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决定和行动无可避免受到环境影响,而技术正是当代人类生活环境中最重要的部份——不论就量或质而言。技术之所以拥有这样的影响力,是因为技术一方面能够形塑人们如何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则导引人们在世界中的行为。上次我们讨论前者,这次我们聚焦后者。
科学与技术元勘(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经常简称 STS,有时译为科学与技术学)这个学术领域对技术有许多看法,其中一种就是把技术视为某种形式的剧本(script)。众所周知,剧本包含着对演员的各种动作要求,比如什么时候该站、该怎么站、又该站多久。技术也一样,包含着对使用者的各种动作要求,比如该怎么用、能怎么用、或者用多久。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让我们照旧从例子开始。
台湾高速铁路的站台排队线(见地面)试想这个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动作:排队。相信很多人搭乘过不同等级的铁路系统,一定对于月台上的等车状况有不同体验。一般铁路(较旧)的列车进站,大家挤到车箱门边,自然形成一个三角形人阵——很少有人排队。相反地,高速铁路(较新)的列车还没来,乘客经常已经依序站定,形成一条人龙——大部分人都排队。是什么造成如此相异的景象?人群差异——教育水平、工资状况——或许是个原因,但我们仍要注意另一个关键:贴在站台地上的黄色引导线。
黄色引导线,就像电影剧本,说着:「请沿线站成一列。」乘客就是演员,按照剧本演出。不按电影剧本演出的演员可能被导演骂,而不按技术剧本行事的乘客则可能被瞪视。至于没有这种技术剧本的一般铁路站台,只好由大家随意发挥演技。黄色引导线虽然没有「规定」人们该做什么,但显然「规划」了等车乘客的行为。不管是用磁砖铺成,或仅仅只是贴个胶带,都有相同的效果。这种技术非常简单,但效果通常很大。
有的技术剧本很强,依靠它的「物质性」来发挥作用。比如「减速丘」——就是路中间黄黒相间的弧状突起。这种技术太过稀松平常,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称。缓速丘的技术剧本显然是:「经过我的时候请慢下来!」如果你高速开过或骑过,轻微一点屁股会痛,中等损失可能是花钱修理避震器,严重的话说不定会翻车(网上真的有这种影片)。很少有人不减速,因为这种技术剧本不像黄色引导线,它有着扎实的物质限制,很难说忽略就忽略。
塑料杯与纸杯——你比较容易丢掉哪个?相反地,有的技术剧本很弱,依靠的是释放「晦涩的讯息」。纸杯和(比较厚的)塑料杯就属这类。假设有两个十分相似的全天聚会,一个把纸杯放在饮料旁边,另一个则放塑料杯,你觉得整天下来,哪个聚会消耗比较多的杯子?答案明显是用纸杯的那个。用塑料制成的杯子,隐约地透出「重复使用」的讯息,而纸做的杯子即使用上整天不会软烂,却一直散发「丢掉我吧」的暗示。不一样的技术剧本,会造成不一样的场景与剧情。
想要理解人们的行为,很多时候可以观察他们正在依循什么样的技术剧本。而想要预测某个技术对人们生活影响,也可以从分析该技术带有的剧本开始。改变人们用来认识世界的技术能够间接改变人们的行动,而精心设计的技术剧本更能更直接塑造人们的行为。这两种对人类与技术关系的理解,未来将带着我们追问那些本来「只属于人」的议题——「道德」和「政治」。
本文(不含图片)刊登于台湾《周刊编集》第 4 期,2017.09.20注:对「技术剧本」概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Akrich, M., & Latour, B. (1992). A Summary of a Convenient Vocabulary for the Semiotic of Human and Nonhuman Assemblies. In WE Bijker & J . Law (Eds.), Shaping Technology / 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 (pp. 259–264).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