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回家是平常的一个想法,一个习惯,也许这就是植根于土地情缘的我们最大的特点。有时候自己都觉得好似老家的一个过客,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伴随着我们的或许就是午后的黄昏,又或是傍晚的晨雾。心情愉悦,一切皆景。此刻浮现在脑海的每一个景色,皆是那么独特,虽然眨眼而过,可是又都着有颜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76804/99709071366c03c5.jpg)
平常总想着,自己还是个孩子多好!回到家,美梦成真,在父母眼中长不大,还是那个曾经的孩子。或吆喝,或批评;或关心,或商量。不用把自己的情绪拿个塑料袋子装起来。在这里,你就是你。不用遮遮掩掩,就好好享受这灵魂的湾港。
回到家,房间已经收拾妥当,不用拎包,即可入住。过年了,是时候添些新装。不过金主在哪?全在家长。哪怕是平时节俭的他们,此刻也是欢欢喜喜的掏出东西,满足着我愿望。其实费用无所谓,只不过该开的玩笑,一句不少;该接的地方我们依然去接。在他们眼里,我们孩子挺好。无关乎成年,无关乎孝道。
年味淡了吗?似乎也没有。挨着路边摆摊的,那是相热闹。卖灯笼的,买烟花的,买对联的,买菜的。每一个都送往迎来,照顾着顾客,努力着生活。你的一句询问,一个眼神儿,此刻都成了他们的重点照顾对象。
门对买回来,拿过熬一把浆糊。一个人服务,一个人贴春联。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做着,绝对不是应付。不认真些,少不了爹娘的提点。左右对仗,寓意美好。倘若自己可以,真想红纸一铺,毛笔一捏,书写美好,恣意生活。
大年的夜来了,调馅,和面,擀皮,包饺子。几个人忙碌,几个人忙活。饺子包好了一些,首先是给长辈送过去的。不知是为何,但是也不用怎么解释。这是规矩,是习惯,是每一年都这样。待到那饺子包好,在吃饭之前,这鞭炮也就燃起来了。噼噼啪啪,火光四射。老年人捂着耳朵,孩子则在远处看着。跳动有声的精灵,一声接着一声,一家接着一家,似乎是赶趟,都跟着响了起来。
有些人就等着守岁,有些孩子就等着收红包呢!凌晨十二点一到,那祝福的消息就铺天盖地地发了过来。第二天天不亮,大人们便把孩子叫了起来。出门,见长辈,拜年。那街上的人,一家子一家子的,几家子几家子的,平时哪有这般热闹。那一家人多,那气势真就不一样。屋子装不下,就轮流着。
随着过节,庙会也就开始了。忙活完之后,夜晚逛下庙会也不错。几个人,我当司机,外甥请吃饭,外甥女请吃小吃卖小东西。虽然我是个舅舅,可是耐不住他们孩子的兜里有东西啊!要是姐姐在,那么她就绝对成了我们的坑人对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76804/716cbf395a471656.jpg)
小孩有钱的时候就是不一样,平时蹑手蹑脚,此刻豪爽的很。可是花自己的钱给别人买东西,这就有点不容易了。不过有自己的存在,连哄带骗,柔和姐弟的事情,我这当舅舅的可是不少出力。这饭不是白吃的,咱们也不少动脑子。
打游戏,建房间,赢人头,发红包。年过的七七八八,虽然短暂,但是每一天,都好有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