根本智慧的海洋,与天地相合,与万物相合,与智慧相合,与大道相合,他们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座鲜活的智慧宝藏......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相关文章

  • 心观《道德经》(72)

    《道德经》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

  • 平凡之路

    子曰:“四十而不惑”。以身观身,以心观心,诚不虚言。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

  • 2019-06-22

    坚持系统读《道德经》第72天。 早起学习第72天. 体重:69Kg 跳绳:0 眉心舒展,面带微笑 第一遍道德经已经...

  • 心观《道德经》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 【觉察·观心】第72日

    问:感觉最近一忙碌又焦虑了,情绪反反复复?又掉回去了! 答:成长的路上对自己要无限耐心,过程中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

  • 全息观之“以心观心,以心观物,以物观物,以物观心”之悟

    林汉扬 写于 2017-10-31 全息观之“以心观物,以物观心”之悟! 在《道德经》四十七章中说:“不出户,知天...

  • 心观《道德经》(18)

    《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

  • 心观《道德经》(33)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

  • 心观《道德经》(22)

    《道德经》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

  • 心观《道德经》(27)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观《道德经》(7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zo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