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汉字课 | 汉字知识选讲之一

作者: 俱舍 | 来源:发表于2015-07-25 09:46 被阅读6596次

    【俱舍】柔克 原创

    说文解字

    缘起


    在北大读研时,一位外国朋友与我们一起读《宗门武库》。读书间歇,我们问她为何来中国?她说因为读了李白、寒山以及其他中国典籍,中国文化深深感动了她。

    “来了之后呢?”我们问。

    “在今天中国人的身上,我根本找不到曾经了解的中国文化的影子。”她很失望地说。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当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法。于是我问:“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里,真是没有一丁点中国文化的影子吗?”

    “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汉字。汉字,你们还写着汉字!”

    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加上其他种种因缘,就形成了我的“汉字情结”。在俱舍讲述汉字课,也算是促使自己系统地学习一番,对此情结作出的一种交代吧。

    有一些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汉字必须知道的。

    字体:甲金篆隶


    汉字的书体很多,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俱舍汉字课的字体只是选了甲、金、篆、隶四种字形,这是为什么呢?

    汉字是以形表意的文字,要了解它的本义,字形就很重要。时代越靠前的字体,其象形的意味越明显,越能看出最初要表达的意思。甲骨文、金文、小篆,都是保留了象形特征的古文字字形。我们今天通用的,越来越符号化的字形,则是发端于隶书。

    汉字形体演变的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近代文字阶段。

    在文字学上,将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分为两大阶段:

    • 古文字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小篆。

    • 近代文字阶段,或称隶楷阶段(起自汉代至今),包括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以先后排序,各时代的代表书体是:

    • 商代: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
    • 西周:金文。
    【西周】墙盘铭文 毛公鼎
    • 战国:分两大系统,西方周秦文字系统,统称“籀文”或大篆;东方六国文字系统,称为六国古文或简称“古文”。
    石鼓文
    • 秦代:小篆
    【秦】峄山刻石
    • 汉代:隶书

    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

    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属于近代文字,我们仅以隶书为代表。因为隶书是古今文字字形的分水岭,隶书对于篆书字形的改造文字学上称为“隶变”。它使汉字丧失了大量的象形信息,从而向越来越符号化的趋势演进。

    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今天性格里的因素是怎么来的,就要追寻他的身世。学习汉字也是这样,要了解一个字是怎么来的,有哪些用法,经过了怎样的演变。

    追本溯源,汉字的源流分析,重在大家所不熟悉的“源”。源远流长,弄清楚源头,才能提纲挈领,掌握打开汉字之门的钥匙。

    因此我们分析甲、金、篆、隶,古文字就占了四分之三的比例。

    汉字学经典:《说文解字》##


    碰上不懂的字怎么办?查字典。从《新华字典》到《汉语大字典》,现代人选择很多,工具书唾手可得。那么,中国最早的字典产生于何时?叫什么名字?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它奠定了后世各种字典编写体例的基本框架。在许慎写出《说文解字》之前,中国人的生活中还不曾出现过字典这一类性质的书籍。古时候所谓的“字书”,只是儿童识字的课本,如著名的《史籀篇》、《凡将篇》、《急就篇》等等。这些字书与后来的《千字文》一样,多采取典籍经传里的常用字,组成押韵的短句,以方便儿童记忆。

    准确地说,《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具备系统的文字学著作,而不仅仅是字典。它与之前的字书不同的特色在于:

    • 以“六书”为理论基础,逐一系统地分析了许慎当时所能收录到的9353个小篆的字形,揭示了汉字形体结构的规律。如:“从××”,会意字(天);“从 ×,× 声”,形声字(地);“象 ××”,指事字(玄);“从 ×,× 亦声”,会意兼形声字(黄);“象形”,象形字(日)。六书理论虽然不是许慎首创,但六书的最后形成与系统运用则应归功于许慎。许慎由此建立了一套文字学分析术语,为后世的文字学家们所继承。

    • 《说文》阐释汉字的原则坚持了汉字三要素,形、音、义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如:“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他前切。”对于每个汉字,都是先解释它的本义,然后分析字形,最后以反切标注读音。以这种方式,许慎建立了汉字完整的形音义系统。

    俱舍汉字课不标读音,因为反切注音法今人已不熟悉;古今音不同,用今天的音反切出来也不一定正确;《千字文》里绝大多数是常用字,少数不常见的字我们会顺带提一下读音。

    • 首创部首分类法,按照小篆字形与其偏旁构造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各个部首之间,根据形体相关或相近进行次序排列,这是“据形系联”;同一个部首里的字,根据字义的先后渊源,先列早期的独体字,后列派生的合体字,这是“以义相贯”。现在的字典,几乎每一本之前都有部首查字法,就是源于《说文》的方法。

    总之,《说文解字》奠定了汉字学的基础。想要系统地学习古代汉语与研究古文字,首先要精读的经典就是《说文解字》。在古文字方面,虽然现代考古学发掘出大量的甲骨文与金文,但是它们散处在大量的材料中,不成系统。文字学家们对于甲骨文与金文的释读,最初也是依据《说文》的小篆字形与六书原理去推究的。

    小篆是最后成形,集大成的古文字系统,也是通往甲骨文与金文的桥梁。系统地学习小篆,除了《说文解字》,别无他途。

    俱舍汉字课对于字义的讲解,根本原则是极力避免臆说。《说文解字》与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是我们据以讲解的基础,这之外再参考现代学者在文字学与考古学上发现的新材料与新成果。


    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只能阅读经典。要阅读经典,没有汉字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事。古人说“读经从识字开始”,这个“经”主要指儒家经典。现在,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说法,“识字才能读经”。这里的“经”,可以泛指众所公认的所有中国文化经典。

    虽然许多经典已经有了现代人的注译解说版本,但别人的解说只是拐杖,想要深入经典里的世界,最终仍然要自己去读。更不用说,在商业气息浓郁的当代社会里,对经典的解说品质参差不齐,龙蛇混杂、泥沙俱下。许多人花了多年的精力与时间,读了大量二手的资料,二流、三流、甚至末流的著述。读得越多,越是无所适从,不但不得其门而入,反而将自己的脑子搅成了一锅粥。

    其实直接从学习汉字与古汉语入手,不必走这么多弯路,也不至浪费这么多时间。学习贵在有一个正确的起点,先难而后获。起手正,刚开始虽觉难些,投入的每一点时间都有真实的收获。积累到一定时候,触类旁通,后面的路反觉轻省。

    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一点点个人的体会,与大家共勉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子曰少怀:看了你俩这么认真的在讨论,我也要来参一脚,哈哈~嗯,比较赞同作者的观点。文字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工具,就跟现在的计算机代码一样,不断迭代很正常,但是后来发展成了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事实,小篆、隶书、真、草都有了书法的美感和经典作品,谁能说现在文字学、书法史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呢?至于所谓“固化了两千年”的儒学,“现代人去碰是有毒的”,我倒觉得完全不用担心,反而该担心的是因为碰得不够而被二手知识误导~
        俱舍:@子曰少怀 说得很好:)有没有毒说到底是因人而异的。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正因其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经得起不断的解读与阐释。不同时代不同个体的解读自然会有歪曲的,有毒的,但这笔账不能简单算到经典身上。因为有人歪解了,自己就不敢去碰经典了,那不是因噎废食吗?还是因别人噎着而自己废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掌握了基本的方法,自己去读,去判断,避免“因为碰得不够而被二手知识误导”。
      • 紫狸:我把连接发给学书法的孩子们喽
        俱舍:欢迎,谢谢:) @紫狸
      • 挂瓜:“识字才能读经”?这是谁说的?我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而你所说的“识字”,是认识字?还是认识字的意思?还是认识字背后的历史?这个识字太泛泛了。

        而且现在就是符号文字了。知道是个什么字,比知道字背后的背景更重要了。因为字的历史本意越来越脱离字的演化历史了。

        我以前就给别人解释说,你学“万”这个字,你需要知道它来源的是是个“蝎子”的象形吗?你认识“射”这个字,你需要知道,它是一个被小篆毁掉的字吗?都不需要,这样的字也不少,不是学者或者书法家,不需要知道他的演化。

        我们的文化,虽然以汉字为依托。但我们的整个历史文化是一个融合文化。融合了各个民族,然后融合成为自己的文化。

        如果你的那位朋友说:在今天中国人的身上,我根本找不到曾经了解的中国文化的影子。

        我会回答他。“我们的文化在生活。请你进入我们的生活,就会知道我们的文化。时代在进步,文明也在发展。文化也在发展。保留的不一定是好的,失去的也不一定是坏的。这个社会是个需求社会,如果不存在,证明没有社会需求了。不管如何产生这种状况,都是社会趋势,强求不得。”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说的非常好。
        俱舍:@挂瓜 我在文中已经明确说了,现代人读的经典“泛指众所公认的所有中国文化经典”,自然包括儒释道各家,文史哲各类,哪里存在“一言堂”和“思想固化”的问题?至于中国人思想是否“固化了两千年”,这些中国经典“中国人去碰是有毒的”,“文字就是工具”,这些都是无比大的问题。你直接抛出了自己的结论,可能你还认为这些结论都是不证自明的。我尊重你的个人观点,而我的观点跟你完全相反。不过这些问题涉及历史、哲学、文字学N个领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我自认不是横跨这么多领域的“大家”,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辩论这些巨型问题。
        挂瓜:@俱舍 相对于千年文明的其他国家,他们文字的消失来说。汉字的演化就是一个需求演化。这是早期中国人的长处。

        小篆为什么出现,因为文字混乱。隶书为什么出现,因为书写不便,当时秦皇嬴政还是勤于政事的,但光看、写竹简就一大堆。他一听到有“隶书”出现,就着手推广了。大众可能不知道不但小篆是秦始皇批准推广的,隶书也是秦始皇开始推广的。
        为什么有草书出现?就因为隶书太朴素标准了,不利于速记,就出现了章草这样的早期出发。
        为什么要有楷书?就因为草书草的过了,然后钟繇就着手去规范了书法,形成了楷书。
        楷书之后再有行书,现在推广的简体字。都是需求决定的,而不是看似高高在上的民族文化决定的。

        文字就是工具,而工具就是工具。或许会成为你所说的文化的一部分。但先要明确它只是工具而已。

        而古代经典?学了你所的这些经典,摈弃了其他经典成为一言堂的儒家学说。然后思想思维都被固化了,固化了两千年。中国人去碰是有毒的。

        外人去理解中国文化。如果不了解中国沉重的历史,他们辩解的“文化”,是肤浅的。
        俱舍:@挂瓜 这里说的“识字”特指文字学意义上的“认识”,包括文字、训诂、音韵,古人统称为“小学”。“识字才能读经”,应该算是古代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共识吧。古代学者读书治学先从小学开始,把文字、训诂、音韵、目录等打下一个坚实基础,然后才算登堂入室,具备经典研读的能力。小学工夫不过关就去读经典,很容易闹出笑话。《儒林外史》里面有很多辛辣的讽刺。现代人能够“读”古代经典,是因为多数经典已经有了现代人的注译解说版本。那也是别人下过文字学的工夫,去读去整理出来的。没有这些现成的整理本,光是“知道是个什么字”,有几个当代人能直接读明白经典原文?而完全依赖别人的整理本来“读经典”,其弊端我在倒数第二段也说得很清楚了。

        关于“拿来主义”,关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些我都赞同你的观点。这与上述讨论也不矛盾。在一般社会生活中,的确“知道是个什么字”就够了,不妨碍。这也是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但经典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用社会学的概念说,就是“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关系。对外人来说,他们首先是根据“大传统”来辨识和理解中国文化的。

      本文标题:俱舍汉字课 | 汉字知识选讲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hmqttx.html