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回家的地下通道,有个穿白大褂的理发师。每晚收工回家前,他会吹上半个小时的口琴。有时候我回去早,可以听完整的一首曲。有时候回的晚,只能听最后飘长的尾音。那些曲子大多我都没听过,他自顾自地吹,头也跟着晃。
这个地下通道据说是北京最早的,两边是人行道,中间是汽车道。四壁是没揭完的小广告,白色的一条条横亘着。汽车的尾气散不尽,无论冬夏,通道里都暖呼呼的。冬天时,流浪猫过了凌晨会在这里集结,舒服地睡一觉。
路过的人很少去听,人都急匆匆地,盯着手机。我会站一会儿,闭着眼睛听。音乐对人的吸引,十分的主观,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也能让我莫名其妙的热泪盈眶。
音乐能让一个平凡的时刻变得美妙。
吹口琴的理发师自称赵大胆儿,北京人。平生只擅长两件事:吹口琴和剪头发。昨天周三,他把工具收拾回他的小背包里。问我要不要去他的秘密基地。
“你去过北京的鬼市吗?”
“没有。”
于是和口琴大哥一起去了北京传说的鬼市,大柳树集市。
鬼市,是北京的夜间集市。每周三的凌晨两点以后出现,天亮就集体消失,摊位费10块钱。
口琴大哥再三嘱咐着去鬼市的戒律:“不能问来路,不能买时间相关的东西。”
先放上一些图:
一个卖会聊天娃娃的大叔:
在成堆木板里寻宝的青年:
1986--1990年的各式货币:
1980年唢呐的磁带:
非常像百达翡丽的手表:
靠着地球仪的娃娃:
曾经年轻人最爱听的歌儿:
形形色色的书:
能开机和不能开机的手机:
鬼市聚集着怀旧的少年和老年。我随机聊了几个。
家住大兴西红门的陈爷爷每周都要来这里。左手提着磁带、右手拎着老算盘,他边走边笑。老东西让他觉得快乐,现实却让他感觉害怕。比如今年这个春节,他做了8个菜2个汤,却是一个人看的春晚。
老伴去世10年了,孩子也在国外。他一个人过着孤独的日子 。
一些人喜欢鬼市,热衷怀旧。是因为现实代表着痛苦,而过去幸福而安全。
怀旧是对现实的抵抗。
“这现在啥都发展太快了,太快了!”,只是翻看着小学课本的李姑娘激动地说。
她来鬼市,是因为焦虑。她出生在贵州的一个小山村里,来到物欲横流的北京。身边的姐妹陆陆续续变了,而她却还和刚来时是一样,梦想是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每当过得颓靡,李姑娘就要来这里。同学说她念旧,她说因为这里的东西都太像她老家。一进这儿,她就保持警惕,提醒自己要记得自己的初心,这一路不能太跑偏。
怀旧有时候是一种对初心的坚持。
吴先生已经半秃了,他记不太清楚自己到底都买了啥。手里的两个兜子已经满满的。他说,这些东西都能用,他喜欢这些旧东西。这些东西摆在家里,一进屋,他就会把一天的烦心事儿都搁在外头。
一路我问口琴大哥,为什么喜欢吹口琴。他说:“因为我第一个喜欢的女孩儿就会吹口琴,后来我特意学的。那会插队的时候,因为会吹口琴,当时的知青没有一个不崇拜我的!”
说起过去,他充满热情。
“现在的爱情都没个样子了!”他说。
有的人怀旧,是为了给曾经美好的东西一个寄托。
“沉湎过去,会不会就忽略了珍惜现在呢?”我问口琴大哥。
大哥眉毛皱成一个小山,眼珠向上转,想了几秒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沉湎是啥意思,我文化水平不高。不过,我妈从小就告诉我,人不能忘本。”
人不能忘本,这句老生常谈的漂亮话,却好像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
经常有机粉问我,为什么曾经的友谊渐行渐远?为什么刻骨的爱情分崩离析?为什么工作上的坚持会变成特立独行?
如今的世界,是不是变成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冷漠、自私,随波逐流,日子就能过的更容易些?
这样的问题,我也不是没有困惑过。我是被时代速度抛弃的人,我不如很多人的随机应变和大步流星。
面对改变,无论是在办公室政治还是现代社会人对情感的重新定义。我时常因心存困惑而显得迟钝。到底什么是应该变的?什么又是不应改变的?
改变太容易,难的是不变。古有独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今人却仍甚爱牡丹。
毕业四年,很多曾经的朋友都鲜有联系,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的友谊是非常短暂的,尤其是女人间的友谊。
我身边一直保持联系的朋友,有不受应试教育摧残依然保持教育初心的老师,有身在国家机关工作仍旧追求诗和远方的公务员,有即使身居高位依然对底层工作人员关爱有加的职场精英。我们时常讨论,这个世界的变与不变。
坚持的原因也许只有一个,放弃的原因有一箩筐。但是能守得下来的东西,才是构成一个完整人的关键。这大概就是老话说的“本”。
什么是本呢?
小时候我吃奶奶炒的土豆丝,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土豆丝;爷爷可以把乘法口诀倒背如流,我觉得那是最厉害的技能;还有那个坐落在五线小城市的我的家乡,曾是我觉得世界上最大最好玩的的地方。
现在我长大了,我生活在最繁华的都市,接触的人才高八斗。我知道奶奶做的土豆丝其实很普通,爷爷会的乘法口诀也那么稀松平常,那个我出生的小地方落后偏僻又古板。
但是,那些确是滋养我生命的“本”,是我走出无数个“我”所获得的更新的“我”。那始终是源头,无论我见过多高的山,多华丽的风景,那些东西始终在生命的最前头,构成了现在的我。
天微微亮了,我掏出手机,给奶奶发了条短信。“奶奶,我这周末回去!我想你做的土豆丝了”。
End
随 转 评
参考答案
关于过去,你有什么想说的?
网友评论
现在,嗯,确实是差了一个世纪。主要还是用钱的地方多了,钱也不再变得可有可无,相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钱,变得举足轻重了。别怪现实,怪自己能力太差,又太懒吧。毕竟在这个动动手指就能学到各种知识的年代,还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刷着抖音看着快手,沉迷游戏热衷小说的人,以及那些一天上班十几个小时下班却不知道自己一天忙了什么的人,他们不配变得富裕,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敷衍来掩盖自身的懒惰。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是写小说, 如果你不是名家, 那么你写的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好的开始是 成功的一半, 很多人看到前面几百字觉得不好看就不会有心情继续看下去了。 因为看小说本 来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别人不是做研究,一个繁琐枯燥的开头是不可取的。
很多刚刚写作的人总是会想在小说的开头就交代清楚一些事情, 剧情的需要?其实这是不必 要的,一开始就要引人入胜,交代的事情可以慢慢穿插在小说正文的里面。
2、人称与性格
一半新手都喜欢写第一人称, 其实这是不对的, 第一人称的确开头很简单, 但是写到后 来就会越来越难写, 因为在一部长点的小说, 第一人称是有很多局限性的, 比如要交代文中 的我没有看到的事情, 我不知道的内幕等等, 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把握, 第一人称小说最忌讳 的是一下子我啊我啊,一下子又来一段事外人的口气介绍一些。这是不可取的。
性格方便要塑造好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很多人喜欢把主角当作完美的人, 这也好, 那 也不错, 这样做的特点就是主角回变得没有特点。 应该抓住主角一个特点而着重描写, 这个 道理和业精于专是一样的。想要什么都抓住反而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3、伏笔
想要小说精彩还是要靠剧情,剧情的精彩就要靠伏笔了,但是伏笔一定要安排的巧妙, 明伏和暗伏我就不多说了。 很多人写作都是写着写着就来了一个突变, 这样是不对的, 读者 会极其反感这样的情况出现。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牵强的伏笔, 这也可以说是找伏笔, 比如你 现在写到后来觉得不怎么精彩了, 想要加料。 就看自己前面的章节, 觉得有些地方可以当作 伏笔, 然后就在后面加情节。 这样找出来的伏笔根本不能算是暗伏, 太牵强的感觉会让读者 觉得你穹庐技穷。
挖伏笔要从文章一开始就挖,如果是长篇的话解开第一个伏笔的时候就要挖好第二个, 解开第二个就要挖好第三个以此类推。这样情节才精彩,读者才会喜欢。
4、内容和大纲很重要
正式的作品一定要给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 根骨好了作品自然好看, 很多新手没有大纲 的习惯,都是一边写一边想,这样往往到后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发展了。 除非你是高手, 要么 要是列一个大纲吧。
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的时候只能说作者没有观察生活, 其实很多有趣的事情是可以 写进小说里面的,现实加上适当的文笔润色就是绝妙的内容了。
不管有没有大纲的情况下,只要是发表了的作品千万不要弃坑,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以上说的小说写作都是正剧的, 其他的可以借鉴亦可相通但是其他还有其他的各种特性。
还在脑补赵大胆儿、李姑娘、吴先生、陈爷爷等人,有啥铺垫。
看到奶奶的土豆丝,才知道在写怀旧👍
我喜欢发呆,可是很多时候连发呆的时间都没有。就抽空逛逛古玩市场,那些年代久远的物件深深的吸引着我。
看了这篇文章好想去鬼市逛逛,想不到北京还有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