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就是艺术的审美规范,就是一部艺术品美之为美,就是艺术的“伦理学”。
可以这么说。但是,美学的价值在于它对于人生的理解的突破性,这种突破性在于表明一种生命(人的)的更为高尚的目的,人的更高级别的尊严。
懂美学的人,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之中,能够摆脱庸俗的观念,理解到艺术品的伟大的肯定生命的使命。
比如,对于《楚门的世界》,庸俗的解释是,我们不能生活在幻想之中。其实,这部电影可以解释为,我们的生活,由于机械的目的,已经变成虚假的,生命的目的就是在于认清虚假,勇敢地追求真实的人生。但是,戳穿这个虚假,却千难万难。
可以说,庸俗的解释,是一种乐观的解释,而美学的解释是一种悲观的解释。那么,为什么悲观的是一种积极的呢?
这一点我们可以引申一下,为什么悲剧一直受到肯定,甚至历来哲学家都称之为积极的呢,称之为有益于人生的呢?
悲观,为什么成为积极?就在于,悲观将人的处境设想为一种最为艰苦卓绝的境地,然后能从这种艰苦卓绝的境地中发现人的尊严。
对于这一点,为什么庸俗的解释不能被称为美学的,艺术的解释呢?关键在于,庸俗的解释是一种说教,而美学的解释的侧重点是展示。
庸俗总是告诉人们“你应该怎么生活”。而美学的语气却始终都是“你的生活是怎样”?说到这里,我们介绍下今天推荐的电影《楚门的世界》。楚门从出生开始,就活在摄像机的监视之下,就活在一个剧本之中,一个电影之中。他周围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乃至于他的妻子。并且,不断有人提醒他,不要逃离他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你成长的过程之中,是不是很多类似的说教。他一次次地试图逃脱,最终都失败。但是,直到有一天,他冒险成功,来到他世界的边缘,一个优雅的谢幕,脱离虚假的生活。
其实,《楚门的世界》就是用美学的语气,来展示“你的生活是怎样”,并且,赋予人以认识这个世界的勇气。
可是,咱们反观中国的文艺作品,却从来不去给予人们这种勇气,表现在国产的艺术都是以一种大团圆结局的模式。这就意味着,缺乏探究生活究竟的一种精神。每当人们对世界产生怀疑的时候,国产的艺术总是以一种虚假的繁荣来掩盖真相。这种看似华丽的收梢,其实是一种严厉的恫吓:你要怎么样,你不要怎么样。这就像是一个严厉的家长,用贴心的关爱,去限制孩子探索的勇气。
按照王国维的说法,是国民的乐天性质使然,因此,他广泛呼吁一个国家的悲剧教育。一个国家的外在实力再强大,如果没有悲剧精神,就没有探索精神,就没有背水一战的勇气。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艺术不能说教,为什么艺术要去展示。
说教的句型是:“你要⋯⋯”
展示的句型是:“某是⋯⋯”
展示的句型是一种肯定的力量,生活困苦就困苦吧,但是人要有直面它的勇气。这就是《身为人母》的艺术价值。这是一种清醒,排除一切乐观的虚空的幻想之后的清醒。
这是一种清醒,排除一切乐观的虚空的幻想之后的清醒。
清醒,为什么是一种可贵呢?这一点,我在《电影,或许可能》中有最好的阐述。如果,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前方,没有了幻想,人还能继续存在,人还能继续直面生活的丑恶,人就是英雄。
美学,只是西方的产物,东方式没有美学的。
人就是英雄。
这是一切艺术的永恒主题,没有这一主题,艺术根本不成立。所以,希腊人直接将主角称为“hero”,就是英雄。这是希腊人对于艺术的先见之明,主角,作为作者最为留意的人物,必须是英雄,随之,艺术也就是一种英雄主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