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请教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个必要吗?老师绕得太远了!辨正它们干什么呢?”孔子说:“你真卤莽啊!君子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公务就办不成。公务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上轨道,礼乐不上轨道,刑罚就失去一定的标准,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惶惶然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感悟】
朱子《集注》范氏曰:“事得其序之谓礼,物得其和之谓乐。事不成则无序而不和,故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罚不中。”程子曰:“名实相须。一事苟,则其余皆苟矣。”
一、历史背景
本章中“卫君”指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蒯聩之子。其父蒯聩因耻其母南子之淫乱,欲杀之不果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是为卫出公。此时流亡在外的太子蒯聩在晋国国卿赵鞅的护送下,也匆匆赶回卫国争夺权位。此后十余年间,这对亲生父子为了争夺君位,各自网罗人才、积蓄力量,争斗得你死我活。
卫出公还借助齐国军力来围攻蒯聩暂居的戚邑,必欲将其父置于死地。
孔子当时名显于天下,他不仅本人具有丰富的为政经验和强大的政治号召力,而且他门下弟子众多,个个出类拔萃,所以卫出公急欲拉拢孔子加入他的执政团队,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然而孔子最终没有接受卫出公的延请。
二、必也正名
在孔子的礼制思想中,维持君臣父子的名分是为政的第一要务,当年齐景公向他请教为政问题,他脱口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卫出公辄虽为卫国国君,但是名不正言不顺,他不仅剥夺了原卫太子蒯聩的合法继承权,而且为臣不臣,为子不子。
孔子关于“正名”的论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是孔子礼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我们大家都知道春秋齐国名相管仲,成功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管仲出身微贱,又曾射杀齐桓公未果,齐桓公能够不计前嫌而任命管仲为相。管仲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先向齐桓公提出三个条件:一为“贱不能临贵”,桓公任他为上卿(即丞相);二为“贫不能使富”,桓公赏赐给他齐国市租;三为“疏不能治近”,桓公立他为仲父。
管仲的这三个要求,就是“正名”。 齐桓公能够“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地给管仲“正名”,给管仲一路开绿灯,即使管仲大刀阔斧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又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个“名” ,表示的就是一种秩序、规范,这也就是“实”所指。名正了,就能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可和尊重,才能政令畅通。
“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这里的“顺”,也指命运的顺利畅通而言。
再看“名”,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对名的解释是:“名,自命也。” “命”看似属于无形,但是具有一定灵性的阴性物质,也就是现代西方科学家正在探索的,所谓“暗物质”之类的东西。“名”是有形、有音、有义的文字符号,属阳性物质。由这两种阴阳物质所组成的“名”,代表着人和事物的“命”,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代号。所以,只有“名正”,才能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