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课堂的失误
----考试的反思
这次考试结束后,成绩考的非常令人沮丧。一套卷子,只有一道题没有多次讲,多次强调。剩余的题目,都是不止一遍的讲过。现在问题就是讲的时候学生都会,为什么考试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会呢?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是个原因,难道没有其他的问题吗?除了反思学生的问题,有没有老师的问题呢?说实话,没有勇气这么做。很多时候,敢于向别人的问题开刀,却没有勇气去找自己的问题。
缺少家庭作业
我一直认为,初中的学生在校的时间长,没有必要和小学一样布置家庭作业。不知道为什么大脑中一直存着一个怪思维,初中的学生没有必要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应该在学校能够学懂。其实,恰恰这是一个漏洞。数学这门学科,学生能够听懂,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训练,会什么也记不下。而且根据艾浩宾斯遗忘曲线,学生的遗忘率在刚学完的几个小时之内是最快的。因此,如果当天所学的内容不能够及时的复习,就会降低学生的掌握程度。初中学生的课程多,几乎所有的在校时间都被安排课程和活动,没有时间属于学生。不对学生进行强行的要求家庭作业,学生不会及时的复习。家庭作业可以量少一点,但是必须每一天必须有。这也解决了一种困扰我的问题,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复习,数学怎么能够好呢?同样的,没有及时的作业,数学怎么能够好呢?
练习册不能够当天完成
初中的学习课程比较多,感觉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没有要求学生当天的练习册,必须当天完成。导致过了很长的时间,学生都没有完成作业。完成练习册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温习知识过程。练习册的量不是很大,一节课只有七八道题目。大多数学生基本能够会做五道题目,剩下的题目可以留下老师讲。当天完不成作业,后面累计就会越来越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完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知识遗忘很多,更加不会了。因此,当天完成作业是学生的必备要求。我一直忽视这个环节,导致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复习。
布置作业,但不及时检查
尤其是周末和假期的时候,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数学作业。假期回来之后,不去及时的检查。没有及时的检查,学生会慢慢地偷工减料的完成作业,甚至不去完成作业。学生不做作业,很多时候,源于老师布置作业,没有及时的检查,导致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方式。因此,有布置任务,一定要及时的检查,这是对于任务质量的保证和对学生的一种警示。
学生没有审题的习惯
学生不审题,没有审题的习惯。学生看到题目就是做,从来不去认真的读题。尤其是后面的大题,无论简单还是难,都选择放弃。这种审题的习惯培训师缺少的。很多时候,没有刻意训练学生阅读题目,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会让学生学的更轻松。刻意的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讲透题目
说到讲透题目,这是对于后进生和中间生。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某个知识点很简单,当看到学生不会的时候,讲的不够清楚。如果能够对于后进生进行及时的详细的讲解,让他们理解了知识点。很多时候,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难点和关键点不能够突破,如果老师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学生就会真正的掌握。很多时候,学生徘徊在问题的外边,老师又不能解决。因此,碰到学生一个问题不断的重复犯错的时候,就应该给学生详细的讲透题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