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香火(七)

作者: 星云_fighting | 来源:发表于2019-08-17 22:43 被阅读103次

村口东西南北相通的一个十字路口,一边住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他的身旁总是坐着村子里那些闲散的,或多或少的身体有病的,七八十岁的老人;另一边就是一棵粗大的杨树,夏天的时候,茂密的叶子成为了村子里不多的几把遮阳伞,这秋去冬来的日子里,唯有那些痴情的鸟儿依旧不离不弃地陪伴着。

这一天,依然不例外,爷爷正坐在那位老人的房檐下,一把拐杖斜靠在墙壁上,一边捯饬着烟袋管,准备再吞云吐雾一番,一边跟着老人们唠唠家常,聊聊曾经发生在故土上的人和事。

刚刚拍打着翅膀,从门前路口的树上往村子北边飞去的喜鹊,它们的歌声也几乎被房檐下所有的老人听到,曼妙的舞姿也一样逃不过这群似乎不那么专注聊天的老人们,他们的眼睛。

阴沉的天空,如同一个死心的人,一路上虽然喜鹊的歌儿几乎没有间断,但都不肯挪动乌云半步;可是此时,天空突然明亮了许多,也许是被那喜鹊深情的歌声所打动,心总算软了,悄悄地挪开了乌云;也许是人间的喜庆,惹的乌云羞涩地退却了……

跟爷爷打了声招呼,我就推着车子往家里走去了。

故乡土上的一切,就是那么神奇地存在村子里,不管是生死这样的人生大事,还是小到谁家死了一头猪或者谁家的菜在集上卖啥价,都会在乡亲们茶余饭后闲聊中,传遍村子的东南西北。

这不,对于喜鹊的歌声,老人们最有发言权,通过他们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一准是村子里有喜事或者有贵客登门,可是,又好奇究竟是谁家有喜事或者贵客呢?

村子南北相通,乡亲们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只要你打听,一准是一清二楚。

这天晚上,临近乡亲们喝汤(稀饭)的时候,爷爷也就搭着烟袋管,从村口拄着拐棍,一步步地回家吃晚饭。

一如往常,一家人围在小方桌边吃饭,爷爷总是竹筒倒豆子般地,把他每天在村子里看到的或听到的,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通过闲谈的方式一股脑地倒了出来,喜鹊预言的喜事也就是在这种闲谈中传入我的耳朵。

“刚在寨外,听说北头老孙家的老大今天又添个闺女,难怪喜鹊一直叫着往北飞!”爷爷一边吃着馒头一边慢条斯理地说着。

“额,老大家前两胎不也是闺女?这下子又是个闺女,估计今后还要遭罪,为他们孙家传香火!”奶奶一边喝着玉米稀饭,一边略有怀疑地说着。

“是啊,老孙家一下三个千金,不过生还是要生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啦,毕竟闺女早晚都要嫁人的,还是要靠儿子顶起一片天,养老送终。”爷爷貌似很肯定地接住话茬。

“嗯哼,真是穷讲究,现在不比过去了,生活成本也逐渐高了,生的多能养的好么?!”父亲不屑地说。

“先前老辈子常言‘闺女孝,孝在路上,儿子孝,孝在床前’,所以依我看,能生还是最好生个儿子,也算后继有人,既符合传统观念,又不失面子,免得人们背后说是“绝户头”。”爷爷有理有据地分析着。

我也只管吃饭,不打岔大人的话,从他们谈话中得知,原来是暑假见的那个孙家姐姐生了个闺女。

性子急躁的奶奶立马催促跟爷爷说。

“赶紧吃饭,吃完该干嘛干嘛,我也好刷锅!你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老孙不会操心?真是的!”

“老东西,大晚上,急那么很干啥!”爷爷一边埋怨着一边麻利地吃着饭。

夜色渐渐深了,故土上的一切都朦朦胧胧地被夜色笼罩,乡亲们也逐步进入了梦乡。

冷清的冬风,把薄雾般的夜色吹散了,公鸡的打鸣声也是循序渐进地传遍村子东西南北,村子里的炊烟夹杂着早餐的香味飘向空气中,进入乡亲们的鼻孔。

吃过早饭后,爷爷拄着拐棍,我手拎着篮子,陪他一起去村北头一个乡亲家里买鸭蛋。

正当我们从那个乡亲家里买完出来,在南北相通的中心路上走有几十步远,遇到了迎面而来的孙家三叔,先跟爷爷打招呼,一边递烟,一边热情问候。

“四叔,你这爷孙俩在哪?走上屋坐坐去。”

“这不买点鸭蛋,听说鸭蛋对于中风有一定缓解作用!听说你家老大又添了个闺女,啥时摆满月酒?回头去你家沾沾喜气!”爷爷一边指着篮子里的鸭蛋,一边笑着接过烟说道。

“哎,甭提了,本来想着这回可该生个男娃,来继承我老孙家的香火,没成想又是一个赔钱货,还摆啥满月酒?!啥时能给俺老孙家添个男娃,再摆酒席也不迟!老大媳妇这会还真以为是功臣,指使着老伴在家给她伺候月子,你又要忍着不能说,真是时代变了啊,四叔!”三叔对爷爷一通地抱怨。

“时代确实变了,政策也好了,不比过去了,所以思想也不能差太远啦!现在呀,生男生女都一样,只要教育的好,都一样是孝子,一样传承你身上的血脉和家族的香火。”爷爷一边宽慰着,一边准备往回走。

“可是大家都一样,想要个男娃,能顶起家庭重担,做一个顶梁柱,让家族繁荣!四叔,不上屋坐坐么?”三叔一边指着前方不远的家,一边跟爷爷说。

“先不去啦,改天路过再去吧”爷爷热情地回着话,开始继续往回走。不知藏在村子北头的哪个角落的几只喜鹊,突然歌唱着从我们的头顶飞远。

三叔客气回话地回音也在喜鹊的歌声中弥漫开来,消失在空气中,消失在故土上……

相关文章

  • [乡土]香火(七)

    村口东西南北相通的一个十字路口,一边住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他的身旁总是坐着村子里那些闲散的,或多或少的身体有病的...

  • [乡土]香火(六)

    跟着爷爷,一步步地走到家。只看奶奶坐在院子的枣树下,手里拿着一把芭蕉扇,不停地扇着扇子;父亲一只手正拿着纸,一只手...

  • [乡土]香火(八)

    几个月后,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的鞭炮声首先响了起来,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村子里乡亲们不管有钱没钱,都不约而同地...

  • [乡土]香火(十)

    冬风依旧时不时地肆虐着,但一点也不影响数九腊月的到来,阻挡不了年味的逐步充盈。 过了腊八就是年,这话一点也不假。腊...

  • [乡土]香火(十一)

    几个月以后,我已经进了县城读书,中学时代的最后一年,对于故土,故土上的三叔一家再也没见面过。 学业的紧张,导致我一...

  • [乡土]香火(五)

    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暑假里的时光在忙碌,苦闷,彷徨中,平平淡淡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对于初中毕业后,接下来的岁月,该...

  • [乡土]香火(三)

    我的家,此时此刻,在经历了变故后,由奶奶接替了家务上的琐碎,代替母亲作了家庭女主角,为父亲分担了部分担子。 农历四...

  • [乡土]香火(四)

    时间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岁月也不得不包裹着我们前行,经历着人世的酸甜苦辣。 没多久,小学毕业后,离开了那个不大不小...

  • [乡土]香火(一)

    伏牛山的牛头一直矗立在故乡的西边,淮水与汉水的一条支流汇聚在一起,从故乡与伏牛山脚下的空隙里曲曲折折地穿插进去,流...

  • [乡土]香火(二)

    自从孙二爷去世后,如今也过了好多年,他们家也几乎淡出了我的视线。一个村北一个村南,平时的生活中几乎很少有交际,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香火(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im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