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是一个形容词,当用它来形容具体对象时,通常会用于形容心、心灵、灵魂、性格、人格、气质等名词概念。这些概念在词典里的解释通常是相互解释、相互说明,在实际运用中也经常是相互混用、界线不清。
例如,气质。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感觉某人气质好时,常称赞其有气质,或气质高雅,有贵族气等等。当感觉某个人气质差时,常贬称其没有气质,或气质低俗,像土老冒儿等等。
一个人气质如何,通过短暂接触,甚至看一眼就能凭直接感觉得到,但真要问“气质”是什么时,反而又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凭直觉我们能感受到某人或不怒自威,或风流倜傥,或端庄典雅,或娇艳妩媚等等。但要问依据是什么时,却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气质能看见,但又不是像外貌那样的一种看见;气质能知晓,但又不是像人品、学识那样的一种知晓。气质是学识、见识、胆识、修养,以及谈吐、举止、表情、姿态、穿戴、打扮等众多方面综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东西,同时又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东西。气质是既明显又神秘的一种东西:“明显”到可以马上能感受到;“神秘”到说不清、道不明,且不能通过具体的某个表现来确定。
有人说“气质是精神的外在表现”。这意味着,气质是外在的,而精神是内在的。可是,人们在描述精神时,却又说精神抖擞、精神焕发,“你今天看上去格外精神”,等等。这样的描述又表明精神本身就是一个外在表现的东西。显然,说“气质是精神的外在表现”并不妥当。
气质和精神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概念模糊,含混不清。
更复杂的是“灵魂”这个概念。单是辞典的解释至少有4至6层意思。以麻成林主编的《中华汉语大辞典》(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50页)为例:
[1](名)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身上,对人的身体起主宰作用的一种非物质存在的东西。
[2](名)精神;思想。
[3](名)人格;良心。
[4](名)比喻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明显地相互解释、相互说明、彼此混用。
由此可见,如果不把这些概念界定清楚、区别开来,就无法展开论述,很容易导致自说自话。而用来形容这些名词概念的“高贵”,就变成一个空洞的华丽辞藻,看似高大上,实则假大空。
有鉴于此,下面对相关概念作以界定、区别。
首先要确定一个大前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构成这个世界的一切,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其次,要小心“非物质”这个概念。
“非物质”是什么意思?
答:不是物质。
不是物质的东西又是什么?
答:依上述前提条件“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构成这个世界的一切”,反过来讲,这个世界的一切除了物质,就是物质的运动。既然不是物质,依排除法,就只剩下物质的运动,则“非物质”就是指物质的运动,或说是物质的运动现象。
完毕。
这意味着,当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明显地不同于、不属于物质时,马上要意识到:它一定是且仅仅是物质的运动,而别无其他。
——这是最基本的世界观。
接着,要想弄清楚“灵魂”这个概念,首先必须要回答什么是“心”。
“心”不是心脏,也不在心脏里,“心”在项上人头里,在人头里那坨软组织之中。
“那坨软组织”叫什么?
从物质上讲,叫大脑。所以有左脑、右脑、脑细胞、脑神经等等包含物质广延性的说法。“那坨软组织”是一个物质整体,而大脑便是针对物质整体而言,从物质角度对“那坨软组织”的一种称谓。
从物质运动上讲,叫心。所以有心理、心情、心气高、心情激动、心理紊乱等明显带有“运动”意味的说法,但不存在“左心右心”一说。“那坨软组织”具有运动功能,是一个运动系统,“心”是针对运动系统而言,对“那坨软组织”的运动系统的称谓,而不是对“那坨软组织”本身的称谓。
所谓“心”,就是从物质运动的角度上对大脑的运动系统的称谓。
因此,心并不是对大脑的别称。所谓“别称”是对同一个对象的不同称呼,如老婆、夫人、内人、贱内、孩儿她妈等等都是指称“妻子”这同一个对象。心与大脑的关系则不同,大脑是对“那坨软组织”作为物质存在的称谓,心是对它的运动系统的称谓。一个指称物体,一个指称运动现象;一个是整体概念,一个是系统概念。二者的外延不同,内涵也不同。因此,大脑和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就像人体一样,作为物质整体,人体可以分为头部、四肢和躯干三大部分;作为运动系统,人体依运动功能不同,可分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八大运动系统。
大脑是对此物的称谓,心是对此物运动系统的称谓,这显然不是一回事儿。不能讲心就是对大脑的别称,更不能讲心就是大脑,但可以讲“心是大脑的运动系统”,从生物活性上可以更贴切地讲“心是大脑的活动系统”。
心的活动很复杂,有些活动是杂乱无章的、碎片化的,有些活动是前后连贯的、有序的。大脑组织作为心的活动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心的基本活动方式,大脑组织的结构特征客观上决定了心的基本活动方式被定格、被按照一定的固定模式来活动。同时,在人体感觉系统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中,相同的信号在反复频繁地刺激中会使心的活动长期持续地保持一定的活动方式,这些活动方式会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程序,这些程序在长期持续地反复使用过程中被定格、被固化,形成一种固定模式。这样,由大脑组织的结构特征和相同的外在信号的反复刺激这两个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心的活动方式的固定模式。心的活动方式的固定模式,叫做性格。
所谓“性格”就是由大脑组织结构特征所客观决定的,和由外在环境信号反复频繁地刺激大脑神经而习惯形成的心的活动方式的固定模式。
这就是说,性格的形成,由生理基础因素和生活习惯因素两个方面所决定。其中生理基础因素指物质方面,包括脑组织的结构特征、遗传特质,以及外在强烈地刺激导致的物理损伤和化学危害等对脑组织的结构性的影响。生活习惯因素指物质运动方面,包括后天生活的习惯、环境影响等反复频繁地刺激对大脑神经回路、生化反应方面的影响。
笔者认为,在性格的形成中,生理基础因素为主,生活习惯因素为辅,二者至少“六四开”,正常情况是“八二开”。例如,重大精神挫伤、物理外伤、药物刺激等都可能危及脑组织健康,瞬间改变人的性格。笔者亲眼目睹一个温文尔雅的亲戚,因交通事故损伤大脑后,性格变得急躁、易怒、冲动,具有明显的攻击性,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样的事例很多,如大病初愈的人,生理的病好了,而性格却变得沉默寡言、木呆迟钝。总之,生理基础因素对性格的影响是致命性的,遗传因素作为主要的生理基础因素之一,对性格的代际影响也是决定性的。
在近几十年一真火热的“成功学”中,过份夸大后天的人为因素、习惯因素对性格的影响,“性格决定命运”俨然成为流行格言。窃以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心灵鸡汤”。
其一,决定性格的因素很多,能由人为决定的行为习惯,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其二,决定命运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机遇、成长环境、偶然事变、随意的一次选择等等都可能导致不同的人生走向,从而改变命运;性格只是这众多因素之一,而且并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因素。
因此,“性格决定命运”是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性格作为心的活动方式的固定模式,它只是一种形式,有形式就有相应的内容。
心按照性格所确定的固定模式进行有序活动时所产生的活动内容,叫做心理。
性格与心理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一般动物都具有个性化的性格和心理。
心作为大脑的运动系统,既有其运动内容,也有其运动功能。心具有三大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精神功能和情感功能。
反过来,依据心所表现出的三大功能,习惯上又把心本身分为三个分支运动系统:心智、灵魂和心灵。
这就像人体的八大运动系统一样,消化系统具有消化功能,免疫系统具有免疫功能,呼吸系统具有呼吸功能等等。同样,心智系统具有认知功能,灵魂系统具有精神功能,心灵系统具有情感功能。
这就是说,心智、灵魂和心灵都是针对心的不同运动功能现象,对心的不同运动系统的称谓,是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同活动现象,对心的不同活动方面采取不同的称谓,而不是像切西瓜一样把心切割成三大瓣儿。就像人体的八大功能系统也不是把人体“大卸八块儿”一样。功能系统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伴生的一个整体。心就是从运动方面对“那坨软组织”的总体称谓,而心智、灵魂和心灵是从各自的功能角度对“那坨软组织”的特称:针对心的认知功能而把心的认知系统叫做心智,针对心的精神功能而把心的精神系统叫做灵魂,针对心的情感功能而把心的情感系统叫作心灵。
所谓“心智”,就是在心的活动中,针对心的认知功能而言的心的认知活动系统。
所谓“灵魂”,就是在心的活动中,针对心的精神功能而言的心的精神活动系统。
所谓“心灵”,就是在心的活动中,针对心的情感功能而言的心的情感活动系统。
这个世界有且只有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所有的运动都是且只能是物质的运动,所有的运动现象都是且只能是物质的运动现象,不存在脱离于物质之外的纯粹运动。同理,也不存在游离于物质大脑之外的所谓“灵魂”!
虽然“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这不足为奇。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二者都是从外在功能表现上对相应的功能系统的称谓,是对物质的运动现象的描述,不是对物质本身的描述。
当对人体或大脑进行解剖时,我们看不出哪里是免疫系统,也指不出哪里是灵魂,我们看到的只能是物质,而看不到已消失的运动想象,更表现不出运动功能。即便观察到运动现象,那也是物质的运动现象;没有脱离物质的纯粹运动。
这层意思尤为重要!
这意味着“灵魂出窍”、“招魂驱鬼”、“借尸还魂”、“阴魂不散”,以及人死而灵魂入天堂或下地狱等等皆是荒谬的说法,皆是在自然科学尝未形成的蒙昧时期,人们对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产生的幻觉、幻像,都属于文化糟粕。在科学昌明的当代,理应把这种“非物质”的带迷信色彩的“灵魂”概念剔除掉,不能对那些神秘的、玄幻的、灵异的观念以所谓“信仰”的名义来麻醉自己、迷惑世人。这是最容易阻碍人的认知能力,最容易禁锢人的认知格局的错误认识行为。
这个世界只有物质和物质的运动,这里所讲的一切,只有物质大脑和物质大脑的运动,别无其他。——这是最基本的求是精神。
人是被文化的裸猿,文化是符号化的心理活动内容,文化是通过符号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内容压缩成一个“文件包”,成为一种固定的心理模式。这个“文件包”就是我们通常运用的语言、文字、概念、命题、观念、理念等等。因此文化是模式化的心理活动内容。
裸猿在被文化的过程中,部分文化观念就根植于大脑记忆,性格就组装上相应的文化模式,心理就注入了一定的文化内容。组装上文化模式的性格,就叫做人格;注入了文化内容的心理,就叫做意识。
所谓人格就是由脑组织的生理结构特征所客观决定的,由外在信号反复频繁地刺激大脑神经而形成的,由被文化的文化模式所确定的心的活动方式的固定模式。
简言之,所谓人格,就是组装上一定文化模式的性格。
所谓意识,就是心按照人格所决定的固定模式进行有序活动时所产生的活动内容。
简言之,所谓意识,就是吸收了一定文化内容的心理。
意识在活动状态上包括潜意识和显意识。在内容上意识由认知、情感和精神三个部分构成。
人格与意识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这样,没有被文化的动物,包括没有被文化的裸猿(如印度洋北森提奈岛上的现存裸猿)就只有性格而没有人格,只有心理而没有意识(终于可以迎合一下人类的自大狂了)。
人的人格和意识会通过言谈举止、所作所为表现出来。
其中,在形式上,气质便是内在性格模式的外在表现,人的气质便是内在人格模式的外在表现。
在内容上,认知、精神和情感便是内在心智、灵魂和心灵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人的认知、精神和情感便是内在心智、灵魂和心灵的意识活动的外在表现。
气质与认知、精神、情感的关系是表现于外在的形式与蕴含于内在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因此,可以说:气质是人的认知、精神和情感的外在长相。——通过一个人的外在气质,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人在认知方面的诸如儒雅、书生气、文质彬彬、肤浅、、幼稚等等;在精神方面的诸如洒脱、高雅、畏缩、低俗等等;在情感方面的诸如善良、热情、自私、冷漠等等。
这些意识的内容经过长期地持续存在和沉淀,就会凝固在、体现在外在气质之中,从而看得见、感觉得到,但就是说不清。因为一旦能够说得清楚,那就是具体的聪明或愚昧、自信或自卑、高雅或低俗等等意识的内容了,而内容不是气质本身,气质本身是外在形式而不是内容,无法用具体内容来描述。对气质的“说不清、道不明”,根源即在于此。甚至说,气质必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旦能“说清道明”就已经不是气质了;气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也。
那么,如何来识别和阅读一个人的气质呢?
在意识活动的发展变化中,认知、精神和情感各自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
其中,情感状态是最易变化的,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喜怒哀惧的情绪波动,但一个人性格中固有的热忱或冷漠等基本情感特质却是难以改变的底色,这种底色会通过气质表现出来。
其次,认知水平随着个人学习和阅历的增加而不断提升、变化发展,但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因此,认知水平的变化幅度不大,比起一日三变的情绪要相对稳定得多。一个人性格中固有的自信或自卑等特点,很难随着岁月而改变,它们会通过气质相对固定地表露在外。
其三,最不容易变化的就是精神状态。虽然精神状态会随着个人暂时的处境好坏,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等因素而发生波动,但一个人的境遇和身份地位却是长期形成的结果,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例如警察的霸气、保安的匪气、行政人员的傲气、医生的冷气、商人的客气等等。要改变这种精神状态显然要比改变情感状态、认知水平困难得多。同时在青少年时代就已形成的性格中的内向或外向、洋气或土气、温柔或粗鲁等等精神特质早已固化在气质之中。无论后来拥有怎样的财富、地位或名誉,都很难改变,甚至伴随终身。
由此可见,精神状态是气质中最稳定也是最主要的因素。
一方面,情感状况和认知水平可以通过“装”、“吹”来掩饰想掩饰的,张扬想张扬的。但一个人的灵魂如何、精神怎样却是很难通过人为的方式来掩饰或张扬,而是很稳定地通过气质真实地呈现出来。
另一方面,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通过言谈举止、所作所为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把握,单看气质并不可靠。相反,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通过言谈举止、所作所为来反映,并不准确,也不及时,而通过气质看一眼便知,或说,气质更能准确地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气质是精神状态的主要识别途径。
以上是讲气质与认知、精神和情感的关系问题,以及对认知、精神和情感的认知把握问题。
如前所述,认知、精神和情感是相应的心智、灵魂和心灵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认知、精神和情感便具有什么样的心智、灵魂和心灵。那么,如何由认知、精神和情感来描述形容相应的心智、灵魂和心灵呢?
依认知格局的大小,通常用智慧或愚昧来形容心智;
依精神格局的大小,通常用高贵或低贱来形容灵魂;
依情感格局的大小,通常用博爱或冷漠来形容心灵。
这就是说,“智慧”是对心智的形容和描述,“智慧”是指心智的智慧;“高贵”是对灵魂的形容和描述,“高贵”是指灵魂的高贵;“博爱”是对心灵的形容和描述,“博爱”是指心灵的博爱。——人的内心世界就是由心智、灵魂和心灵共同弹奏出的三重奏。完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