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观《道德经》(16)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19:55 被阅读97次

    《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在本章再次直面[鲜活的空],并用更深的[观照]去照见道的真面目。

    读着老子写的这些句子,不禁想起了《心经》中的句子: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文字虽然不同,然却有一种境界暗中相通,那就是对于我们自己生命最深处的那个真相的体会。

    视而不见,名曰夷:老子总是希望直接向人们描绘和阐述他所看见的[道],那个[鲜活的空]。老子已经从很多角度进行了描述,这次从[体验]的角度来阐述。视而不见,名曰夷。道,这个鲜活的空啊,虽有其体,却视而不见。《金刚经》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你把在修行中见到的某种[现象]当成了[道]那就一定陷入了某种误区,[道],不是眼睛可以看见的各种视觉现象,也不是我们的内心感知到的各种内心现象,如念头、情绪、思想、感受等,凡是可被感知到的现象,凡是“可见”的现象,皆非是[道]。那为什么我们还一直说老子所[看见]的[道]如何如何呢?这个[看见],其实是体悟(体会、觉悟),是自心对自心真相的体悟,而这个体悟就像我们眼睛看见世界一样的真实真切,甚至更真实更真切,因此名为[看见]。

    听之不闻,名曰希:道不仅是看不见的,也是听不见的。老子在《道德经》其它章节中说,大音希声。大,道也,道音希声,也就是说,道的声音,是耳朵所无法听闻到的。但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道],[心]却可以[看见],可以[听见],如何看见呢?观心。如何听见呢?听心。当心灵不再攀缘六根情境,而把注意力收回来,集中到自己的内在,专注地去观,去听,去感受,去体会,去觉察,去体悟,[道]的真相就会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变得明明朗朗,哦.....原来如此。那时就会发现,原来真的如禅宗祖师所说[遍界不曾藏]!

    搏之不得,名曰微:搏,即寻觅捕捉之意,希望像寻找、捕捉一个实物一样去寻找把握这个[道],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得]是[道]非常重要的特点,更进一步,[不可得]是所有一切事物最本质的特点。因为,一切都是[道]的化现,一切都是[道]的幻化,看似[实在]、[可得],但这仅仅是一种假象,就像你想抓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触碰的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就算你将全世界所有的黄金都据为己有,那也不过是一段美丽的梦境,当你的身体化为尘土,黄金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梦醒之时,一切归空。

    可是为什么又说某某大德[得道]了呢?[得道],其实是说我们生命中的这个[鲜活的道],真实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真面目,认识到了一切现象皆是不可得,连道本身也不可把握,但自己本身就是道的一部分,就是鲜活的道本身,不会得到什么,也不会失去什么,因此名为[得道]罢了。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三个方面,都是无法追究其根底的,所以也就不必再去执着于这几个方面,不必再去追问为什么,我们应该放下这些具体的方面,而去体会那个混然一体的状态,直接去体会那种状态,让自己深深地融入那种状态,对于道,我们就会获得更深的体悟。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当我们内观自己的心灵,进入到深深的宁静状态时,就会发现,我们想去寻找我们心灵的本体时,就会如老子所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既找不到任何[显在]的迹象,但同时对内心的觉察又是明明朗朗、清清楚楚的,对于这种状态,实在没有合适的语言可以去形容和描述,最多可以勉强地说,这是一种已经没有任何实有之物的[无物]的状态。[无物],[我]也是一种[物],在这种状态里。[我]这个[物]也是不存在的。在这种状态里,虽然不能说[心]也不存在了,但也不能说[心]存在于何处。在这种状态里,没有心存不存在的疑问,只有混然一体的[无物]之状态。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种状态啊,是一种没有任何可比性的[状态],是一种没有显现之物存在的[显现],这是一种[惚恍]的状态。

    什么是[惚恍]呢?惚,“无心”之心,忽略了心之后的心,即无我之心,无念之心,清净之心,如如之心。

    恍,心之光明也。[惚恍],就是既[无心]又[心光朗然]的状态。无心,即空,心光朗然,即明。

    也就是说,这个[惚恍]的状态啊,正是佛教中所说的[明空一体]、[明空双运]的状态。

    什么是心光呢?观心的时候,这个[观]就是心光,《心经》中,[观]自在菩萨的[观]即是心光,[照]见五蕴皆空的[照]也是[心光]。[观]、[照]皆为心光。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当处于这种状态状态之中,去观照这种状态本身,就会发现,对于这种状态下心的本体,既找不到起点,也找不到终点,既找不到生处,也找不到灭处,时间和空间似乎都停止了,更准确地说,是这种状态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不在时空之中,而时空却是在这种状态之内。《金刚经》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正是对这种状态的描述。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个[道]亘古以来就从来没有变过,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以此亘古未变的之道心,驾御我们此时此刻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合于道,融于道,时时刻刻觉醒于当下,觉醒于这个亘古以来就始终伴随着我们的道心,以[道]为心,以[道]为性,以[道]为命,这,就是[道](修道)的核心纲领。

    《道德经》第十四章[见]之总结:

    1)[道],或者[鲜活的空],眼不可见,耳不能闻,手不能搏,不在六根尘境之中。

    2)要真实地体悟[道],就要放下眼耳鼻舌身意,放下大脑,放下思考,去直接观照、体会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深深地静下来,进入到没有任何现象显现的[无物]之境,[无念]之境,[无我]之境,[无心]之境,无心,即心定于己,无动无摇,致虚极,守静笃,然后仔细体会那种既[无有一物](惚)又[似有一物](恍)的混然一体的状态。

    3)要在无物、无念、无我、无执、无心的[空境]中,同时保持清明的[观照],这[观照]同样是无物、无念、无我、无执、无心的,就像月照水面一样,月无照水之意,水无留月之心,而水月相映,自然天成。空而观,观而空,空观一体,[道]已自明。见道,不是[你]见道,也不是[我]见道,而是道之自显、自现、自见而已。

    4)见道,当下即见,非关过去,亦非关未来,心心观照,空观相续,以道为心,映照万象,念念不迷,时时刻刻觉醒于当下,以[道]的智慧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即是[道]的鲜活示现。

    修、行:

    1)要深刻观照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不可得]的本质,当我们真切地看透了这一点,就能够放下对各种外在事物的执着,回到自己的内在来追寻我们生命的真相,当我们从欲望中出离,精进于人格的修炼,精进于内观自心的修炼,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开启我们生命本有的智慧,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道]的奥秘;

    2)以《道德经》观心口诀为纲领,贯彻到自己的观心修行中,专修与散修相结合,每日精进修行;

    3)只有彻底地放下自我,专注于[混然一体]的状态,不起分别心,才能达到无物、无念、无我、无执、无心之境,才能[复归于无物],才能进入[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才能进入[惚恍]之空明双运之境;

    4)在静坐观心专修中,将本章的内容作为观心的内容,去观照自心的状态,要用自己的观心实践去体验、体会、验证老子所说的每一句话;

    5)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不仅要修道、见道,还要行道,以道心的智慧处理和面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在生活中以自己为[道具](道具,道之器具),活出[道]的品格,活出[道]的风采.....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PS:[观心]应用补充——

    1)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时时刻刻均安住于自心,对外界发生的事,就像观流水一样,你知道水在相续不断地一直流着,但又不执着于任何一朵水花,你能听到流水的声音,但这些声音也像流水一样相续不断地流着,你也不会执着于任何一个具体的音节,其水自流,其声自流,其观自在,其听自在,似观非观,似听非听,视而不见,听之不闻,而内心深处的宁静以及这宁静中的观照,却在观照流水这一[观境]中如如不动,既非常地清晰明朗,又了无痕迹。

    2)搏之不得:搏,寻觅、体察,在观照中寻觅与体察一切现象的本质,那么就会发现,一切现象都在刹那生灭,找不到不变的本质。我们可以观察人们追求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这些东西究竟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呢?当你深入地去观照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都如同一场戏一样,所有的戏不管如何精彩,也终究是要谢幕的,死神可以在一个不经意的刹那间将所有的精彩轻轻地抹去,就像熄灭一个肥皂泡那样轻松容易。我们耗尽生命去追寻的,不就是一个七彩的肥皂泡吗?搏之不得,经过寻觅、观察,就可以发现一切不可得这个真相,就可以发现一切如梦幻泡影这个真相。那时,我们自然就会放下对外界事物的执着,去追寻我们自己生命内在本有的宝藏,这个宝藏,就是[道],寻找这个宝藏,发现这个宝藏,妙用这个宝藏,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一种全新的活法,庄子把这种活法称作[逍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石竹:水无留月之心,月无照水之意,都自自然然,那样的状态真好。
      • 风雨如慧:佛学的唯心色彩太浓,用以解释唯物道家思想,会生出什么样的东西实在难以预料
        明空如月_QD:@风雨如慧 🌹🌹🌹🙏🙏🙏
      • 陶语:学习了🙏🙏🙏

      本文标题:心观《道德经》(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fq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