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问我:回到从前我最想选择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读大学!
对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应该未曾忘记“恢复高考”喜讯,也未曾放下自己的大学梦。但是,众多的因素,让无数的优秀学生止步于“中专文凭”,我也不例外。
虽然参加工作后,我通过六年的函授陆续完成了大专和本科的学历提升,也算做了几天的大学生。但是,始终全日制的四年大学洗礼依然是我难以忘却的梦。
每每羡慕身边的大学生新同仁,每每聊起我的“大学梦”,他们都会安慰我:当时的中专生更不错。
哪里不错?多一些阅历、多一些经验、多几年工作、多一些担当和责任……一切不值一提!
短短二十多年,历经的八次教改,从“双基教育”走到“素质教育”,再到“核心素养”的兴起;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工具的身份到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再到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一切的教育变革,一切的全球信息化教育。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头脑里的知识越来越空。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人民教师,唯一的途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记不起二十多年来因为什么而自己选择了“安逸”,或身边的环境影响、或没有走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机遇、或往常生活在流于形式的各种培训中、或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归属共同体,又或者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居安不思危”的人。
不知道是网络的发展机遇,还是近两年的疫情居家“逼迫”,短短两年我很庆幸与很多生命中重要的他人相遇、与很多生命中重要的团队相聚。
或许不少人看我——淡定、从容,见多识广,思路清晰……一切都是表面现象。如果说我优秀,更是愧不敢当,我只不过走出了人们习惯的“舒适区”而已。
然而,走出“舒适区”是痛苦的、孤独的、寂寞的,更是迫不及待的。
可曾想想——用短短两年的浅层的学习去“拯救”二十年来落后的“大脑”,我能沉得住气吗?
于是,两年来,紧张、焦虑、自责、逼迫……一切都是因为我太迫不及待了。
或许不负责任地讲,在这一条成长路上我可以慢慢来、不着急,可是孩子们的成长能等吗?说严重点,如今的“教书人不读书”的大问题,陈旧思维下的“误人子弟”谁来买单?
从自己的初中语文专业知识的提升到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从促进自我幸福感到对学生管理的民主化、爱心化;从课堂教育教学到家庭教育指导;从新网师到爱研会,再到教育行走;从“互加”到好老师智库……
学习是互补的,接触的越多,视野越开阔,承担越多,成长也就越快。
可是,令我烦恼的是“记得的没有忘记的多”!
于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也不断地忘记,在众多的忘记中也不断地学习。面对外界如此“新”的教育样态,面对外界如此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总是沉不住气。
加入的学习共同体越来越多,书架上的新书也越来越多,心跳或许也越来越快,快得我快要窒息。
有时候提醒自己让自己走得慢些,退出了一些不紧急的学习、删除了大部分现实中难以实施的公众号信息、卸下了一部分面对课堂与学生外的书……
我,不再焦急。我时时提醒自己:我可以慢下来,我不能用短短的三五年就去弥补二十多年的空白。
慢下来了,也就会放下那迫不及待的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