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

作者: 托尔驴心灵 | 来源:发表于2021-12-09 19:34 被阅读0次
只要一息尚存,人就避不开影响力的话题。

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物,或者人与环境之间,均存在着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影响力。

倘若接触到人机体深处的情感,并认识到我们常常在不明就里的情形下,做出过各种形式的非理性行为,以致于不愿或无法面对其后果,那么,这是否会引起我们的注意,进而思考一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去感知和行动的影响力源于何处?它又以怎样的方式运行?

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基于能够得到的最全面的事实和想法---尽管它们并不完整---来采取行动,以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考虑到任何经验背后,都会有个更宏大的图景环绕着这一情形,不管是出于无知,还是出于获取的不充分信息,总之,二者均使得任何决断都透着主观的,以及有限的特质。

在我看来,正因影响力看似有强弱大小之分,而且人人皆有,所以它其实考量的是人对于来自承继、来自权威,或源于自由选择的信念体系---即影响力的诞生之地。

诚然,影响力可以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丰富、互相平衡的勇气和力量,但也可能为彼此带来削减或弱化,亦或匮乏或失衡。至于具体的情形划分,则端赖个体的影响力倾向于哪一种面向而定,此外,它还不尽相同,且因时、因人而异。

假使能够更进一步加以探索,便不难发现,信念体系,或者说影响力的本质,不管其表象呈现怎样的斑驳繁杂、光怪陆离,在根底里,均不约而同地直指同一个方向,那就是关于自我身份认同与定位的问题。

实际上,人从生到亡,始终都处于发展自我的过程当中。虽然踏着循序渐进的步调行进,但也不可否认,每当人体验到某种貌似自发的、独特的表达自己的存在方式之时,一种身份认同感就会随之而生。

不得不说,这会让人下意识地将导致其身份认同的所有认知纳为己有,接下来便顺理成章地把它划入其独特个性的势力范围,并以此做为后续行动的指导原则,既而再重复经验到类似的认同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我身份的确定性。

虽然这样的探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仅限于用言语明示的方式进行,但经年累月的潜移默化,无疑还是会激起内心的动荡和改变。

因此,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个人在周遭主动或被动的影响之下,才会对自身定位不断加以调整,且逐步形成一簇或具有建设性,或具有破坏性的内在情感,并在与外界交互时投射出去,再重新拧成一股影响彼此的力道,于推动事情或关系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个体身份的认同感。

需要强调一下,自打这一进程开始运作,人对于自我认定的身份不仅会深信不疑,而且还会时时刻刻地捍卫其有效性。而那独具个人特色的身份证明,即信念体系,也将伴着该进程的深入,逐渐地被加强和固化下来。

换一种说法即是,对于“我是谁”这一亘古谜题的认知和领悟程度,决定了人们行为的动机、追寻的目标、对外部的应对方式,以及最终的结局。

有意思的是,反观人出生之时,尽管都拥有完整的人类基因,但却如同白纸一样充满无限的可能性,而且不隶属于任何一个确定的社会范畴或分类。

可是,随着适应过程的展开,个体则逐渐习惯选择和吸收、评价和应用其特定环境所持有的思想和价值观,并不断被影响、渗透及同化,既而成为社区的一分子,使生活好似有了真实的连贯性。

与此同时,交织在一起的创造自我和社会的所有元素,囊括了行为、思想、感觉的方方面面,更是为确保影响力的高度统一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可能性。

事实上,头脑中保留的无数概念和记忆,经由主客二分的方式被存储下来,所以使得绝大部分人难以从统一性的视角去看待一切,故而在与外界的交流当中,他们可能从未意识到,无论自认为多么严丝合缝的应对,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局部及片面的痕迹。

举例来讲,每当人看重或轻视某一对象或事件时,他们已经在施加局限性的影响力,而并非在宣称事实。原因无他,基于主观臆断的想法或陈述,已然有失偏颇,无论对人对己,必将产生无形、有形的消耗和损失。

况且,每当人在行动中感受到自己的情感,思考着自己的想法,其个性化的影响力就会发展壮大。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是区分自己与他人这一心态的必然结局。

不管怎样,人对于内在统一的认同程度,以及看待自我的态度---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都会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人生际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既然如此,那么,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论其根源有多深远,对自身影响有多广大,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对于一位紧随其思想前行的聆听者来讲,他(或她)能够轻易进入头脑创造的过程,亲自目睹那些极富创意的信念,如何对既定结果产生影响和作用力。

或许,这个过程仅仅是一个更大过程的组成部分,只不过受其影响才被衍生出来。说不定每个人都很清楚,事情并不像它们看上去的那样,至少无法通过表象窥其全貌、眼见真实。

简而言之,因着信念系统本身的不和谐,人所发挥出来的影响力,大多是建立在此消彼长的矛盾之上的空中楼阁,所以其基础非但不牢固,而且也不究竟。这无疑导致了人行走的路径常常崎岖不平,并且充满了苦闷与不尽人意。

遗憾的是,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一模式已经趋于无意识的自动化,使得他们不自觉地依赖或遵循它,而且重复陷入相似的情境无法自拔。

而鲜少有人意识到,指导言行的根源,并非来自更迭的脑细胞,而是源于创造信念体系的心灵。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一旦人的内心世界开始愈合,原有的支离破碎将得到有效缓解。而它投射于外部的碎片感则会逐渐消退,界时,人或许不再稀里糊涂地过活,也不再继续踩着以往的轨迹前行。

由此可知,经由整合性的心灵创生出来的信念,无疑将裹挟着和谐一致的影响力,波及四面八方,令人们能够带着某种务实的效率,在自动摒弃主观的行为模式之际,从容而恰当地处理现实中的事务,而无需费尽心机,甚至时刻互相防备和猜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pm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