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的心灵沟通

作者: 苏日娜_ab97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14:11 被阅读28次

          教师如何设计出优质的课程方案和教材,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获得成长,使教师自身也获得发展呢?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下简称课堂心理辅导),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课堂心理辅导的关注点课堂心理辅导关注的焦点是教师与学生心理与精神层面活动。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许多材料表明,不少学生的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是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一部分教师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造成的(有人称之为师源性心理问题)。可见要让每个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课堂环境,健康的教师人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

              如何关注师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活动?如何让教师积极的人格力量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这就需要认识、理解和建构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情感、动机、态度、价值信念,以及人际互动环境等。这些问题恰恰是课堂心理辅导所关心的领域,它既能够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又能够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可以说,心理辅导是实现有意义的课堂改革的重要途径。课堂心理辅导的实施重点课堂心理辅导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师生积极的心理和精神活动,注重人文关怀,从生命的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从这点出发,课堂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有:帮助教师建立科学的学习观和积极的人性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多元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策略,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和谐的课堂文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等等。在上述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中,我以为有四项尤为重要。读懂天生我才必有用

        积极的人性观,要求教师用积极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要有积极的信念。童年是生命旅程的开始,而不是比赛的终点。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变化发展的,相信每个孩子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教师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才会在教育和辅导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和热情,充满积极的期待,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积极的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激发创造力的内在动力。

       积极的学习心态包括自我意识、动机、情感与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它既有心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这是过去的课堂教学经常忽视的领域。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之间紧密相联,构成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用割裂的眼光,把人的生命活动肢解得支离破碎。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厌学情绪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有份调查对上海市72位校长和720名教师作过一次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学校学生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56%的校长和48%的教师认为是厌学。而只有5%的校长和10%的教师认为是违纪。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看有升学的压力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原因,从中观层面看有教师教学的原因,从微观层面看有学生学习失败的原因等。课堂中的动机激发主要针对后两种情况。课堂学习动机激发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这点出发,我们提倡以内部动机激发为主、外部动机激发为辅。因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具有更为持久的激励作用。

        一般来说,我们的教师比较长于外部动机激发,而疏于内部动机激发。内在动力与信念,是有意义课堂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如果仅仅满足于取得体面的分数,而却丧失了求知的兴趣,试问这样的分数又有多大的意义呢?上海市闸北区彭浦四中最近在探索课堂中的动机激励,提出共建自信于课堂,笔者非常赞同,因为它不仅让学生自信,还让教师自信。在具体操作中,该校开展表扬单进步卡活动,很受师生欢迎。学校要求教师填写的表扬单必须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抽象。

             有一位学生收到这样一张表扬单,你每天做广播操总是很认真,动作到位,精神饱满,希望继续保持。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话,但让该生深受感动,他写道:我十分吃惊,老师竟然连这点小事都看在眼里,这张表扬单是真真切切地在我手上,并不是说说而已,原来老师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我们……心里不知不觉涌上一股暖流。教师通过写表扬单活动,发现了学生许多闪光点,教育观念也渐渐地得到改变。有位教师说,表扬单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不仅让学生变得自信起来,也让老师变得自信起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迅速变革的社会里,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善于学习的人会落伍。而有效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建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有一种误区,即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学习方式,以为倡导探究性学习,就可以不要接受式学习。

           事实上,基础教育的大部分课程是需要接受式学习,没有接受式学习,学生怎么能够传承几千年人类文化的精华。我们需要反对的是被动的、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接受式学习,而需要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在课堂不外乎是通过学习获得两种知识经验,即间接知识经验和直接知识经验,间接知识经验主要可以通过有意义接受式学习获得,直接知识经验主要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获得。因此,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教师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只会讲授的教师就将受到现代课堂的严峻挑战。建立和谐的课堂文化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本质上就是和谐的课堂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

            和谐的课堂文化,首先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教学相长这句古朴的教育信条,用现代精神加以诠释就是学习共同体。课堂里不只是学生受到教益,得到成长,其实教师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它要求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而是通过角色转换与角色认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种转换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从单一的课堂领导者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换,即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建议者、同伴与朋友等。和谐的课堂文化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与情感的共鸣。尊重真诚理解,这是人本主义心理辅导的基本精神,也是建立民主师生关系的的基本原则。学会倾听是掌握理解的一把钥匙。佐藤学在《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

          学会倾听要求教师面对学生时,从眼神、语言、表情和身体姿态各方面,充满关注和期待,这对学生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心灵交融的课堂意义就在于,它能点燃学生和教师智慧的火把。

相关文章

  • 课上的心灵沟通

    教师如何设计出优质的课程方案和教材,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获得成长,使教师自身也获得...

  • 我看非暴力沟通

    在政式课上,我们学习了另一种的沟通方式叫非暴力沟通。 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沟通方式。 通过课上学习的很...

  • 心灵的沟通

    我是刘婷,泼斯喀木教学点三年级一班教师,今年三月份第一次现在泼斯喀木教学点的讲台上,那时候的我还没有毕业,站在讲台...

  • 心灵的沟通

  • 心灵的沟通

    心灵的沟通,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到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上,倾听对方的内心世界。 即使你不能给出建议,没有提供令人豁然开朗的...

  • 心灵沟通

    我是我生命的沟通师,透过守护卡,引领我未来的方向,生命不再迷失与困惑,一切最珍贵的答案都在这高级智慧里!与...

  • 心灵沟通

    最近学习了心灵沟通的课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个案作业。今天终于完成了第一个,也分享一下: 咨询个案一:2019.10...

  • 心灵沟通

    亲爱的牧遥, 今天我旁听了你与老师的联结。 牧遥,有幸从中认识了你:一位土生土长,有深厚的家乡情怀的壮家女子。我感...

  • 心灵沟通

    如果心灵是河流的两岸,那么沟通就是架在两岸之间的桥梁;如果心结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障碍,那么沟通就是消除障碍的良方。...

  • 沟通艺术一书 读书分享

    沟通让世界更美好 沟通是情感的桥梁,能够缩短心灵的距离,沟通是情感的火焰,能够融化心灵的冰块儿。沟通是情感的纽带,...

网友评论

  • 职业规划师:排版和字体要改改
  • 郑若娴Doris:认真读完了苏老师的这篇教学心理辅导小论文。如果老师们,都可以发自内心按照这些来开展教学,对学生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儿。第一段中间,有句重复的话。建议段落之间的结构可以更清晰一点。

本文标题: 课上的心灵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sg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