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杂谈读书走心故事
书店究竟会不会死?——读《图书业》

书店究竟会不会死?——读《图书业》

作者: 灰土豆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18:26 被阅读3607次

《图书业》是美国老出版人爱泼斯坦几十年的思考和感悟。他主持编辑了《安克尔丛书》(ANCHOR BOOKS)《美国文库》,把各种经典以平装本出版,在美国书业开立平装书时代。进入新时代,他尝试过亚马逊式的网络图书发行生意,然而没有找对路线。他最有爱的贡献,是他大力推广的小型按需印刷机,数据可有网络等各种渠道来,而读者根据需要将之印刷成书。这是爱泼斯坦对书业未来的幻想之一。今年,我在北京国际书展的一个展位上看到了这样的小型一体印刷机器的展示,一位远道的读者将自己的书稿导入机器,经简单的排版、设置,很快,一本胶装的书制作出来了。然而这机器还远没有小到足以放在爱泼斯坦所说,可以放到“星巴克”、“图书馆”和学生公寓中,供公众来消费。相比于ipad这样的超现实产品,这种机器就像是科幻小说《尤比克》里那种需要投币然后得以印刷当日报纸的好笑机器。

《图书业》里有一些爱泼斯坦的编辑轶事,诸如在兰登书屋的安详的编辑环境,他为推出纳博科夫的小说而做的努力。在他描绘的老时光里,编辑、作家、书商、读者之间有一种美好的暧昧。然而更吸引我的,是将他对美国书业的发展描绘与国中书业现状做比对。诸多此前不曾看清的问题,《图书业》中能寻到答案或线索。

以往,因家乡独立书店一间间消失,我常常以情感的尺度量书店衰落这回事,进而觉得书业到了生死关头,而后发现,图书本身并未衰亡,书业在国中也仍红火。就书店本身来说,即便是举国对书店败亡集体惜叹,与书业本身并非有生死攸关的联系。《图书业》则给予一种经济的角度探讨书店的衰败。

首先,书店从来就不是唯一的售书方式,在1960年代,爱泼斯坦主持编辑了著名《美国文库》(以平装本出版的,便宜且易于携带的各类名著,不限于文学作品。)他的发行方式是直邮,而他曾工作的出版社则以读者俱乐部的形式提供图书邮购的形式(就是那种在网络时代迅速倒掉的贝塔斯曼式邮购图书俱乐部,以免费书为诱饵吸引会员入会。)而除此之外,则是数量众多,分散在社区中的独立书店。

“而在1960年代,人口向乡村的迁徙和购物中心的垄断经营急剧改变了图书零售市场格局(p66)”。那种购物中心式的连锁店也席卷了图书业。美国的独立书店在那时就开始面临危机。当20世纪80年代,爱泼斯坦借以发行《美国文库》的独立书店开始消失了。(p.28)“那些为数不多的存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流独立书店是属于频临灭绝物种的最后幸存者了。”(p108)

中国的城市人口虽然没有像美国那种城郊中产别墅式的迁移,但随着房地产在城市的攻城略地,人们做着另一种更为极端的迁徙。原先的老城区被各种新兴而执行迅速的的房地产计划隆隆地碾碎,人口开始在不断扩张的城市领土上迁移,从原先的低矮楼房、平房迁移到距离原先的市中心遥远的整齐划一的小区,城中的小路被宽阔的道路取代,人行道被汹涌的车道代替,原先各种独立书店所赖以生存的盘根错节的老旧但有效的城市地理被摧毁,人们从住所、办公场所去一趟原先想去的书店,所耗费的时间、经历、交通成本大大增加。最后,城市建设推高全部租金,图书这种周转缓慢的营生,对于不做教材教辅发行,真正保有“图书良心”的独立书商来说,不再可能生存、维持下去。

爱泼斯坦指出,在当时的美国,那些“用自己的房产开店,用生下来的租金贴补周转缓慢的库存”的老板,以及“在租金较低的辅路上开店,不靠地价昂贵的交通拥挤地段吸引客源”的老板,他们的书店随着顾客迁往郊区,纷纷关门,“开始只是十几家无法支撑下去,后来数百家也有相同的命运。那些关门的书店中只有寥寥几家在郊区重新开业。但那里人口分散,租金过高,难以维持这种利润单薄的生意……”(p73)

当传统百货公司搬入大型购物中心,不再需要书店作为吸引人流的手段,它们就关闭了不盈利的书店部门,依赖中心本身增加客流量。(p74)如今,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AMC的房产巨兽万达带着自己千篇一律的商业中心规划摧毁着无数老城区,这些商业中心严重同质化,仿佛一座座伟岸的人流泵,以影院、饭店、电子游艺中心为吸力的中心。书店的衰败随着这样的巨兽的兴起而迅疾发生。

很不幸,中国的独立书店在另一种畸形的“房产人口”迁移中同样消失了。所以,我们的关于书店消亡的话题,不过是一种经济现象的推迟上演,就像国中总是上演着许多其他发达国家几十年前的戏码(常常夸张许多倍)。

在外部环境窒息了内部机理的时候,整个产业就发生质变(变质)。编辑理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爱泼斯坦书中的美国,书业为了在这种租金高昂的地界生存,书店和隔壁的鞋店需要达到同样的“高营业额和高周转率”“受相同的资本规范的制约”(p75)。于是畅销书开始博兴,而书业开始制造“名牌产品”,名人传记、成功学、明星噱头、名牌小说家。编辑的作用开始削弱,“如今营销成了主要职能”,平装书出版社的编辑变成了仆人,这是对传统关系的颠覆。(p76)。

此前愿意把作者的写作生涯当作文化资本来“悉心呵护”的出版商开始扮演“短期赌徒”的角色。“他们希望自己草率下了赌注的图书能流行一两个季节,而常常全然不顾作品本身的价值或长远预期的收益。”爱泼斯坦将这种价值观的颠倒归结为城市化的郊区移民和市场趋同的文化变革的结果。而“出版社沦为非人性化大型集团的一个部门”。而这一切并非任何恶毒势力作祟,而是“中立的市场环境所造成的结果——尤其是购物中心高额占地成本而造成的。”

原先,独立书店售书将书视作一种得之不易的、每一本都其独特精神力量的工艺品。当郊区迁移与商业街化形成之后,书店变为一种“同化的力量”,图书成为一种库存物品,而不再是宝贵的、奇异的工艺品。(p.74)

于是,“一本书的在架寿命降至介于牛奶和酸奶的保质期之间。此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这个调侃之词再也听不到了。”书的寿命已经疾速缩短。

随后书业就成了今天这幅模样。书业集团的体量巨大到没有必要,而为了维持集团运营,必须生产诸多快速消费品式的畅销书,而这从来就不是书的本质。

书店转型在所难免。从感情上来说,我更热爱北师大东门马路对面的盛世情书店,那间能在冬日寒夜的北京大街上透出微光的地下室,让人心无旁骛地来回往复在书架旁边。我至今仍为这种书店的存在而感动。

未来书店仍应具有这种情感的温度,然而这种完全以书围拢起来的温度将难以寻得了,靠卖书所挣得的利润增长速度是不可能超过房租(地价)增长的。书店将成为书的推荐之地,信息交流之地,休憩之地。新类型的“书店”成为一种空间概念。有如爱泼斯坦所说:“如果要同互联网竞争的话,未来书店就必须有别于现在主宰零售市场的超级书店。明天的书店将必须具备网络所欠缺的特质:实用、亲切和地方特色,就像一个公共知识殿堂。也许还有供志趣相投的读者休闲时交流的咖啡厅,每个读者都可以找到所想要的图书,而且每个书架都散发着惊喜和诱惑。”

爱泼斯坦2002年写作此书,书中他的一些预言的实现,十年后的今天看得越发清晰。爱泼斯坦怀念1950-60年代绅士的图书业时代,然他毫不惋惜地将未来竖立在自己以及读者眼前。

在国内,在我的生活里,他的预言的证据是合肥的新华书店的衰败、爱知书店的挣扎,以及保罗的口袋书店的新兴,我为了拍自己的小纪录片《口袋零年》而采访店主之一的颓不流老师的时候,他所阐述的书店必须转型的观点,与爱泼斯坦望向未来的眼光精准地合焦。在美国,虽然连锁书店在电商和电子书的倾轧之下不断倒掉,然而独立书店却开始了一种复兴(http://www.ifanr.com/383221)。

这种复兴很可能是以一种曲折的方式对真正的书店精神的回归,它们不以卖书赢利,故而负责展示真正的好书,其举办的活动使其成为图书信息交流之地,并能兼有左岸咖啡馆的文化汇聚力。

我觉得书不会死,出版业不会死,它们只是变换了形式,继续承载人类一切文明。故而书店也不会死。报章上那些衰亡的哀嚎也许只是既得利益丧失者与重症恋旧癖送给自己的挽歌。

虽然,爱泼斯坦先生书中所期望的新技术预示的“一个将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超乎想象的结果行使其历史使命的出版业”现在还没有出现。但人类的发展速度已经快到连人类的幻想也成了老爷车,这种程度下,图书业里的一切都难以预计。“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我和同事们都认为那个年代的兰登书屋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但在后来才慢慢发现,原来宇宙本身也是在变化的。”

相关文章

  • 书店究竟会不会死?——读《图书业》

    《图书业》是美国老出版人爱泼斯坦几十年的思考和感悟。他主持编辑了《安克尔丛书》(ANCHOR BOOKS)《美国文...

  • 预告 | 浩天书店老板吴浩先生新书独家连载

    独立书店或许不少,但浩天书店却是一间专卖二手古书籍的旧书店;诉说羊城的故事不少,但这却是一本见证广州图书业发展的珍...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赞初见创新变革力,百家书店计划进行时

    近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撰文初见书房的百家书店计划,关于如何实现书店复兴、如何让传统的图书业与现代化的网络、新媒...

  • 书店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与之类似的还有图书馆,只是图书馆太少,而书店更易触及。《岛上书店》讲述了主人公和妻子大学毕业后,放弃去读博士,而在...

  • 说说厦门外图书店

    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有三个书店:中心书店(即莲坂外图书店),学府路外图书店,台湾书店。我最熟悉的当然就是学府书店...

  • 图书店

    书籍是精神的食粮,图书店好比大众的粮食储备仓库。 读书的爱好,是我进入社会后才开始慢慢形成的行为习惯,后面自然也成...

  • 武则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武则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读林语堂《武则天正传》 曹公奇 去年到书店购...

  • 读《时光倒流的女孩(Elsewhere)》

    读这本现象级全球畅销书,《岛上书店》作者口碑成名作!美国图书馆协会推荐图书。因为封面上的: 所有你失去的,都...

  • 在杭州,到新华书店借新书!

    今年6月,杭州图书馆延续了去年推出的的“悦读”服务,可以直接到新华书店借新书,看完后到图书馆还书。 今日小雨,带着...

  • 无准备之仗

    上一次闺女参加新华书店的“朗读者”活动,读的还不错,得到了书店颁发的图书,喜欢得不得了!所以活动一结束,紧接着自...

网友评论

  • 6829bdc2bea0:现在的书店就靠教辅书苟延残喘了,简直是文化的荒漠
    143e5f1e6040: @怀璟 要是就靠教辅书那就光卖教辅就好了还开什么书店。现在稍微大一点的书店都会有自己的网店,像我们店网上销量也能占一大部分
  • 彭小六:喜欢
  • 静静_5835:很喜欢节假日的时候去书店泡一天,但是很多时间都花在了路上,不喜欢看电子书,纸质书的成本在线下相对来说是比较昂贵的,所以更多时候就会选择在网上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
  • 城璃茉:书店不会死。
    我上周假期去逛街,进了一家书店,卖的都是网红小说,还有新海诚全套电影系列的小说本,看得我心痒痒。并且发现,其实包装精致、封面撩人的那些书不是拿来看的,是用来收藏的。
    所以呀,实体书存在的另一个价值,是收藏。
    嗯,我就说说。:grin:
  • led护眼灯:我觉得不会死,毕竟还是有一些爱书人不喜欢网上购,而喜欢跑书店
  • led护眼灯:昨天和老公去书店,他买了三本书,我发现书店书和当当网书价格太悬殊,于是全给他在网上买了。家里书也可以开家书店了: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07dd86f29e05:肯定不会死啦👣
  • 今年夏天:只要还有人看书书店就不会死
  • bd54d4c9d282:这个社会发展的太快,新奇的超过有用的商品。愿书店不要变成回忆。
  • 安徽外国语学院:其实只要还有人愿意享受逛书店,愿意在书店里享受阅读的宁静……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在大势之下,转型是必须的,可能以后书店就不仅仅是书店了,有可能以情怀主打,也有可能和咖啡店,午茶店……共营等等。总之,书店是不会死的
  • 南风舸乐:本人高中生写了一篇短小说,文采不佳还请莫怪,书名《你是我不能拥抱的梦》
  • 繁简繁:不会死,会转型。数字永远不能彻底取代黑黄的旧页。
  • 宫士木:应该不会,不过传统的书店不行。
    也有时候觉得去书店不如上kindle查下方便。
  • 梗田无虚:不会可以改成纪念馆😆
  • 乌鸦吃蛋糕:书店还是要与时俱进,它会像报刊杂志一样不断减少,但是不会消失。少量的书店会形成文化名片,大量的书店什么都不是,受众太小。
  • 卑鄙的老实人:开玩笑,我总去,可安静了,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会消失……可安静了……
  • 黄梅枝:我也想开书店
  • 亚洲第一咸鱼王:真可惜啊我曾经也是想开一家书店的那
  • 三月的一束光:越是跟潮流挣扎越是消亡得快,目前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书店正是书店行业的回光返照,相信纸会消失吗?这是个问题,也不是个问题
  • 5b867dc33bb3:线上书店很不错,不过优势不大
  • 透明的灰:我好想有一家书店,我都不敢看你写了什么
    透明的灰: @IHopE 我们镇里没有书店,有也是文具店
    143e5f1e6040: @透明的灰 真的想就去做吧,找个合伙人一起担负书店前期的开支,当然选择做这个就别太看重赚钱,多是圆自己一个梦想或情怀。我也是因为喜欢而在书店工作
  • 我们共读一本好书:纸书和电纸书以后会有细化的市场空间的
  • 世代:盛世情的老板初中毕业,但是北师大的学生老师要研究哪些专题,需要什么样的参考书,找他就好了。前几年老板曾经想转让,和他谈过。这几年不用别的,光拆墙打洞就够书店受的。
  • 出门往左:不能指望听过卖书来产生高额利润,换个思路可不可以把书本作为装饰品来定义,从侧面来提升书的重要性和精致性
  • 海水淡悠悠:唉,高中在老家那边经常流连的书店,10年间已经全部关掉,换成了奶茶店!
  • 2f9cdc8f39f9:什么都在转型,网吧也转型成了网咖
  • 1094a9e5c55e:一直想开个书店,看了不少书店的书渐渐找到了一种应该可以运作的方式。
    模仿那种结合其他音乐,咖啡,茶,等的偏清吧式的书店。
    书店赚不了多少钱,求的只是一种氛围
  • 5b3993b698d7:情怀是不会死的
  • 忆先生:传统书店的销售和环境方式很难生存下去的!
  • 云归处vv:我觉得书店也不会死,不过我跟朋友打算要开店,正在做实地考察,其实死不死算一方面,与网络上的竞争也要算上,做出头难啊
    143e5f1e6040: @云归处vv 你们怎么考察的,看附近有没有书店吗,一般周围有高校或产业园附近都有或大或小的书店
    云归处vv: @青年不知之 谈喽
    可能是只兔子:@云归处vv 货源哪里来呢
  • 尘囚悦:我觉得不会消失,毕竟在书店看书和互联网上的氛围不一样。而且社会的发展也不只是物质上的提升,也要情感上的升华。
  • 梨花梧桐:盗版教辅材料为书店赢得运营的资金条件,这基本是四线城市书店的最后防线了。
  • 眼泪_:书店不会死,还有我
  • 稷维:书店不仅仅是一个买书卖书的空间,更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笔墨灵魂交流的驿站。
  • SHENHAIGUBEI:多安排几场新书发布会兴许会好很多,主要是书书店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事实上很多作者更喜欢线下发售自己的作品,因为更方便,线上发布的作品,几个小时就会出现大量的盗版,盗版成本太低了,而且线上出售也不怎么赚钱。
  • 柳橙芝:我的梦想就是和爱人一起开书店
    Web3: @晴雨徐行 一样,但是前提得是我有其他的收入来源足以让我忽略书店的利润。。要不进行不下去
    不多的葱花: @红车 @无事此静坐 我是希望自己以后能开一家书店,不问是否盈利,能给想安静看书的人提供一个地方。
    Web3: @红车 同一个梦想
  • qzuser_160e:书店的传统转型在现在来看,可能更适合作为一个分享与交流的话吧站点。未来的个体书店或者小中型的,更应该注重于营造氛围所带来的体验,同时也应该注重一个很本质的问题,更新与库存。

本文标题:书店究竟会不会死?——读《图书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ki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