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零食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那口袋里没有半毛钱……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 如歌词中,零食因童年而受宠追捧,童年也因零食的存在显得幸福。虽然我小时候物质远不及今天丰富,零食也可以说是匮乏,但是它们简单、质朴。
炒面是我童年记忆里永远抹不去的一丝甜蜜,龙口的炒面是喝的,民间叫“chao”发音三声。新收的小麦炒熟后粉成面粉,取几勺放入大碗中,加两粒叫做“糖精”的化工甜味剂。炎炎夏日,用自家压水井里汲上甘甜凉爽的井水冲开,在碳酸及果汁饮料极其罕见更没有冰箱的年代,这一份原生态饮料,凉爽香甜的感觉无与伦比。也有人喜欢少加点水,制成一碗黏稠的炒面入口,有种很特别的面香,甜丝丝的感觉。
那时白糖虽然不是奢侈品,但手头拮据的家长是不舍得让我们用来冲炒面喝的。记得有一日,我到姑姑家做客,疼我的姑姑给我用白砂糖冲了一碗炒面,那个甜,当真甜,甜在喉咙甜在心间。第二日在自家中,回味着昨日的甜香,我偷偷多放了两粒“糖精”在碗里。一喝,傻眼了,味道却是苦的,我这才了解到“糖精”放多了是苦的。但我还是一闭眼,将整碗苦水倒进了肚里。
还有一种原生态零食,当玉米长到一米多高时,嫩绿色的玉米杆是甜的,大人们称之为“甜”,去掉坚硬的外壳后咀嚼茎干饮取甘甜的汁液。所以每次摘完玉米后,都会挑些甜甜的玉米杆吃,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很爽。
嘭!嘭!”几声爆响,打碎了乡村的宁静,整个村庄都弥漫着爆米花特殊的香味。我们又兴奋起来了,这是每一个乡村孩子的节日。取了玉米粒,拿两毛钱的加工费,便可以享受爆米花的美味了。
捧着半包五香瓜子可以安安静静地消磨一半天的时光,五香瓜子多是自封装在塑料袋里的,称好的瓜子装进塑料袋中,用小锯条卡住塑料袋口,放在燃着的蜡烛上烤一下便封闭完成,五毛钱一袋,袋上印着:美味香瓜子,老少咸宜。瓜子有两种:白的和黑的,黑的吃到最后手上就满是黑糊糊的了,舔一下,还有点咸咸的。
参军的叔叔捎来了压缩饼干,那个时候,记忆中的饼干只有“青食”的钙奶饼干,一块梆硬灰乎乎散发着特殊香味的压缩饼干可谓罕物,先是一小点一小点的抠下来,将那粉末放在舌头上,从未品尝过如此的美味,实在控制不住诱惑,就干脆一大块塞进嘴里,狠狠地嚼碎,混着满口的唾沫吞下去了。
麦乳精的包装和现在的瓶装咖啡差不多,瓶里面是奶白色小颗粒,用开水泡开,甜中略带有一点点奶香味道,这在当时属于高档食品了,通常是我生病时或者平日给爷爷奶奶享用的。我时常偷偷拿一些,放到手心里,用舌头舔着吃。
“女士香槟”其实是一种果味饮料,有一点气体,据说稍微有丁点酒精度数的,包装和啤酒瓶一样。想当初,自己对香槟的喜爱如醉生梦死一般,父母因其有点点酒精度数,总不让我多喝,最多两杯而已。
一毛钱一支的冰棍、两毛钱一支的雪糕,山楂片、山楂糕……罗列了这么多,我突然感觉我们的童年也很富有。这些零食有些至今还能买到,但离开了童年,缺少了那个环境,没有了那种心情,味道也随之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