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共享经济很火,有人就顺应潮流办了个“共享爸爸”公司,生意也很火,男主角威廉一个下午就能被“租用”4次,这让他也很有成就感。
转折来自某个周末的下午,他下班回家,透过窗户看到了他的同事正在扮演“爸爸”,陪他儿子过生日。
第二天,他辞职了,决定要用更多的时间陪妻子和孩子,用实际行动支撑起丈夫和爸爸的角色。
影片想表达的,也许是一个事实,爸爸越来越游离在家庭的边缘,严重缺乏对家庭生活、亲子教育的参与程度,长此以往,是要出问题的。
威廉(爸爸)辞职了,那他拿什么来养活一家老小呢?
财务自由是所有人的梦想,但只能是极少数人的现实。
作为一个普通人,拥有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获得一个稳定的、收入比较理想的职位,才是可行之道。
而一技之长能力的获得以及努力工作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离家近、挣钱多、干活少的工作是一种幻想,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也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也轮不到我们头上。
一直有种声音在高喊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可稍有点常识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待遇好的工作无论在何时,都是稀缺资源,都是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
既然竞争激烈,就需要参与竞争的个体付出大量的努力。就像高考一样,“211”“985”就那么几所,即使拼劲全力都不一定能挤进去。对于那些已经在位的,他们也要努力才能保住既得利益,对他们来说就是“逆水行舟”,稍有疏忽就会被后来人取代。
既要老公挣钱、有社会地位,又要老公有时间陪自己和孩子,大量参与家庭生活与孩子教育,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是一种值得终生追求的目标,但作为还要每天柴米油盐的我们,更要认清理想中的现实。
现实很生硬,但并不残酷。之所以一个人觉得生活残酷,是因为他总忽略事实,总活在一厢情愿中。
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就是降低对生活的追求,降低物质维度的消费水平,比如住小一点的房子,不给孩子争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等,这样其实会更容易达成前面的那个目标。
可似乎没人愿意这么干,我们看到的都是三四五六七八线的人往一二线城市挤,极少有反过来的。即使偶尔听说,也往往都伴随着后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即使是主动的选择,那也是圣人之为,非我们常人所及也。
我们脑袋的一个运行规律也加重了我们对工作的误解。当我们身处一个具体情景的时候,往往对这个情景的坏处体验深刻,对好处视而不见。反过来,当我们因为痛苦逃离这个情景之后,就会反过来怀念那个情景的好了。
在大城市,每天吐槽的是交通拥挤,雾霾难闻,可真当一个人回归田野的时候,就会想起曾经的繁华,想起灯红酒绿与夜夜笙歌。
女人对男人也是这样,当他挣钱不在家的时候,你会想念他,留恋他。可真当他天天回家陪你的时候,你保证不会烦?当看到别的女人珠光宝气,看到别的孩子欧美游学的时候,你保证不羡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生活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心揣理想,回归现实,把现有条件的日子过好,才是正道。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