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想让10岁的儿子先做好作业再玩。
妈妈:“儿子,先把作业做好了再玩。”
儿子:“为什么我不能先玩了之后再做作业?”
妈妈(有点生气,声音也抬高了不少):“你怎么老是这个样子?叫你‘快点’你就说‘慢点没关系’;叫你‘做作业专心认真点’,你却说‘专心认真个鬼’;叫你‘不要大喊大叫’,你又说‘大喊大叫又怎么了’,我都快要被你气死了!”
儿子(也抬高了声音):“你不也在大喊大叫吗?唠叨妈妈气死了才好呢!”
妈妈(更气了):“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我真是养了个冤大头。“
孩子慢慢地长大了,和父母之间的争斗、争吵也在慢慢地升级,是什么原因呢?
1.
妈妈让孩子先写作业,是考虑到如果先玩后写作业,作业完成的晚会影响晚上睡觉,睡得晚了第二天早上就可能起不来,就可能迟到。
但玩是孩子的天性,先玩一会再去写作业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可是为什么就会吵起来呢?因为各唱各的调。
养孩子,就是渐渐将孩子的天性引导到一定规则上的过程。当然,这个规则是老师和家长认可的。
但是这个引导转变的过程,如果采用强硬、控制的手段,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
出于天性,孩子想先玩儿,但不能说一个10岁的孩子不知道完成作业。只是当孩子听到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按照妈妈的规则来执行的时候(每一件事情都在妈妈的掌控之中),会产生本能的反抗,于是母子互怼的情况就出现了。
2.
孩子6、7岁刚上学,妈妈说做完作业再玩儿的时候,孩子不一定会有如此的反驳,可能真的就去做作业了。
可孩子在长大,渐渐的就不想事事被妈妈安排控制,就想要一些自主权。这时候如果妈妈还是想要事事控制,孩子反抗的情绪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所以在这场母子互怼中,孩子并不是在就事论事儿,而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这种逆反也同样存在于每一个成人身上。比如,领导安排你一项工作,到了时间,领导催促,“怎么还没干完,还不赶紧去干”。你心里舒服吗?想不想骂他几句?
但我们和孩子是有区别的,我们会装,不会当面怼回去。
3.
抛开情绪,如果按照道理来讲,我们都知道时间是有限的,要做的事情却很多,应该凡事都提高一些效率。但是对于人来讲,很多时候不会按道理来做。
所以,当我们要和他人沟通的时候,首先要顾及对方的情绪。如果一句话激起了对方的负性情绪,即使这个事情背后的道理再准,再应该,对方也不可能接受。
我们原有的思维都认为,我讲的是道理,是真理,事实就是如此,你就应该遵从。前面情景中的这位妈妈便是犯了这样的错误,认为自己讲的都是对的,就忽略了孩子听到这些道理后的感受,忽略了孩子的情绪。
引导孩子慢慢地适应社会规则,需要一些办法,而这些办法需要适合孩子心理特点。如果没有对孩子心理特征的充分理解,贸然行动,很可能会南辕北辙。
4.
父母除了指挥,除了命令,还有其他办法吗?有。
一是心平气和的说。孩子,现在8点了,你作业还没写完,还要写吗?这就不是命令了,这是建议。
有家长可能会摇头了:如果这么温柔管用,我还用整天吆喝?
那我问你:你现在吆喝还管用吗?等他20岁了,你吆喝还管用吗?
二是提前做计划,提前告诉孩子你的计划。例如,孩子,我们10点睡觉,作业要在9:30之前完成,好吗?
有家长可能又要吆喝了:他要能按计划完成我还用吆喝吗?
是的,孩子吗,总还是想着玩的,刚开始他们的脑袋里可能连什么是计划都搞不清楚,但这不正是需要我们父母教会他们吗?
提前告诉孩子要做什么事儿,并且取得了孩子的承诺,孩子基本上能够做到的。尽管几点睡几点起都是家长给安排好的,但是这样做好处是,会让孩子有种操之在我的感觉,这种自主的感觉每个人都是喜欢的。
作为孩子,总会在天性和纪律、规则之间有摇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耐心与信任,用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孩子。
5.
妈妈看到孩子那样磨蹭、不写作业,着急是难免的,于是就会忍不住的频繁提醒、催促孩子:快点,快点,快点……
但问题是,妈妈的这种提醒与催促只是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却不能解决问题。
妈妈首先要做到就事论事,而不是像个孩子似得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蓬勃育儿社,应对有方,育儿不愁!关注同名微信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