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

作者: 子晴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5-01-30 22:2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2025年1月大作文活动

01.紧急入院

隆冬时节,清晨是一天中最冷的时段。大约六点钟,天刚蒙蒙亮,远处的山黑黢黢的,l村庄的上空和田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晨雾。偶尔传来几声鸡和狗的叫声,村庄显得更加安静。

通往县城的乡村公路上,一辆出租车正在疾驰,路上的车很少。平时开车要近一个小时才能到达,这次四十分钟就到了。

来到医院门口,五十多岁的广孝,扶着上气不接下气的老妈杨淑英快步走进医院,医生很快为他们办理了入院手续。之后是一系列的检查,验血,验尿,做ct,彩超,最后医生诊断为哮喘。上了呼吸机,吸氧泵,打了点滴,四个小时后,淑英才感觉喘气顺畅些。

广孝在家附近的一家个体企业干活,活不累,但要求倒班,从早7点到晚7点,下个月再从晚7点到早7点。今天是月末,应该早七点下班。

一早五点刚过,他接到老爸有德的电话,说老妈喘得厉害,需要上医院。他急忙向老板请假,开着摩托车往家赶。

县城离家要40多公里,必须开车去才行,自己家有台私家车,一直媳妇儿开,可前几天车子坏了还在修配厂维修。还好快到家时,遇到一辆去市里接站的出租车,他拦下车说明了情况,司机看了看时间,说来得及,答应把淑英送到医院。

有德不放心,也想跟着去,可他去也帮不上忙,只会添乱。再说家里也离不开人,还有三条牛要喂。牛的喂食时间每天是固定的,如果不喂就会发脾气,况且喂牛的流程只有他知道,大牛和小牛喂的食物也不一样,还要定时饮水,马虎不得,他只好留在家里等消息。

淑英一走,他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但愿老伴儿没有什么大毛病。他坐了一会儿,定了定神,这时牛哞哞地叫了两声,好像提醒他该吃食了。

他起身去灶前点火,烧水。又舀了一碗玉米面,袋子里的玉米面不多了,一会儿还要搓一些玉米磨成粉。

他用少量的凉水把玉米面搅开,然后把滚开的水倒进去搅成糊状,再兑些豆饼,等温度合适就去喂小牛。大牛相对简单,把秸秆、麦麸子和干玉米面搅拌一下就可以了。

他喂完牛,又铲了牛粪,这是每天必须干的活。牛粪放在院外堆着,每隔一段时间儿子拉走。

干完这些,肚子开始咕咕叫,他心里有火吃不下,可光上火没用,不吃饭怎么行,他熬了些小米粥,就着一些咸菜,简单吃了早饭。他看了看时间,快七点半了,老伴儿也该到医院了。

他坐在炕沿上发愣,心想要是没养这几头牛就好了,老伴儿就不会犯病,她的病是累出来的。然而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儿子吗?

02.情非得已

养牛可不是老两口的本意。毕竟八十多岁的人了,年轻时没少挨累,老了老了谁还不愿意清闲些。

大约一个月前,自己的侄子给广孝打来电话,说要给他三头牛,两大一小,还附带一台碎草机,玉米粉碎机和一个牛槽。广孝和媳妇儿一听,这是天大的好事,可是拉回来在哪养呢?

天冷还好说,一到夏天牛粪太臭,还招蝇子。自家房子装修没几年,屋子里干干净净的,而院子里臭气哄哄,这怎么行?媳妇儿坚决反对在家养。为此,两人还大吵一架。

他们想养但苦于无处养,便告诉堂弟不要了。堂弟帮他出主意,说可以放在大伯家院里养,侄子对自己不错,有德没好意思一口回绝。

堂弟之前养了上百头牛,当时有政策扶持,可近几年,牛价大跌,牛肉大降价,人工成本和牛饲料太贵,只搭钱不挣钱,他陆续处理了不少牛。剩下这三头牛他想起了老家的堂哥。毕竟母亲的坟还在老家的山上,堂哥没少帮着照顾。堂哥也是快六十的人了,没有退休金,暂时还能上班挣钱,一旦年龄大了,回家养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在自家院子养牛这件事有德老汉是不同意的,一是怕儿子光搭钱不见利,二是明摆着自己和老伴儿要挨累,要帮着喂牛,铲牛粪,西侧的院子也种不了菜。可他们拗不过儿子,只好答应下来。

牛从几百里的侄子家拉了回来,天一天比一天冷,当前最要紧的是要盖牛圈,还要解决牛的口粮问题。

广孝家养牛的事,村子里的人陆续传开了。本家的一位大伯说,他家地里还有不少秸秆,自家不要了,让他拉回去喂牛。广孝一听很高兴,自己家的秸秆根本不够吃,正好可以喂牛。可是秸秆在地里,需要事先捆好再拉回家。

那几天,有德和广孝每天忙着盖牛圈的事儿,需要平地,买砖,买水泥,砌墙,安装大门等,零零碎碎的活不少。

淑英主动提出自己去地里捆秸秆。有德和广孝没有反对,只是嘱咐她别累着。吃过早饭,淑英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系上围巾,穿着胶鞋,拿着镰刀和绳子,带了一些吃的东西,迈着像括号一样的两条小短腿就出了门,这腿是多年前自己走街串巷卖小商品时蹬带车累出来的。

11月下旬的天气已经下了苦霜,空旷的大地里,风又大又猛,一大片玉米秸秆平铺在地上,枯黄的叶子上泛着亮晶晶的白霜。

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地里,用镰刀勾起已经晒干的秸秆,传来一阵哗啦啦地响声,搅动的灰尘迎面扑来,即使戴了口罩还是钻进鼻孔和嘴里。她把秸秆堆成一小堆,用绳子捆好。太阳逐渐温暖起来,叶子上的白霜渐渐融化,打湿了衣服,她干得热火朝天,还出了汗,并不觉得冷。

到了中午,为了节省时间,她没有回家吃饭,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八宝粥,蛋糕和热水,午饭在冷风冷气的大地里就地解决,吃完饭继续干活。直到干到太阳快偏西了,她才往家走。

回到家洗脸洗手,盆里的水黑得像墨汁。和老伴一起吃过饭,躺在炕上,腰酸腿疼,本来前几年她就有腿疼的毛病,再干些活,浑身就像散架一样。

好在她身体素质还不错,能吃能睡,早早躺下休息。第二天一早,虽有些乏,还能顶住,她又去了。

第三天她感觉有些累,本来不想去地里,但天气预报说过几天有雪,她还是强撑着去了。

这样连着干了三天,所有的玉米秸秆都捆好了。儿子家有一辆四轮车,去地里拉回来,堆在院门口,整整两小剁,淑英看了很有成就感。

可是,几天后的一天早晨,她的腰不能动了,原来干活扭了腰。儿子和老伴怪她干活不注意,广孝买来了膏药贴上,渐渐地她拄着拐棍儿,能下地简单干些家务。

腰疼没还没好利索,一天晚上睡觉,她感到喘气困难。年轻时她有哮喘的毛病,一到冬天就犯,后来吃偏方才好,已经二十多年没犯了,看来这次又犯了。

广孝急忙请来村大夫。大夫水平有限,治任何病都是消炎,挂了两天的点滴也不见好转。第二天晚上,反而病情加重,她一躺下,嗓子像风匣一样喘个不停,难以入眠。这一夜,老两口都没好好睡觉。挨到早上五点多钟,有德才给广孝打了电话,让他领着淑英去了医院。

03.为了儿子

有德和淑英就这么一个儿子,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供他读书。儿子初中毕业后,哪也没考上,回家务农几年,之后在附近的工厂打工至今。到了结婚的年龄,他们给儿子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可儿媳妇在孙女九岁时,因病离世。他们把孙女带大,如今孙女已经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口之家住在城里。

儿媳去世两年后,经人介绍娶了现在的儿媳。儿媳离异,之前的孩子判给男方。婚后第二年,儿媳生了个孙子,老两口乐得像什么似的,不管怎样自己有后了,在人前人后有面子。即使儿媳妇强势些,爱打扮些,对儿子管束严一些,懒惰些,爱玩麻将,对他们不待见些,他们都不挑,毕竟她为周家留下了个男丁,他们苦点累点都值得。

如今孙子也二十多岁,两年前去了南方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有德来到窗前,想搓些玉米粒。窗前堆了不少玉米棒,这些玉米是他和淑英一起上山种的。

淑英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勤快人,总也闲不住。春天她想种地,有德不想种。别人也劝她,还种什么地?你俩今年都80多岁了,上山的路陡峭,别再摔着,又收不了多少粮食,就别种了,可淑英不听。

她暗地里让邻居刘嫂买了种子,化肥,自己带着镐头,拎着种子,化肥,硬要去上山。有德没办法,只得和她一起去。

那条山路完全是土路,离家有三里远,山上种了好多树。其中有一段很陡,左边是一面斜坡,右边是陡峭的石壁。遇到刮风下雨天,满脚是泥,一不小心很容易摔倒,滑到坡下去。

种地可不是把种子埋到地里就不管了,等苗出来之后要见苗,留一两颗健壮的,缺苗还要补苗,补苗要等雨前或雨后土地潮湿才能存活。

地里的草一见到雨水就疯长,还要经常去除草。如果赶上风调雨顺的年景,才能有个好收成。

今年夏天,有一次老两口上山去除草。突然一阵云飘过了来,下起了大雨。两个人去山上一户人家躲雨,等雨小了往家走,脚上沾满了泥,走到陡坡的地方,淑英脚下一滑,幸亏有德眼疾手快,一手扶住路旁的树,一手抓住了她,淑英才没有摔下坡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就这样两个人相互搀扶着慢慢下了山。

今年风调雨顺,玉米的收成不错,能有两千多斤,老两口想卖掉换些零钱花,至少能卖两千多元钱。如今儿子养牛就都给了儿子,他们不心疼,毕竟自己老了动不了了,还要指望儿子呢,为儿子能做点儿事儿,他们觉得值得。

快中午的时候,广孝打来电话,说妈妈的病情基本稳定,需要住院观察几天,要他不用担心,已经上了呼吸机和吸氧机,打了点滴,他才略安心。

04.亲情之暖

转眼淑英在医院住了十天。这期间,白天孙女儿来照顾她,赶巧住院第二天,广孝转成上白班,他下班后坐车去医院陪护,第二天再从医院赶去上班,这样上班、护理两不误。

淑英的病好多了,各项指标也基本合格,医生说可以出院,但要注意室内温度不能低,不能感冒,更不能劳累。

孙女开车把淑英送回家,医生开了不少药。有德生了火炉,烧了炕,屋子里暖融融的。到家的当天,儿媳妇过来了,打扮得很精神,坐了一会儿,扔下1000元钱就走了。

有德发现,回到家的淑英就像变傻了似的,她不愿意说话,每天只知道睡觉,除了搀扶她上厕所外,不愿下地。有德要伺候淑英吃药,吃饭,又要喂牛,每天忙得手忙脚乱。

淑英的妹妹淑萍在城里住,她和姐姐走得近些,两人个把月通一次电话。淑英回家的第二天,淑萍打来电话。电话是有德接的,淑萍才得知姐姐生病住院的事儿,她说一会儿就来看姐姐。放下电话,她急忙去超市买了水果,牛奶,猪肉等一大堆东西前来探望。

有德对小姨子的脾气是了解的,她是个沾火就着的人。他小声地对淑英说,一会儿淑萍来了,你不要说别的,就说这牛是我俩自愿养的。淑英闭着眼睛嗯了一声,表示同意。

大约一个小时后,淑萍提着大包小裹匆匆赶来。此时,有德正佝偻着像腰从牛圈里出来,那腰就像后背扣了一口锅。他戴着一顶旧棉帽,穿着一件脏兮兮的破棉袄,前襟和袖口油亮油亮的,硬得像块铁板。本来灰突突的黄胶棉鞋上还滴上了两滴玉米糊糊的黄点子,两只眼睛浑浊不清,他用粗糙的手背时不时擦擦眼角流下的眼泪。两人进屋后,淑萍看到病中的姐姐很是心疼。

姐姐躺在炕上,脸色苍白,头发凌乱,眼神呆滞,右鼻孔由于上火烧破了一小块肉,嗓子呼噜呼噜响。

淑萍抓着姐姐的手,问姐姐,我是谁?淑英看了看她,说,燕。燕是淑萍的小名。随后,姐姐又不说话了,睁着像死鱼一样的眼睛看着妹妹,不喜不悲。不一会儿,淑英轻咳几声想翻身,淑萍扶着姐姐,淑英跪在褥子上,她想吐口水,可能嗓子疼,又不敢用力,嘴里流出长长的涎水,用手里攥着的纸巾轻轻地擦去,擦完后,扔进纸篓,复又躺下。

淑萍向姐夫询问事情经过。有德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淑萍对姐夫气愤地说道,真不知道广孝是咋想的,你们这个年龄了,没提出让他照顾,怎么还让你们帮他干活呢?要养自己养,怎么偏偏要放在你家院里。你们也是,还当自己年轻呢?即使让干也不能干。这些活他媳妇儿怎么不干?

有德无奈地小声说道,别提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随后,淑萍对姐夫一顿数落,说姐姐年轻时跟着他挨累,老了还受累。还说姐夫没有家长作风,没能阻止这件事。

有德坐在一旁,一张像榆树皮的老脸被小姨子说得红一阵,白一阵,他想辩解几句,淑萍也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淑英静静地听着也不说话,其实,这些话她应该都听见了,可能妹妹说的话,也是她心里想的吧?

淑萍毕竟刀子嘴豆腐心,数落了一通之后,又去厨房忙活。用开水把碗筷烫一遍,然后和面,剁肉馅儿,剁酸菜,包了不少饺子和馄饨,在冰箱里冻着,留着他们以后吃着方便。三个人在一起吃了晚饭,看着姐姐吃了饺子,淑萍很高兴。

傍晚的时候,淑萍得回家了,有德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刚送走淑萍,牛又哞哞地叫了几声,有德知道,喂牛的时间又到了。

相关文章

  • 【玄门大师之修道情】引子一

    【引子一】 何为无悔树海?直指深情,落寞无悔!故称(无悔树)树影昭昭,情海茫茫!可以称为——无悔树海。柔柔微风,树...

  • 爱恨情缘

    文/向上 无悔的爱,无悔的恨, 无悔的情,无悔的缘。 无怨的爱,无怨的恨, 无怨的情,无怨的缘。 无奈的爱,无奈的...

  • 爱恨情缘

    文/向上 无悔的爱,无悔的恨, 无悔的情,无悔的缘。 无怨的爱,无怨的恨, 无怨的情,无怨的缘。 无奈的爱,无奈的...

  • 2018-09-20

    秋日私语:无怨无悔追梦,无怨无悔拼博

  • 青春无悔,无悔青春!

    青春无悔,既然选择了穿上这身军装,我就不后悔。两年前,我满怀对部队的向往之情,踏上心中那神圣的火车。到部队的第一天...

  • 人生无悔,无悔人生

    ——观《重返20岁》有感 昨天晚上看完了电影《重返20岁》,不禁开始发问自己,自己的20...

  • 青春无悔,无悔青春

    我们往往基于青春的了解,多半是从他人的故事、影视作品中得来的。 然而,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故事不是生活,故事往往摒弃了...

  • 青春无悔,奋斗无悔

    ——又是一年中考季,金榜题名应有时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7月15...

  • 无悔青春,无悔二十

    《不管怎样,这都是我们的二十岁》 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它是由what you need编辑部发行的第一本书,也是...

  • 无悔芳华,无悔心

    无悔芳华,无悔心 ——再看《康熙王朝》 乙亥年正月初二初三晚,彻夜浸泡在《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jy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